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和孩子们读书的故事
我和孩子们读书的故事
偶然的机会我成了二年级四班的班主任。

我常常在想:教了这些孩子,我要教给他们些什么呢?我要把我的这些孩子们带到哪里去呢?多少年以后,我的孩子们一一走出了校门,我们在一起的时光中会有哪些事留在这些长大了的孩子们的记忆里呢?在校学的知识和习惯会有哪些使他们终身受益呢?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包括到现在,我仍然在不停地思考。

对,把我的孩子们带到书里去,“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最致远”;把我的孩子们带到书里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我的孩子们带到书里去,“拥有书的人,只要翻一翻就有可能成为君王”;把我的孩子们带
到书里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把我的孩子们带到书里去,“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于是,我们踏入了征程——创建“书香润童年”书香班级。

我们为这次活动起了很多名字,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快乐读书、健康成长”、“浓浓书香、伴我成长” 、“沐浴书香、其乐融融”,最后孩子们敲定了“书香润童年”这个名字。

我们借用了苏轼的话作为了我们的读书口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我收集了许多读书格言。

孩子们把它们背了下来,熟念于心,坚定了读书的信念。

我想要两个书架,孩子的爸妈却送来了四个绿色的书架。

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在了教室的北墙两边。

我的孩子们带来了书。

有人带来了一本,有人带来了两本,有人带来了三
本,有人带来了四本,有人带来了六本他们要把它们全部充公,这样我们就有了大约400多本图书。

告诉你们,孩子们还是很有品位的,带来
的这些书都是高质量的图书。

我给他们办了借书卡:会员卡、银卡、金卡、钻石卡。

卡上有借书注意事项,有读书记录。

领到借书卡,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

我们讨论了借书制度,形成了文字资料,制约了孩子们借书时的不良行为。

我们找到了细心的两位女同学做图书管理员。

她们负责图书目录、借阅的登记;负责图书的整理清洁工作。

我们统一了借书时间: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

通常,我们会在这些时间里读书:早上到校后的20分钟里;中午到校后的20分钟里;晚上我们回到家还要读书半小时,我们给它起名叫“相约今晚八点”。

我记得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
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为了避免孩子们读书的盲目性,我借鉴井凤兰老师的“好书推荐”和自己的读书经验给孩子们推荐了许多书目。

低年级要读的书目:《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只孤独的乌鸦》、《爷爷一定有办法》、《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爱心树》、《风到哪里去了》、《我永远爱你》、《你很特别》、《木偶奇遇记》、《香草女巫》、《棒棒糖小姐》、《獾的礼物》、《可爱的鼠小弟》、《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文字的奥秘》、《小熊温尼.菩》、《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电话里的童话》等。

中高年级要读的书目:《亲爱的汉修先生》、《苹果树上的外婆》、《绿野仙踪》、《一百条裙子》、《长袜子的皮皮》、《夏洛的网》、《昆虫记》、《小飞侠彼得潘》、《秘密花园》、《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人鸦》、《爱的教育》、《时代广场的蟋蟀》、《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小王子》、《草房子》、《五毛钱的愿望》、《天使雕
像》等。

孩子们看着这些书目有目的、有选择地读,大大提高了读书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读书效率,我重点在学生读书方法上给予了指导。

我在班级里上了一节阅读指导课,我结合一篇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具体指导学生该如何展开阅读。

我告诉孩子:
1、读过书后,合上书,给自己讲讲:你知道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读过书后,想一想:你觉得哪句话,哪段话是可以模仿的,是可以用到生活当中去的?
3、哪些优美词语、句子,是该无条件的“接受的”和“积累的”。

这也是我要孩子们写在读书笔记上的内容。

我们给读书笔记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采蜜集。

我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采蜜集”,在“采蜜集”中,可以摘录一两个好词,一两句话,一段话,可以原文照抄,也可以是概括大意,可以仿写,可以谈体
会,让孩子们将阅读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火花加以定格,更好地积累运用知识。

我还教孩子们把写得较好的读书心得或读后感等文字内容加以收集整理修改,发表到博客上。

他们十分积极,不会发稿,找我咨询,找爸爸、妈妈帮忙,甚至找到了亲戚家要他们帮忙。

至今,已有两百多篇文章装到了我的博客里。

读书已在我们班蔚然成风,会有许多同学不断地捐书;会有许多同学不断地想进行“好书推荐”;会有好多同学,特别想给大家讲故事;会有好多同学期盼着开读书交流会,因为在交流会中,他们可以互换图书,他们会两两、四四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谈他们最近在看什么。

害的我这个忙碌的“妈妈”,只得挤时间给他们搭建这个交流的舞台。

一开始,我们的孩子、家长阅读不够积极也不习惯。

我借校讯通平台,给家长谈我们读书的主题、谈我们读书的口号,谈我们的读书格言,谈我们的“好书推荐”,谈我们的读书时间,谈孩子的
读书热情……家长了解到
了我们的“伟大行动”,了解到了我和孩子们在”这条道”上已启程。

我们感动了家长,我们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家长买书的买书,捐书的捐书,陪孩子看书的看书,忙的不亦乐乎。

有很多家长在我们的影响下成了书迷,他们和孩子经常在“相约今晚八点”的时光里共读一本书,其乐融融。

爱书的我更成了书虫,我读了大量儿童读物。

感谢上天,在我这个年龄,还眷顾我,给我这么好的记忆,读过书之后,那些好的段落,好的故事情节就会在我脑海里跳跃,挥之不去;感谢上天,在我这个年龄,还能让我保持着那种感性的情感,让我给我的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书”。

曾记得我给孩子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故事。

我站在讲台上把书扬起来,说:“孩子们,今天我要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它是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的——”我还没说完,同学们都不情愿地迷
惑不解地“嗯?”了一声,接着又有一个女生在凳子上晃了晃身子,摆了摆手,不屑一顾地说:“我不看,我不看,日本的,我不看。

”这些孩子,不知好歹,等你们听了下文就明白了。

我嘴上没说,心里很纳闷:今天孩子都怎么了,以往一听“老师要说书”,那可高兴了!今天都怎么了,跟我唱对台戏。

我接着往下讲......孩子们听完后,被书中可爱的小豆豆迷住了,纷纷要我讲小豆豆的其他故事。

我不讲了,我想跟他们讨价还价:“刚才不是你们说不想看的吗?”“老师,你不知道啊,因为钓鱼岛的事情,我们国家快和日本打起仗来了。

我们在抵制日货呢。

”一个孩子举手站起来说,其他孩子附和着。

哦,孩子们不提,我倒是忘了,只顾迷书呢。

想不到我的这些小小孩儿们这么有民族意识、这么爱自己的祖国啊......
曾记得我给孩子们讲完《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一篇《试胆量》后,孩子们告诉我:老师咱们班也去那样吧,找几
个人扮成鬼呆在坟地里吓我们。

到了晚上,我们到坟地里去试胆量......
我会“诱惑”我的孩子们读书。

我会拿一本书“招摇过市”,放在讲台上。

看吧:小书迷李新桐发现了,他跑来了,没经老师同意,轻轻地翻开了老师的课外书,看上十几分钟,然后乞求地问,你在哪买的呀?见李新桐在翻我的书,小书迷杨志涵轻快地跑来了,瞪着大眼睛,急速地在书上搜索着什么。

下课了,讲桌上放着我的课外书,小书迷冯馨莹,站在台下,探着身子,勾着头,看封面上的内容,小声地念着“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
凡是要孩子们读的书我都一一进行认真地阅读,我会利用下课时间和孩子们进行主题讨论,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检验孩子们读书的效果,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如在读完《小王子》后,我便学着一位老师的做法也和孩子们进行了“短暂与永恒”的讨论。

小王子的星球上有火山,有玫瑰花,地理学家说只
给他记录山,不给记录花,因为花是易逝之物。

经过讨论,孩子们也会认定玫瑰花是小王子灌溉的、保护的、喜欢的,是爱的象征,它会永远在人们心里开放,它是永恒的......
我还常常鼓励孩子们订阅报刊杂志,让他们接受前沿文化。

一拨儿一拨儿的杂志订单发下来,孩子们会挑选各种各样的杂志并订下来,我也会不厌其烦地来来往往穿梭在领杂志的道路上,我也会不厌其烦地把种类繁多的杂志一一分发到孩子们手中。

发完后,他们就会立即翻看,看吧,教室里只剩下了翻书声......
我会每半月进行一次阅读大盘点。

我会每半月展评一次他们的采蜜集,评出“勤劳的小蜜蜂”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我还会通过观察、大家推荐、上交的“采蜜集”、最近的作文或日记、读书交流会上的表现、电话采访啊等多种渠道,进行“读书小明星”加星晋级赛,最后在学期结束后评出学期“读书小明星”。

可喜的是,一年来,我的孩子们看书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了,他们的心智在一天一天的健全,他们从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课外阅读
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的作文水平也在一点一点地提高,如杨志涵、王文淇、申嘉豪等11名同学参加了全市的现场作文比赛,还获了奖呢。

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孩子们就能习惯地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还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评比、阅读之星评比等活动呢。

结束前,我想告诉大家,我和孩子们读书的故事还会继续的。

这也是等孩子们走出校门后我想留给他们的。

我在这方面鹦鹉学舌地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希望我和孩子们读书的故事,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我们只想在书海中静静地畅游。

为了这些,我和孩子们、家长们自然而然地努力着,不停地努力着......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陈禹西家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成了一件往事,家里的藏书也成了一种装饰,我们有时间进行朋友、同事之间的聚会,却没有时间去体会读书带给我们的宁静与祥和。

岁月的车轮在永不停息的转动,不知不觉孩子长大了,已经成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了。

有一天,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知道地球是圆的,那我们为什么不会从地球上掉下去呢,是因为引力的作用,地球引力是牛顿发现的。

”我当时很吃惊,就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得意洋洋地说:“在《十万个为什么》上看的。

”之后,我经常陪孩子一起读书,读孩子读的书,和孩子一起分享书中故事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

想起了我和孩子一起读张天翼先生的《宝葫芦的秘密》的一件事,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我要是有一个王葆
那样的宝葫芦多好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其实,不但孩子这样想,作为成人的我,也曾假想我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宝葫芦,或许生活会过得更舒服。

于是我说:“好啊,那你去找那个宝葫芦吧”孩子马上就说:“妈妈,我都提前看了结局了,那是王葆做的一个梦,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样的宝葫芦。

”看着孩子遗憾的样子,我说:“我丫头还用依靠宝葫芦吗,宝葫芦能做的事,我丫头都能做的很好。

”“你的意思是我比宝葫芦还要厉害呢”孩子脱口而出,“当然了”我肯定的说。

孩子听着我的夸奖,自信的笑了。

我和孩子边读书边积累好词好句,每次我们都要进行比赛,把自己找的好词好句读出来,看看谁找的句子更美。

我们还要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看谁讲得生动精彩,孩子总是不服输,每次讲故事的时候,都眉飞色舞,还带着动作,已经把故事表演出来了,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和孩子一起
读书,我收获了善良与美好,感受到了努力与拼搏,享受到了笑声与快乐,我期待和孩子在读书的旅途中一起成长,一起收获!
班主任:海红霞我与孩子的读书故事
我与孩子的读书故事
单位:古城街道安头小学
姓名:张琴
我与孩子的读书故事
我与书结缘时间很长。

记得刚上小学时,我就从担任小学语文教师的二姨夫那里得到了很多《当代小学生》、《小葵花》等读物。

至今我也不清楚是因为拥有了那些书才喜欢上了读书,还是因为喜欢读书才拥有了那些书,但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那些书成了我读书的启蒙老师。

记得每次去二姨家,我最先去的总是二姨父的办公室,找出他事先给我留下的书就开始读,回家时别人要好吃的,而我只要书。

回家做饭时看,上厕所时看,课间休息时看……,这样付出
的代价就是现在六七百度的视力,尽管这样,但自己从没后悔过,因为读书让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在引导女儿读书方面我觉得受益匪浅。

可能读书的兴趣是可以遗传的,也可能是读书的氛围感染了孩子,我家的安琪从十个多月时就开始对书感兴趣了。

她那张十个多月照的两手拿报纸,一本正经读报的照片,现在看来仍是那么让人吃惊而又感到可笑。

安琪小的时侯给她买的都是那种撕不破的小图画书,吸引她的是里面的五彩图画,后来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我又开始给她买那种图画故事书、儿歌书、诗歌书,现在我家的书橱里有两层全是她的各种各样的书。

刚开始的“读书”是我读她听,比如一个苹果图,我会指着“读”: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一个又香又甜的大苹果,一个圆圆的大苹果……,这种重复又带解释性的“读书”让小家伙听的可入迷了,后来我意识到她的语言表达词汇量大得益
于我和她的这种读书方式。

安琪快两岁时,我的外甥女学完的38本《分享阅读》书全给了她,上面的连环画及每页那简短易懂的句子又把她吸引住了,于是我和她专门对《分享阅读》的读书成了那段
日子的主题。

一有空安琪就嚷着给她读《分享阅读》,我就不厌其烦的给她读、讲、解释,白天读,晚上读,睡前更要读,不读她就不睡觉。

结果不到一个月,38本书她都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不光如此,而且还会学以致用了。

那天从老家回来,刚下车,她就被地上的一只小昆虫吸引了,边看边兴奋地大喊:“妈妈,我发现了一只湿湿虫!”我乐了,因为这个句式是《分享阅读》《在床底下》上的。

她现在的连贯条理的语言表达与读的这些书是分不开的。

我和她的读书增强了她的学以致用本领,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

三岁时她从读书中学会了用第一个成语,那天她指着我的衣服说:“妈妈,你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


噢,刚读的书上有句“五颜六色的帆,五颜六色的船”,竟然接着用上了。

那天看到桌子上爸爸给她买的烧肉串,她又冒出一句:“妈妈,我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我笑了,问:“谁和你说的‘浓浓的香味’?”“昨晚你给我讲的故事里有!”我突然记起昨晚讲的《小动物吃药片》里有,我欣慰地笑了!读书真得让安琪长了不少见识呢!
xx年8月份,女儿安琪上幼儿园了,但她的爱“读”书并没有因此中断,晚上她会变本加厉的想方设法让我多读几遍,多读几个。

睡前,她总是抱着好几本书上床,我们的床上很有特色:里边是她的一摞书,外边是我的一摞书。

因为第二天还要上学,所以我总是在讲之前给她规定篇数,但她却想多听,因此睡前我们母女的讨价还价又成了练口才的机会。

经常是这样,我说今晚只讲4个,她就说讲5个,等讲完5个了,她又开始耍赖:讲6个吧,6是我的学号。

如果我说只讲2个,那她就会要求第一
个故
事读很多遍,她的理由是:再讲一遍我就明白了。

这些理由经常让我苦笑不得,读的遍数多了,倒提高了我的普通话水平。

看来读书还是利大于弊!
和孩子一起“读书”后,虽然我自己的读书时间只能在孩子睡后,但女儿各方面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

所以我呼吁: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你的参与会让你的孩子更出色!我与孩子的读书故事
我与女儿的读书故事
“ 妈妈,我要上洗手间,给我拿本书来,我要看书〃〃〃〃〃〃”,我狂晕,这孩子,总是在洗手间看书,“女儿哎,那里不是有一本《世界上下五千年》吗?”
“妈妈,我要睡觉了,你先给我拿过那本《三国演义》好不好嘛?”,我只好乖乖的去拿,爱读书嘛,好事儿,谁让我也是闲着无聊,在女儿面前晃来晃去的。

“亲爱的妈妈大人,等学围棋的时候,你给我装进一本故事书吧!”“还要这么用功啊?” “那是自然,下课的时候我可以看看书啊。


“妈妈,咱们到青岛打比赛,记得给我装一本好看的书,闲着没事的时候我要看书。


“妈妈,你〃〃〃〃〃〃”
这就是我的女儿,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书信手拈来并可以津津有味的读书的孩子。

女儿喜欢读书,归根结底就是能在书中找到乐趣,畅游在书的海洋里,从书中汲取新鲜的营养,可以拥有睿智的思维、灵活的大脑、也可以解除烦恼、树立榜样、更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认识世界。

1、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得小时候,我带女儿到集市、书摊、新华书店去玩,女儿看到五颜六色的小画册,迷宫大世界时就要看,我总
是满足孩子的愿望,那时候的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直观的,她所喜欢的只是五颜六色的图画而已,看完以后会弃而不看,就算是这样,我也一直满足孩子的这种对书的渴望。

书买回来以后,我会和女儿一起来玩走迷宫,比一比谁先走到终点,甚至我们俩会争吵起来,在争吵中,女儿也会懂得许多的道理,比如说,做游戏时要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比赛时要学会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气馁,来客人时要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
2、家长适当的介入--让女儿明白做人的道理
女儿上幼儿园以后,我就介入了孩子的读书世界,我会有选择性的给他买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比如《小故事,大道理》、《蓝色童话》等一些图文并茂的小儿书,在这个阶段,我就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孩子的读书方向是明确的,于是我就用晚上女儿睡觉之前的这段时间来陪女儿读书。

说句实话,家长要坚持下去陪女儿读书,那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但
是每当看到女儿那迫切的眼神,我就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于是孩子从妈妈的嘴里听到了《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守株待兔》等一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女儿也在一个个故事中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3、读书所得到的益处
世界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喜爱读书。

”的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爱读好书,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各种兴趣爱好正在逐渐产生、发展、成形,此时让小学生爱上读书,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素质,使其终身受益。

女儿上小学以后,更加喜欢读书了。

那天,女儿刚放下书包,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妈妈,我们发新书了,可好看了,我都挨着看了个遍”,我一听,顿时感觉女儿是真的喜欢读书。

由于我是一名教师,我可以有很方便的条件从学校借到书,
女儿就在书的海洋里认识了刘邦、秦始皇、刘备〃〃〃〃〃〃等一个个精彩的历史人物。

读书所带来的快乐远远不止这一些,若将它当作一种乐趣,没有负担,像是策马于原野之上,泛舟于西湖之间,尽欢于游戏之中,这样,读书才津津有味、妙不可言。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家长的再成长;孩子的学习,也是我们家长的再学习。

读书贵在坚持,循序渐进的,孩子的成长是一步一个台阶的,不要象完成任务一样去读书,而是要坚持天长日久,不仅给自己增加知识,也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孩子爱上读书,只有那样,孩子、老师、家长们就都有了真正的成功感。

是老师、家长及社会在影响着孩子,激励着孩子,而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成为正直、自信、自立、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的付出就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收获!
我与女儿的读书故事
潘娟
安丘实验小学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一方雯慧家长
因平时工作比较忙,也没有和孩子交流读书的感受,心里非常遗憾也非常愧疚!常见孩子放学后在背书,或做老师给布置的作业,在课余让孩子多读书、多做练习,感觉这点非常好,在这里要感谢学校的老师们。

而作为孩子的家长,如果在工作之余,能和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在书中不断的汲取营养,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啊!
虽说读书如逆水行舟,但是,若将它当作一种乐趣,没有负担,像是策马于原野之上,泛舟于西湖之间,尽欢于游戏之中,这样,读书才津津有味、妙不可言。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家长的再成长;孩子的学习,也是我们家长的再学习。

从她一岁开始,我们就读了大量
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我们深知榜样的带动力量―――言教不如身教,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记得在孩子四、五岁时,为了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我们决定让孩子背唐诗,小孩子的记忆力就是好,在边玩边学习的过程中,她第一天就会背两首唐诗了,我们又在精神上鼓励她,她非常地高兴,第二天在重复前一天的二首古诗的同时又背了二首。

就这样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轻轻松松地把唐诗背完。

孩子上一年级,我想让她背《弟子规》,它是一本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教育我们怎么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的书。

因为书中文字是文言文担心她会厌烦和不理解。

于是,一有空我就和孩子一起朗读此文。

也从学《弟
子规》开始,我们让孩子接触了电脑,并且通过电脑学习,分段背熟《弟子规》,晚上与孩子共学习,共游戏。

她只用10天时间就背熟了。

有时候我还和她比赛,看谁背得快,等她都背完,她都会高呼:“我胜利啦!我第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