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装订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物装订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1-22T13:05:09.186Z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12期作者:马义鹏 赵 英 纪 楠[导读] 摘要:印制质量直接影响出版物的外观和视觉效果。

加强印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最后保障。

本文结合长期从事出版物印刷质量监督检测的工作,从重点从出版物装订质量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出版物印制质量的提高有所启示。

关键词:装订质量;质量评价
出版物装订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
马义鹏 赵 英 纪 楠
(浙江新华数码印务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印制质量直接影响出版物的外观和视觉效果。

加强印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最后保障。

本文结合长期从事出版物印刷质量监督检测的工作,从重点从出版物装订质量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出版物印制质量的提高有所启示。

关键词:装订质量;质量评价
出版物质量包括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等方面,提高出版物质量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近些年,企业技术改造和更新,拥有精良的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专业人才的重视,印刷质量有飞速的提高。

但笔者在长期的书刊检测工作中,发现在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装订质量。

一本书,如果装订质量不好,不仅影响书刊外观,还直接影响使用,如脱页、散页等,装订质量影响着产品的整体质量。

一、出版物装订质量评价的方法及标准
装订是图书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订要经过折页、配贴、锁线、包封、折勒口、裁切、包装等环节,图书装订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图书外观品质。

装订环节的特点是工序多、产品差异大、相对劳动密集程度大。

一本书,装订质量不好,不仅影响外观(书背不平,书背字歪斜),而且影响使用(如脱页、散页,接版误差大,影响使用),装订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整体质量。

因此,装订质量监控意义重大。

出版物装订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目前,各级印刷质量检测机构中,对成品的检测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的必要性表现在出版物是提供给人看的,因而它的质量也应该由人通过主观上判断评价,但主观评价结果却往往受观看条件、观察者以往的经验、印刷品的类型以及眼睛疲劳等因素而变化,重复性差;以物理测量为基础的客观评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用数字方式表示的评价结果它的决策和判断也比较容易,许多研究者发现,物理描述与主观评价呈现很高的相关性。

因此,在实际检测中,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即以客观评价(定量数据)为基础与主观评价(定性)分析相吻合,并结合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进而使评价结果更切合于科学管理的评价方式。

在出版物评价的过程中,要有据可依。

装订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装订质量标准和内在装订质量标准。

外观一般来说,包含书脊背的成型效果,如书背字的歪斜、平移,封面是否歪斜,裁切是否歪斜,背胶是否起空,外观裁切后有无刀花、连刀页、破头,还有扉页及最后一页是否起皱,书芯内侧是否渗胶,侧胶是否粘牢且不能溢胶等,书脊背的线型质量在外观的要求中显得犹为重要。

内在质量主要包括折页、胶粘装订方面——书帖平服整齐,无明显八字折、死折、折角、残页、套帖和脏迹;书帖页码正确和版面顺序正确,胶粘装订书帖的划页划口排列正确、划透,均在折缝线上;铣背深度——保证背胶能渗透到书帖最里面页上,不出现脱胶、散页和书背折断现象。

常用标准如“CY/T 27-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CY/T 28-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CY/T 29-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CYT 40-2007书刊装订用EV A型热熔胶使用要求及检测方法”等都是现行质量标准,从开本尺寸、书脊、书芯、书封面、不同装订方法的胶位等提出质量标准要求。

也是检测过程中的执行标准。

二、出版物装订质量常见问题
装订是把分散的单页书、纸或单行本杂志等装裱帧订成本册,把零散书页或纸张加工成本子,一般包括折页、订本、包封和裁切等过程。

装订质量缺陷主要包括裁切尺寸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铁丝平钉不平服、骑马钉订距不规范、胶订书脊不平、侧胶过大、钉距不达标、折页歪斜、掉页、少帖、白页、倒装、残页、覆膜起翘、开膜等。

1.粘接开膜
粘接开膜是指覆膜后,膜和书面不能粘牢,膜部分或者全部脱离书面(如图1)。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厚纸覆膜中。

厚纸在收卷时会产生一定的卷曲变形,且收卷直径越小越明显。

刚出施压辊还未干燥的覆膜产品往往就会在搭边处被卷曲的纸张顶开,造成此处黏结不实。

为提高覆膜成品率,此时应尽量减小搭边宽度,以保证黏结不实的宽度在模切叼口范围内。

2.钉距不规范
主要是骑马订钉距错乱,未按规定标准(钉锯外订眼距书芯长度上下 1/4 处,允差±3.0mm,),影响书刊阅读及外观(如图2)。

该出版物所用骑马钉,骑马钉通常适合不宜太厚的书,而且多帖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

但是骑马钉订位上下偏移,并不规范。

在钉制过程中尽量控制钉位,使其处于规定位置,保持美观和内容完整。

3.书背字平移歪斜
书背字平移歪斜指书背字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居中位置,以中心线为准明显偏移超出允差(如图3)。

书脊标准是平直,书背字居中,书背字平移歪斜以书背中心线为准,允差书背厚度≤10mm以下,误差≤1.0mm;10mm<书背厚度≤20mm,误差≤2.0mm;20mm<书背厚度≤30mm,允许误差≤2.5mm;30mm以上误差 3.0mm。

4.残页
残页是指裁切后仍有破损或残缺的书页(如图4)。

残页严重影响了出版物质量,残页会导致多页缺页等现象,从而影响书刊阅读。

5.裁切尺寸误差
成品尺寸不符合“裁切”中标准尺寸的规定,或者不符合合同要求里的标准尺寸,或者成品裁切歪斜(如图5)。

这种现象会造成装订后出版物尺寸大小不符合标准,严重会将出版物内容裁切,破坏整体完整;裁切歪斜也会导致版面版芯歪斜。

6.脏污
这里的脏迹并不是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原因产生蹭脏,是在存放或者装订过程中由于不妥善的方法导致粘脏(如图6)。

这个就要求装订车间以及工作人员保持干净整洁,并且运用合理恰当的方法存放、运输、装订出版物。

7、配贴、多贴和少贴的现象
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发现有配贴、多贴和少贴现象,尽管随着印后设备现代化的提升,此类现象正逐渐降低,但还是时有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工人通过检查台阶式贴标色块可发现多贴和少贴,胶订联动线则通过机器自动检测书贴到位情况,基本可以杜绝多贴和少贴的现象。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仍需不断强化工人的责任心,加强自检和互检,才能切实保证图书配贴质量。

三、出版物装订质量提高策略
重视装订环节,讲求科学管理。

一方面,重视书刊的装订环节,重视质量,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图书装订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工作中如果违反装订规律,自然就达不到应有的质量。

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周期均应该符合工艺要求,不得随意降低和改变生产标准。

重视工艺设计。

虽然装订环节是整个印刷工艺的最后一步,但影响装订质量,往往不在装订环节本身而是在之前的工艺中。

例如,封面设计时书脊颜色设计不当、书脊宽度不合适都会导致了最终的书刊品质出现瑕疵;对于骑马订书刊装订设计方式来说,当书本很厚时,就要调整延迟和页码的内移量,以避免产生内页“爬出”现象;跨页图文设计在不同的装订方式上要求也不相同,胶订要考虑2-3mm铣切量,否则出现跨页图像的错位、断接等现象。

重视装订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在装订材料上应该尽量使用优质对路的材料。

例如,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封面采用套裁方法,但会出现纸张丝缕方向性问题,会影响到书本的平整度及封面伸长率,导致质量问题;又如,热熔胶的渗透性、软化点、使用温度、粘结强度、拉力大小、伸展长度等标准,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都是管理控制重点。

重视印后设备及检测手段现代化的提升。

传统的印刷品质量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完成,人工质检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检测效率低,并且很难做到百分之百检测,准确率不能保证。

而现代化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了印装质量。

目前在印后装订工艺领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配页、折页、模切、装订等环节,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应用基本上杜绝了缺陷产品的流出。

四、结语
印后装订一直是众多印刷企业忽视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产品质量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及行业各工序质量标准要求,更要明确装订工序经常会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这样才能更高标准地对装订工序提出质量要求,严格控制过程的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基层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及责任心,质检员则要做到适时有效的检查、督促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措施,才能起到有效的质量监控作用,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杨森.从装订常见质量问题谈团队合作重要性[J].广东印刷,2014(02)
[2]马倩.书刊装订常见质量问题及排除方法印刷技术[J].印刷技术.2021(01)
[3]李汝星.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印后装订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今日印刷2020(05)
[4]黄华.纸张对装订质量的影响[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