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必修部分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5 探究动能定理
1.[2013·福建高考](节选)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1)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
(填选项前字母)
A .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 .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2)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 、A 、B 、C 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则打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C (2)0.653
解析 (1)平衡摩擦力时必须让小车匀速滑下,而不能挂上钩码,A 错误;设小车质量为M ,钩码质量为m ,则绳子的拉力F =Ma =Mmg M +m =11+m M
mg ,显然只有M ≫m 时,才有m M →0,此时F ≈mg ,即钩码质量应远小于小车质量,B 错误。
(2)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B 点的
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又AB 段的时间为T =5T 0=5f =0.1 s ,所以v B =v AC =s AC 2T =s OC -s OA 2T
=-
-22×0.1 m/s =0.653 m/s 。
2.[2013·四川高考]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 与F 、m 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
纸带上O 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 s 的相邻计数点A 、B 、C 、D 、E 、F 、G 。
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 N ,小车的质量为0.2 kg 。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 和小车动能的变化量ΔE k ,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 ~B O ~C O ~D O ~E O ~F W /J
0.0432 0.0572 0.0734 0.0915 ΔE k /J 0.0430 0.0570
0.0734 0.0907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ΔE k ,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3)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 kg ,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
________kg(g 取9.8 m/s 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答案 (1)匀速直线(或匀速) (2)0.1115 0.1105
(3)0.015
解析 (1)平衡摩擦力是否完全,可通过打出的纸带来判断,如果小车所受的摩擦力被完全平衡了,那么小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分布是均匀的。
(2)小车从O 点运动到F 点拉力做的功为:W =Fs =0.2×0.5575 J=0.1115 J
打点计时器打下F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 F =
s OG -s OE 2T
=1.051 m/s 此时小车的动能变化量ΔE k =12
m 车v 2F 代入数据得ΔE k =0.1105 J
(3)小车的加速度可用逐差法求得: a =s FG +s EF +s DE -s AB +s BC +s CD 9T 2=s DG -s AD 9T
2= --
-9×0.12×100 m/s 2=0.9856 m/s 2
这个加速度也是砝码与托盘的加速度。
设砝码与托盘的总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ma 得:m =F
g -a ,m 砝码=m -m 盘=F
g -a -
m 盘
将a =0.9856 m/s 2、托盘的质量m 盘=7.7×10-3 kg 、F =0.2 N 和g =9.8 m/s 2代入计算得:m 砝码=0.015 kg 。
3.[2015·辽宁抚顺高三期中]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片,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易拉罐相连,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m ;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t ,L 表示A 、B 两点间的距离。
滑块与气垫导轨间没有摩擦,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遮光片的宽度。
将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发现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不重合,如图2甲所示。
用此游标卡尺测遮光片的宽度时示数如图2乙所示读数值d 测=________mm ,遮光片宽度的实际值d 真=________mm 。
(2)该同学首先调整导轨倾角,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
让滑块恰好在A 点静止,此时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m 。
剪断细绳后,滑块开始加速下滑,则其受到的合外力为________。
(3)为验证从A →B 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1)1.4 1.8 (2)mg (3)mgL =12M ⎝ ⎛⎭
⎪⎫d t 2 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乙读数为:0.1 cm =1 mm ,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4×0.1 mm=0.4 mm =0.04 cm ,所以最终读数为:
1 mm +0.4 mm =1.4 mm ,遮光片的实际宽度为:1.4 mm +0.4 mm =1.8 mm 。
(2)小车匀速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合力为零;撤去拉力后,其余力不变,故合力等于撤去的拉力,故其合力大小为mg 。
(3)小车获得的速度为:v =d t
,合外力做功为:W =mgL ,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mgL =12Mv 2,即:mgL =12M ⎝ ⎛⎭
⎪⎫d t 2。
4.[2016·福建厦门高三质监]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 .选取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约为2 mm 的纸带来处理数据
C .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D .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 、B 、C 、D 、E 、F 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 ,钩码的总质量为m 。
从打B 点到打E 点的过程中,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________,小车动能的增量是________。
(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1)AC (2)mgs 12M ⎝ ⎛⎭⎪⎫s 22T 2-12M ⎝ ⎛⎭
⎪⎫s 12T 2 解析 (1)为使钩码的重力近似于小车受到的合力,需要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 项正确;同时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减小钩码失重带来的误差,A 项正确;D 项是打点计时器实验的正确做法,对减小本题中的实验误差无影响,D 项错;B 项为保证重物由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措施,B 项是错误的。
(2)从B 点到E 点合力对小车做的功W =mgs 。
v B =s 12T ,v E =s 22T ,小车动能增量ΔE k =E k E -E k B =12
M ⎝ ⎛⎭⎪⎫s 22T 2-12M ⎝ ⎛⎭
⎪⎫s 12T 2。
5.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后在上面放上A 、B 两个光电门,滑块通过一根细线与托盘相连。
测得滑块质量为M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为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滑块上固定的挡光片宽度如图2所示,则挡光片宽度d =________。
(2)气垫导轨底座上有刻度尺,由图3的刻度尺可读得A 、B 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________。
(3)实验中,若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细线中的拉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细线中的拉力,静止释放滑块后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A 的时间为Δt A ,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为Δt B 。
挡光片宽度为d ,A 、B 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 ,探究拉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测得的这些物理量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730 mm (2)23.50 cm (3)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4)mgs =12M ⎣⎢⎡⎦
⎥⎤⎝ ⎛⎭⎪⎫d Δt B 2-⎝ ⎛⎭⎪⎫d Δt A 2 解析 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挡光片宽度d =0.5 mm +23.0×0.01 mm=0.730 mm 。
A 、B 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24.50 cm -1.00 cm =23.50 cm 。
实验中,若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细线中的拉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当滑块从A 运动到B ,拉
力mg 做功mgs ,滑块动能变化12M ⎣⎢⎡⎦
⎥⎤⎝ ⎛⎭⎪⎫d Δt B 2-⎝ ⎛⎭⎪⎫d Δt A 2,实验测得的这些物理量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mgs =12M ⎣⎢⎡ ⎝ ⎛⎭⎪⎫d Δt B 2 ⎦
⎥⎤-⎝ ⎛⎭⎪⎫d Δt 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