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26人民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结合右图,从中可以获得哪些 重要历史信息?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 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 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义》卷二
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中国古代经济中的主导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地位低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我国农业发展史
•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 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 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汉代 唐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镂车
铁犁牛耕
曲辕犁(传统步 犁的基本定型)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春秋战国 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
方式形成(秦国“以牛田”)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汉宗代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唐代
西汉耦犁(二牛抬扛)
一牛挽犁的犁耕,始于东汉,至今沿用……
zxxk
•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 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 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 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本课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 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农业的起源 :“神农”的传说
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没
有革命性的进步
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图2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三、土地制度的变化:贫者无立锥之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导语分析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
①立国之“本” 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
③对世界贡献卓越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
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导语分析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悯农——唐·李绅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思考:联系课外知识结合
书本,说说你知道阻碍古代 农业发展的因素?
1、土地兼并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商周)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2、苛捐杂税 3、自然灾害
封建社会
(战国以 来)
以土地 私有制 为主体 的封建 土地所 有制
距今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地和位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
耕经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二、耕作工具的变化:从“刀耕 火种”到“以牛田”
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蔽之,曰:自粗耕 进于精耕。
知识链接:
——吕思勉
刀耕:其意为用器具来翻耕土地, 让土地变松,利于作物种子的生 长发育。
材料: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 渭之间极为肥沃、价格昂贵的良田多达 400顷,这些肥沃丰产的田地,被称为 “土膏”。唐代出现“富者兼地数万亩,
——《汉书·平帝纪》
——《后汉书·章帝纪》
铁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劚,
制 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农 据各地考古报告,截至1996年,各地秦汉墓葬、村落遗
址、冶铁遗址出土的鍤、锄、铲、
1204件。
具
——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耕作方式演变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刀耕火种场景 粗放型的农业形式
火种: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且 少有可以直接开垦种粮的土地, 大多是森林,所以采取用火烧的 方式,并且火烧之后森木的灰烬 富含钾等元素,对土地有很大的 补充营养,更利于耕作。
牛 “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 民……假与犁、牛、种、食。”
耕 “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
材料二:齐国实行变法,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田地多少好坏, 征取一定数量的实物税 ;鲁国颁布“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参考答案: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使大量私田被开垦。 (2)政治上: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
□探究二: 依据材料分析,社会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此种问题的 原因是什么?造成什么危害?
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小农土地所有制
□探究一: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 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 “公田”的积极性下降,以至于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构
直 辕
造
犁
变
化
曲
辕
犁
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 的基本定型 。
典型例题分析:
石器锄耕 图一Biblioteka 图铁二犁牛耕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
地主土地所有 制(主体)
国家土地所有 制(均田制)
1、(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 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
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2013·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 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中国古代经济中的主导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地位低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我国农业发展史
•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 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 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汉代 唐代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镂车
铁犁牛耕
曲辕犁(传统步 犁的基本定型)
耕作技术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春秋战国 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
方式形成(秦国“以牛田”)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汉宗代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唐代
西汉耦犁(二牛抬扛)
一牛挽犁的犁耕,始于东汉,至今沿用……
zxxk
•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 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 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 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本课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 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农业的起源 :“神农”的传说
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没
有革命性的进步
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图2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三、土地制度的变化:贫者无立锥之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导语分析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
①立国之“本” 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
③对世界贡献卓越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
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导语分析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悯农——唐·李绅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思考:联系课外知识结合
书本,说说你知道阻碍古代 农业发展的因素?
1、土地兼并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商周)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2、苛捐杂税 3、自然灾害
封建社会
(战国以 来)
以土地 私有制 为主体 的封建 土地所 有制
距今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地和位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
耕经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二、耕作工具的变化:从“刀耕 火种”到“以牛田”
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蔽之,曰:自粗耕 进于精耕。
知识链接:
——吕思勉
刀耕:其意为用器具来翻耕土地, 让土地变松,利于作物种子的生 长发育。
材料: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 渭之间极为肥沃、价格昂贵的良田多达 400顷,这些肥沃丰产的田地,被称为 “土膏”。唐代出现“富者兼地数万亩,
——《汉书·平帝纪》
——《后汉书·章帝纪》
铁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劚,
制 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农 据各地考古报告,截至1996年,各地秦汉墓葬、村落遗
址、冶铁遗址出土的鍤、锄、铲、
1204件。
具
——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耕作方式演变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发展阶段 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刀耕火种场景 粗放型的农业形式
火种: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且 少有可以直接开垦种粮的土地, 大多是森林,所以采取用火烧的 方式,并且火烧之后森木的灰烬 富含钾等元素,对土地有很大的 补充营养,更利于耕作。
牛 “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 民……假与犁、牛、种、食。”
耕 “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
材料二:齐国实行变法,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田地多少好坏, 征取一定数量的实物税 ;鲁国颁布“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参考答案: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使大量私田被开垦。 (2)政治上: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
□探究二: 依据材料分析,社会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此种问题的 原因是什么?造成什么危害?
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小农土地所有制
□探究一: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 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 “公田”的积极性下降,以至于荒芜不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构
直 辕
造
犁
变
化
曲
辕
犁
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 的基本定型 。
典型例题分析:
石器锄耕 图一Biblioteka 图铁二犁牛耕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
地主土地所有 制(主体)
国家土地所有 制(均田制)
1、(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 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
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2013·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 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