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第七章 调味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醇作为甜味剂与其他营养性糖类比较,其共性为: 甜度较低,热值较低,吸湿性略大,耐热耐酸,不 发生麦拉德反应,适应焙烤。
2017.08
2017.08
1、木糖醇 xylitol CNS19.007
白色粉状晶体,有甜味,和葡萄糖的热量相同。 水中溶解度很大,每ml水可溶解1.6木糖醇,还易溶于乙醇和甲醇。 糖醇的热稳定性好,10%水溶液的pH为5~7,不与可溶性氨基化
2017.08
糖醇的生理特性
在人体中的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一般不会引起 血液中葡萄糖值的上升,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甜味 剂;
在口腔中不会被龋齿的微生物所利用,如木糖醇可 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长期食用糖醇也不会 引起龋齿;部分糖醇如乳糖醇的代谢特性类似膳食 纤维,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体 系和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柠檬酸的酸味强度定为100, 酒石酸的比较强度为120~130, 磷酸为200~230, 延胡索酸为263 抗坏血酸为50
2017.08
2、酸感持续时间:
与pH值不成正比,解离速度慢的酸味维持时间久;解 离速度快的酸味剂的味觉会很快消失。
3、酸感特征(酸味与其它味复合作用)
①令人愉快的酸味:如柠檬酸、抗坏血酸、葡萄糖酸 和L-苹果酸
碳酸氢铵(氢钠 )06.002、06.001
2017.08
三、酸味剂在使用注意事项
①H+影响食品的加工条件,可与纤维素、淀粉等食品原料作用, 也同其他食品添加剂相互影响。所以在食品加工工艺中一定要有 加入酸味剂的程序和时间,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②使用固体酸味剂时,要考虑它的吸湿性和溶解性。注意选择适 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
营
养
型
天
甜
然
味
甜
剂
味
剂
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
天冬氨酰丙氨酰胺(阿力甜)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
三氯蔗糖(蔗糖素、三氯半乳糖蔗糖)
甜叶菊苷
罗汉果甜苷
甘草
甘草甜素
甘草酸铵
甘草酸钾
图4-1 甜味剂分类图
三、甜味剂的应用
甜味是人们最易接受和最感兴趣的一种基本味,它不但能满足人 们的爱好,还能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和某些食用性质。甜味剂是使 用最广泛的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最常用的配料之一。具有以下 作用:
的配料中应通过比较选择,配制合适的甜味剂。
2017.08
五、糖醇
糖醇可由相应的单糖经催化还原而生成,故称糖醇。 属于多元醇,所以也称多元糖醇。自然界存在少数糖 醇,如苹果、桃、杏、梨中含有山梨糖醇;海藻中则 有赤藓糖醇。但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糖醇,除甘露糖醇 外,都是单糖的还原产物。
口味好,化学性质稳定,对微生物的稳定性好,不易 引起龋齿,可调理肠胃。现代所有发达国家都使用他, 往往是多种糖醇混用,代替部分或全部蔗糖,糖醇产 品形态有三种:糖浆、结晶、溶液。我国现用的有: D-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
食品添加剂
第七章 调味剂
目录
第一节 酸味剂 第二节 甜味剂 第三节 增味剂
2017.08
第一节 酸味剂
酸味剂(acids,acidifiers):也称酸度调节剂,能赋予食品 酸味的物质。
酸味是味蕾受到H+刺激的一种感觉,而阴离子赋予酸味不 同的特征。
适度的酸味给人爽快的感觉,可增进食欲,有助于纤维素 和钙、磷等物质的溶解,促进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抑菌作用。
蔗糖的甜味纯,且甜度的高低适当,刺激舌尖味蕾1秒钟内产生甜 味感觉,很快达到最高甜度,约30秒钟后甜味消失,这种甜味的 感觉是愉快的,因而成为确定不同甜味剂甜度和甜感特征的标准 物。 通常方法是以5%或10%蔗糖水溶液(蔗糖是非还原糖在水中 较稳定)为参照物,在20℃条件下某种甜味剂水溶液与参照物 相等甜度时与参照物的浓度比,也称为比甜度或甜度倍数。
2017.08
一、酸味特征
1、酸味强度:
酸味剂的阈值与pH值有关:无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值3.4~3.5之 间,有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值3.7~4.9之间。大多数食品的pH值 在5~6.5之间,呈弱酸性,但无酸味感觉,若pH值在 3.0以下, 酸味感过强;难以适口
酸味剂阴离子影响酸味,在相同的pH值下酸味的强度不同,顺序 为:乙酸>甲酸>乳酸>草酸>盐酸
2017.08
可按生产所需适量添加的酸度调节剂
DL-苹果酸钠 01.309 DL(L)-苹果酸01.309、01.104 冰乙酸及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01.107、01.112 柠檬酸及其钾、钠、一钠01.101、(304、303、306) 葡萄糖酸钠01.312 乳酸及其钠盐01.102、15.012 碳酸钾(钠、氢钾) 01.301(302、307)
②伴有苦味的酸味:DL-苹果酸 ③伴有涩味的酸味:磷酸、乳酸、酒石酸、偏酒石酸、
延胡索酸 ④有刺激性气味的酸味:乙酸 ⑤有鲜味的酸味:谷氨酸
2017.08
二、常用酸味剂 1.柠檬酸(citric acid, CNS:01.101
又名枸橼酸,学名为:3-羟基-羧基戊二酸。 应用广泛的酸味剂。 风味特点:无臭,有强酸味,酸味爽快可口,纯正,温和。 无色半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其刺激阈的最大值为0.08%,最小值为0.02%。易与多种香料配
合而产生清爽的酸味, 有较好的防腐作用,金属离子螯合 毒性: ADI不需要规定
2017.08
2.酒石酸(tartaric acid,CNS:01.111、01.313)
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多与柠檬酸、苹果酸等并用
风味特征:伴有涩味的酸味
特别适合于添加到葡萄汁及其制品中,也可作为速效 合成膨松剂的酸味剂使用。
合物发生麦拉德反应。木糖醇溶于水中会吸收很多能量,是所有 糖醇甜味剂中吸热量最大的一种,食用时会感到一种凉爽愉快的 口感。 在人体中代谢不需要胰岛素,而且还能促进胰脏分泌胰岛素,是 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 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主要用于防治龋齿型糖果(如口香 糖、糖果、巧克力和软糖等)和糖尿病人的专用食品,也用于医 药和洁牙品。 木糖醇可代替葡萄糖作浸渍溶液。从理论上说,木糖醇也可用于 焙烤食品,但如果要求产品发生焦糖化和麦拉德反应等非酶褐变, 具有外硬壳时,则必须另加些果糖。 此外,木糖醇会抑制酵母的生长及其发酵活性,因此不适合用于 那些用酵母制作的食品。
2017.08
2.山梨糖醇(sorbitol,CNS:19.006)
甜度与甜感特征:甜度是蔗糖的60%~70%,具有爽快之甜味。 有良好的吸湿性,且与其他糖醇类共用时呈现吸湿性增加的相乘
现象。 多价金属螯合剂、稳定剂与黏度调节剂等
可用于生产维生素C的原料,山梨醇经发酵和化学合成可制得维生素C。 也可用于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用它生产斯盘和吐温类的表面活性剂。 山梨醇具有保湿性能,可以代替甘油,应用于牙膏、卷烟和化妆品的生 产中。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甜味剂、保湿剂、螯合剂和组织改良剂。 在医药工业中,山梨醇经过硝化生成的失水山梨醇酯是治疗冠心病的药 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原料、有机合成原料、保湿剂、溶剂等。
甜味剂
相对甜度
各
木糖醇
种
甜
糖精钠
味
甜密素
剂
的
甘草甜素
相
甜味素
对
三氯代蔗糖
甜 度
转化糖
100~140
200~700 3000~4000 200~500 10000~20000 500000 80~130
2017.08
甜味剂的不同呈味特性 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甜味强度、持续时间、甜感特色。
天然糖类一般是随碳链越长甜味越弱,单糖、双糖类都有甜味, 但乳糖的甜味较弱,多糖大多无甜味。
味物质和甜味剂的结合而产生的,所以许多食品饮料中都加入甜 味剂。 ④人体营养的需要。 糖和糖醇类结构简单,代谢快,只产生CO2和水,十分安全。对 人体的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能量最适合,最高效的来源。其中 糖类,来源充足,纯度高,价格相对低,食入后会很快被消化吸 收,转化为血糖,成为人体、人脑最主要的能源。在食品中不可 没有。健康人每天应食用适量糖品。
2017.08
4. 磷酸(phosphoric acid,CNS:01.106)
风味特征:磷酸属强酸,其酸味度比柠檬酸大2.3~2.5 倍,有强烈的收敛味和涩味。风味不如有机酸好 。
为无色透明糖浆状液体,无臭。含量为85%的磷酸, 相对密度为1.59,极易溶于水和乙醇。
属于可乐型饮料的特征酸。 毒性:ADI为0~70mg/kg(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总磷量
2017.08
四、甜味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有的甜味剂的甜度很大,使用时要注意: ①选用任何产品替代蔗糖时,不能以他的甜度是蔗糖的多少倍进
行推断,应以甜度倍数为基础依据,通过实验来确定。 ②糖醇类使用中除了增加甜味外,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营养价值、
化学性质。例如,婴儿食品选择蔗糖和麦芽糖比较合适。在食品
①口感 甜度是许多食品的指标之一,也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味道。为了
使食品、饮料具有适口的感觉,就要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剂。
2017.08
②风味的调节和增强。 在饮料中,风味的调整就有“糖酸比”一项,酸味、甜味相互作
用,可使产品获得新的风味,又可保留新鲜的味道。 ③不良风味的掩蔽。 甜味和许多食品的风味是互相补充的,许多产品的味道就是由风
2017.08
其他酸味剂 偏酒石酸01.105:水果罐头 乙酸01.107:调料、罐头、配制醋、果冻等 富马酸01.110:碳酸饮料、胶基糖果、生面湿制品 富马酸一钠01.311 碳酸钾、钠01.301/2:面值食品 柠檬酸钠、钾、一钠01.303/4/6:各类食品 碳酸氢三钠01.305:饼干、糕点、乳制品 碳酸氢钾01.308,婴儿配方食品 磷酸三钾01.309,广泛
计)。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2017.08
5. 乳酸(lactic acid,CNS:01.102) 学名α-羟基丙酸,分为D-乳酸、DL-乳酸和L-乳酸。 L乳酸为哺乳动物正常代谢产物。 风味特征:稍有涩感、尖利、特异收敛性的酸味。 无色或微黄色的糖浆状液体,是乳酸和乳酸酐的混合 物。一般浓度为85%~92%,几乎无臭,味微酸,有 吸湿性,水溶液显酸性。 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多用于乳及乳制品的调酸。 毒性:ADI不需要规定(D-乳酸,DL-乳酸不应加入3个 月以下的婴儿食品中),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一般而言,糖的甜度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各种糖的甜度提高 程度不同,大多数糖其甜度随浓度增高的程度都比蔗糖大,尤其 以葡萄糖最为明显。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大多数糖的甜度受温度影响并不明显,尤 其对蔗糖和葡萄糖的影响很小;但果糖的甜度受温度的影响却十 分显著。
2017.08
各种糖液混合使用显示出相乘效果。 ①葡萄糖对蔗糖甜度的影响随浓度增加稍有加强。 ②将蔗糖与果糖或将果糖与糖精共用,均能相互提高甜 度。 ③糖精与蔗糖共用时,相乘效果与浓度有关,随糖精浓 度提高相乘效果逐渐减弱,到0.1%为止,超过0.1%就 不呈甜味。 ④在糖液中加入少量多糖增稠剂,在1%~10%的蔗糖液 中加2%淀粉或少量树胶,不仅使粘度提高,也能使其 甜度增加。
2017.08
二 、
甜 味 剂 的 分 类
2017.08
蔗糖
麦芽糊精
糖
果糖
淀粉糖
营 养 型 甜 味 剂
糖 醇
山梨糖醇 乳糖醇 甘露糖醇
葡麦糖浆(酸水解淀粉糖浆)
麦芽糖浆 麦芽糖
饴糖 高麦芽糖浆
结晶果糖
果葡糖浆
结晶葡萄糖
全糖
麦芽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甜
木糖醇
味
赤藓糖醇
剂 糖精(糖精钠)
合 成 甜 味 剂
非
③酸味剂的阴离子影响食品风味,如盐酸、磷酸的苦涩味,会使 食品风味变劣。而且酸味剂的阴离子常常使食品产生另一种味 (副味),一般有机酸有爽快的酸味,而无机酸酸味不很适口。
④酸味剂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2017.08
第二节 甜味剂
一、甜味与甜味特性
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食品添加剂 人们最喜好的基本味感就是甜味。 甜味是甜味食品的关键 甜味是调整和协调平衡风味、掩蔽异味、增加适口性的重要因素
毒性: ADI DL型无规定
D型0-30mg/kg
2017.08
3.苹果酸(malic acid,CNS:01.104) 又称羟基琥珀酸 风味特点:有爽快、稍苦果酸能掩盖一些蔗糖的替代物所产生的后味。同时 苹果酸用于水果香型食品(特别是果酱)、碳酸饮料及其 他一些食品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水果风味。 苹果酸和柠檬酸在获得同样效果的情况下,苹果酸用 量平均可比柠檬酸少8%~12%(质量),最少可比柠檬 酸少用5%,最多可达22%
2017.08
2017.08
1、木糖醇 xylitol CNS19.007
白色粉状晶体,有甜味,和葡萄糖的热量相同。 水中溶解度很大,每ml水可溶解1.6木糖醇,还易溶于乙醇和甲醇。 糖醇的热稳定性好,10%水溶液的pH为5~7,不与可溶性氨基化
2017.08
糖醇的生理特性
在人体中的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一般不会引起 血液中葡萄糖值的上升,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甜味 剂;
在口腔中不会被龋齿的微生物所利用,如木糖醇可 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长期食用糖醇也不会 引起龋齿;部分糖醇如乳糖醇的代谢特性类似膳食 纤维,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体 系和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柠檬酸的酸味强度定为100, 酒石酸的比较强度为120~130, 磷酸为200~230, 延胡索酸为263 抗坏血酸为50
2017.08
2、酸感持续时间:
与pH值不成正比,解离速度慢的酸味维持时间久;解 离速度快的酸味剂的味觉会很快消失。
3、酸感特征(酸味与其它味复合作用)
①令人愉快的酸味:如柠檬酸、抗坏血酸、葡萄糖酸 和L-苹果酸
碳酸氢铵(氢钠 )06.002、06.001
2017.08
三、酸味剂在使用注意事项
①H+影响食品的加工条件,可与纤维素、淀粉等食品原料作用, 也同其他食品添加剂相互影响。所以在食品加工工艺中一定要有 加入酸味剂的程序和时间,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②使用固体酸味剂时,要考虑它的吸湿性和溶解性。注意选择适 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
营
养
型
天
甜
然
味
甜
剂
味
剂
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
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
天冬氨酰丙氨酰胺(阿力甜)
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
三氯蔗糖(蔗糖素、三氯半乳糖蔗糖)
甜叶菊苷
罗汉果甜苷
甘草
甘草甜素
甘草酸铵
甘草酸钾
图4-1 甜味剂分类图
三、甜味剂的应用
甜味是人们最易接受和最感兴趣的一种基本味,它不但能满足人 们的爱好,还能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和某些食用性质。甜味剂是使 用最广泛的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最常用的配料之一。具有以下 作用:
的配料中应通过比较选择,配制合适的甜味剂。
2017.08
五、糖醇
糖醇可由相应的单糖经催化还原而生成,故称糖醇。 属于多元醇,所以也称多元糖醇。自然界存在少数糖 醇,如苹果、桃、杏、梨中含有山梨糖醇;海藻中则 有赤藓糖醇。但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糖醇,除甘露糖醇 外,都是单糖的还原产物。
口味好,化学性质稳定,对微生物的稳定性好,不易 引起龋齿,可调理肠胃。现代所有发达国家都使用他, 往往是多种糖醇混用,代替部分或全部蔗糖,糖醇产 品形态有三种:糖浆、结晶、溶液。我国现用的有: D-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
食品添加剂
第七章 调味剂
目录
第一节 酸味剂 第二节 甜味剂 第三节 增味剂
2017.08
第一节 酸味剂
酸味剂(acids,acidifiers):也称酸度调节剂,能赋予食品 酸味的物质。
酸味是味蕾受到H+刺激的一种感觉,而阴离子赋予酸味不 同的特征。
适度的酸味给人爽快的感觉,可增进食欲,有助于纤维素 和钙、磷等物质的溶解,促进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抑菌作用。
蔗糖的甜味纯,且甜度的高低适当,刺激舌尖味蕾1秒钟内产生甜 味感觉,很快达到最高甜度,约30秒钟后甜味消失,这种甜味的 感觉是愉快的,因而成为确定不同甜味剂甜度和甜感特征的标准 物。 通常方法是以5%或10%蔗糖水溶液(蔗糖是非还原糖在水中 较稳定)为参照物,在20℃条件下某种甜味剂水溶液与参照物 相等甜度时与参照物的浓度比,也称为比甜度或甜度倍数。
2017.08
一、酸味特征
1、酸味强度:
酸味剂的阈值与pH值有关:无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值3.4~3.5之 间,有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值3.7~4.9之间。大多数食品的pH值 在5~6.5之间,呈弱酸性,但无酸味感觉,若pH值在 3.0以下, 酸味感过强;难以适口
酸味剂阴离子影响酸味,在相同的pH值下酸味的强度不同,顺序 为:乙酸>甲酸>乳酸>草酸>盐酸
2017.08
可按生产所需适量添加的酸度调节剂
DL-苹果酸钠 01.309 DL(L)-苹果酸01.309、01.104 冰乙酸及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01.107、01.112 柠檬酸及其钾、钠、一钠01.101、(304、303、306) 葡萄糖酸钠01.312 乳酸及其钠盐01.102、15.012 碳酸钾(钠、氢钾) 01.301(302、307)
②伴有苦味的酸味:DL-苹果酸 ③伴有涩味的酸味:磷酸、乳酸、酒石酸、偏酒石酸、
延胡索酸 ④有刺激性气味的酸味:乙酸 ⑤有鲜味的酸味:谷氨酸
2017.08
二、常用酸味剂 1.柠檬酸(citric acid, CNS:01.101
又名枸橼酸,学名为:3-羟基-羧基戊二酸。 应用广泛的酸味剂。 风味特点:无臭,有强酸味,酸味爽快可口,纯正,温和。 无色半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其刺激阈的最大值为0.08%,最小值为0.02%。易与多种香料配
合而产生清爽的酸味, 有较好的防腐作用,金属离子螯合 毒性: ADI不需要规定
2017.08
2.酒石酸(tartaric acid,CNS:01.111、01.313)
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多与柠檬酸、苹果酸等并用
风味特征:伴有涩味的酸味
特别适合于添加到葡萄汁及其制品中,也可作为速效 合成膨松剂的酸味剂使用。
合物发生麦拉德反应。木糖醇溶于水中会吸收很多能量,是所有 糖醇甜味剂中吸热量最大的一种,食用时会感到一种凉爽愉快的 口感。 在人体中代谢不需要胰岛素,而且还能促进胰脏分泌胰岛素,是 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 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主要用于防治龋齿型糖果(如口香 糖、糖果、巧克力和软糖等)和糖尿病人的专用食品,也用于医 药和洁牙品。 木糖醇可代替葡萄糖作浸渍溶液。从理论上说,木糖醇也可用于 焙烤食品,但如果要求产品发生焦糖化和麦拉德反应等非酶褐变, 具有外硬壳时,则必须另加些果糖。 此外,木糖醇会抑制酵母的生长及其发酵活性,因此不适合用于 那些用酵母制作的食品。
2017.08
2.山梨糖醇(sorbitol,CNS:19.006)
甜度与甜感特征:甜度是蔗糖的60%~70%,具有爽快之甜味。 有良好的吸湿性,且与其他糖醇类共用时呈现吸湿性增加的相乘
现象。 多价金属螯合剂、稳定剂与黏度调节剂等
可用于生产维生素C的原料,山梨醇经发酵和化学合成可制得维生素C。 也可用于工业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用它生产斯盘和吐温类的表面活性剂。 山梨醇具有保湿性能,可以代替甘油,应用于牙膏、卷烟和化妆品的生 产中。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甜味剂、保湿剂、螯合剂和组织改良剂。 在医药工业中,山梨醇经过硝化生成的失水山梨醇酯是治疗冠心病的药 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原料、有机合成原料、保湿剂、溶剂等。
甜味剂
相对甜度
各
木糖醇
种
甜
糖精钠
味
甜密素
剂
的
甘草甜素
相
甜味素
对
三氯代蔗糖
甜 度
转化糖
100~140
200~700 3000~4000 200~500 10000~20000 500000 80~130
2017.08
甜味剂的不同呈味特性 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甜味强度、持续时间、甜感特色。
天然糖类一般是随碳链越长甜味越弱,单糖、双糖类都有甜味, 但乳糖的甜味较弱,多糖大多无甜味。
味物质和甜味剂的结合而产生的,所以许多食品饮料中都加入甜 味剂。 ④人体营养的需要。 糖和糖醇类结构简单,代谢快,只产生CO2和水,十分安全。对 人体的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是能量最适合,最高效的来源。其中 糖类,来源充足,纯度高,价格相对低,食入后会很快被消化吸 收,转化为血糖,成为人体、人脑最主要的能源。在食品中不可 没有。健康人每天应食用适量糖品。
2017.08
4. 磷酸(phosphoric acid,CNS:01.106)
风味特征:磷酸属强酸,其酸味度比柠檬酸大2.3~2.5 倍,有强烈的收敛味和涩味。风味不如有机酸好 。
为无色透明糖浆状液体,无臭。含量为85%的磷酸, 相对密度为1.59,极易溶于水和乙醇。
属于可乐型饮料的特征酸。 毒性:ADI为0~70mg/kg(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总磷量
2017.08
四、甜味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有的甜味剂的甜度很大,使用时要注意: ①选用任何产品替代蔗糖时,不能以他的甜度是蔗糖的多少倍进
行推断,应以甜度倍数为基础依据,通过实验来确定。 ②糖醇类使用中除了增加甜味外,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营养价值、
化学性质。例如,婴儿食品选择蔗糖和麦芽糖比较合适。在食品
①口感 甜度是许多食品的指标之一,也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味道。为了
使食品、饮料具有适口的感觉,就要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剂。
2017.08
②风味的调节和增强。 在饮料中,风味的调整就有“糖酸比”一项,酸味、甜味相互作
用,可使产品获得新的风味,又可保留新鲜的味道。 ③不良风味的掩蔽。 甜味和许多食品的风味是互相补充的,许多产品的味道就是由风
2017.08
其他酸味剂 偏酒石酸01.105:水果罐头 乙酸01.107:调料、罐头、配制醋、果冻等 富马酸01.110:碳酸饮料、胶基糖果、生面湿制品 富马酸一钠01.311 碳酸钾、钠01.301/2:面值食品 柠檬酸钠、钾、一钠01.303/4/6:各类食品 碳酸氢三钠01.305:饼干、糕点、乳制品 碳酸氢钾01.308,婴儿配方食品 磷酸三钾01.309,广泛
计)。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2017.08
5. 乳酸(lactic acid,CNS:01.102) 学名α-羟基丙酸,分为D-乳酸、DL-乳酸和L-乳酸。 L乳酸为哺乳动物正常代谢产物。 风味特征:稍有涩感、尖利、特异收敛性的酸味。 无色或微黄色的糖浆状液体,是乳酸和乳酸酐的混合 物。一般浓度为85%~92%,几乎无臭,味微酸,有 吸湿性,水溶液显酸性。 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多用于乳及乳制品的调酸。 毒性:ADI不需要规定(D-乳酸,DL-乳酸不应加入3个 月以下的婴儿食品中),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一般而言,糖的甜度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各种糖的甜度提高 程度不同,大多数糖其甜度随浓度增高的程度都比蔗糖大,尤其 以葡萄糖最为明显。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大多数糖的甜度受温度影响并不明显,尤 其对蔗糖和葡萄糖的影响很小;但果糖的甜度受温度的影响却十 分显著。
2017.08
各种糖液混合使用显示出相乘效果。 ①葡萄糖对蔗糖甜度的影响随浓度增加稍有加强。 ②将蔗糖与果糖或将果糖与糖精共用,均能相互提高甜 度。 ③糖精与蔗糖共用时,相乘效果与浓度有关,随糖精浓 度提高相乘效果逐渐减弱,到0.1%为止,超过0.1%就 不呈甜味。 ④在糖液中加入少量多糖增稠剂,在1%~10%的蔗糖液 中加2%淀粉或少量树胶,不仅使粘度提高,也能使其 甜度增加。
2017.08
二 、
甜 味 剂 的 分 类
2017.08
蔗糖
麦芽糊精
糖
果糖
淀粉糖
营 养 型 甜 味 剂
糖 醇
山梨糖醇 乳糖醇 甘露糖醇
葡麦糖浆(酸水解淀粉糖浆)
麦芽糖浆 麦芽糖
饴糖 高麦芽糖浆
结晶果糖
果葡糖浆
结晶葡萄糖
全糖
麦芽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甜
木糖醇
味
赤藓糖醇
剂 糖精(糖精钠)
合 成 甜 味 剂
非
③酸味剂的阴离子影响食品风味,如盐酸、磷酸的苦涩味,会使 食品风味变劣。而且酸味剂的阴离子常常使食品产生另一种味 (副味),一般有机酸有爽快的酸味,而无机酸酸味不很适口。
④酸味剂有一定的刺激性,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2017.08
第二节 甜味剂
一、甜味与甜味特性
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食品添加剂 人们最喜好的基本味感就是甜味。 甜味是甜味食品的关键 甜味是调整和协调平衡风味、掩蔽异味、增加适口性的重要因素
毒性: ADI DL型无规定
D型0-30mg/kg
2017.08
3.苹果酸(malic acid,CNS:01.104) 又称羟基琥珀酸 风味特点:有爽快、稍苦果酸能掩盖一些蔗糖的替代物所产生的后味。同时 苹果酸用于水果香型食品(特别是果酱)、碳酸饮料及其 他一些食品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水果风味。 苹果酸和柠檬酸在获得同样效果的情况下,苹果酸用 量平均可比柠檬酸少8%~12%(质量),最少可比柠檬 酸少用5%,最多可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