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棉花行业产量、消费结构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及中国棉花行业产量、消费结构及进出口
情况分析
棉花按纤维分可分为三大类,粗绒棉,细绒棉,长绒棉。

粗绒棉产量低,纤维粗短,已趋淘汰。

长绒棉纤维长,强度高。

细绒棉纤维较长,品质较好,中国棉花大多属于此类;棉花按颜色可分为白棉,黄棉花、灰棉、彩棉。

棉纺厂使用的原棉,绝大部分为白棉,黄棉和灰棉是生长过程中发育不好生长出来质量差的棉花。

彩棉是在原来的有色棉基础上,用远缘杂交、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而成。

世界上棉花种植跨度大,其中北美洲,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都是棉花的主产区。

分布在北纬40度到南纬30度之间的广阔地带。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棉花生产相对集中,主要在亚洲,中国、印度种棉面积较大,其次是北美洲,美国有大量种植。

南美洲巴西也有较多种植。

非洲种植面积很少。

亚洲既是生产大洲,也是消费大洲,亚洲占了全球棉花消费量50%以上;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部分用于出口,美国出口量最大;非洲产量最低。

2019年全球棉花总产量达到1.22亿包。

棉花主产区主要印度(24.3%)、中
国(22.4%)、美国(16.3%)、巴西(10.7%)、巴基斯坦(5.4%)。

2019年印度
和中国总产量均达5700万包,接近全球产量的50%,其次是美国,总产量在1900
万包以上,再次是巴西和巴基斯坦。

《2020-2026年中国棉花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棉花消费量达到1.18亿包。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巴西为主
要消费国,年消费棉花分别在3650万包、2450万包、1080万包、300万包、340
万包。

中国是第一大棉花消费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巴西消费占世界的比例分别为30.9%、20.7%、9.1%、2.5%、2.9%。

全球棉花生产和消费都相对集中,中国和印度的消费量合计占全球棉花消费量的50%左右。

2019年全球棉花贸易量达到8267万包(其中进口4116万包、出口4151万包)。

出口国也较为集中,国际上传统的棉花出口国主要有美国、巴西、
澳大利亚及印度。

2019年,美国产量的80%以上、澳大利亚产量的80%左右、巴西
产量的60%左右、印度产量的10%以上都用于出口,四国的出口量占世界棉花出口
量的80%以上。

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土耳其、越南、孟加拉国、巴基
斯坦棉花年均进口量都在400万包以上,合计占全球进口总量的70%以上。

全球棉花库存处于历史高位,2019年库存达到9130万包,库消比达到71%,
世界库存的37.8%在中国。

2010-2014年,全球棉花呈现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的情况。

2015-2016年去库存较多。

最近两年全球棉花大背景维持产消均衡,全球棉花库存
相对充足。

2019年用棉大国中国、印度的库消比分别为96.1%与70.5%,新冠疫情
造成运输不畅,各国贸易可能隔断,虽然全球库存较为充足,但考虑到出口国和进口国均相对集中,全球用棉存在结构性风险。

我国棉花用途较为单一,主要以供应棉纺工业为主,我国新疆棉花面积约占棉花总面积的76%,集中在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奎屯一带。

我国棉花总产量在2007年以前不断提升,之后震荡回落,到了201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2725万包。

产量大的省份为新疆、河北、山东、湖北等,占比分别为82.6%、3.9%、3.5%、2.4%。

由2000年的3.81包/公顷上升到2019年的5.42包/
公顷,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区。

我国棉花主要用于供应棉纺工业,棉农自用一般局限于棉絮,用量稳定。

从供需格局来看,近10年的棉花生产量有回落趋势,而消费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棉花
缺口依然较大。

我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棉花消费大国,我国2015年以来棉
花自给率维持在70%以上。

目前我国每年仍需要从国际上进口棉花,2019年我国棉花出口为18万包,占
产量的1%。

2019年我国棉花进口为825万包,占消费量的23%。

我国棉花期末库存从2002-2014年呈现增长态势,之后下降,从2014年的6642万包下降到2019年的3450万包。

棉花库消比在2002-2014年呈现增长态势,之后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187.1%下降到2019年的96.1%。

2019年棉花受到新年度丰产预期加强和中美贸易摩擦恶化的影响,棉花价格
在4-5月份下滑幅度较大,之后12月出现小幅反弹,但由于核心的需求放缓趋势
并没有改变,近期棉花价格出现震荡下跌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