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恒安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9
月月考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这句话说明()
A.社会关系是指固有的具体的人
B.对于人来说,抽象物是不存在的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我们的身份是由抽象物决定的
2.小明是小刚的邻居这个社会关系分类的依据是()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同学关系
3.2017年,安徽省把所有国家贫困县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人数达150万左右。
这说明我们的成长需要获得()
①社会的关心爱护②社会的精神滋养
③社会的物质支持④父母的精神抚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说:“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养成良好的习惯
B.养成亲社会行为
C.珍爱他人的生命
D.重视与他人的交往
5.“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参加志愿者活动”等都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对此我们要()
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有位诗人说过:“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长江、黄河的浪花……”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个人和社会毫无关系
B.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C个人离开社会照样生存 D.个人离开社会生存的更好
7.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正确使用网络可以增长知识,促进交流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尽量少接触网络
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污染我们的精神世界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这提醒我们()
①远离网络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②实事求是是网络交往的基本要求③遵守道德是网络交往的最高准则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小菲的英语不好,她想:“要是能找个英国朋友教我就好了”。
玛丽想学汉语,但苦于没有中文教师,她也想:“我能否拜一位中国人为师学汉语呢?”最终,她们在网站英语聊天室相遇、相识并互教互学。
这一实例说明()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②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③网络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④网络交往有利也有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0.“我家孩子正在参加某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票”“这是我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随着微信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给孩子拉票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现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③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化的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的诈骗行为已成为损坏民众利益和互联网新兴产业的毒瘤。
面对互联网诈骗,广大网民应该()①抵制诱惑,增强防范意识②完善制度,堵塞安全漏洞
③增长见识,提高防骗能力④加强协作,打击违法犯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相约公益与爱同行”,首届南充公益慈善交流会于2016年12月17日在顺庆区举行。
下列关于公益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能激活社会正能量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我们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④参加公益活动没有工资和报酬,无意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6分)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周围都有很多人,有父母、老师、同学和邻居……,他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社会关系网。
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
三、实践探究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2分,第3小题4分,共8分)
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是沉迷网络也会带来很多危害。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小网民痴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家长、学校束手无策,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迫在眉睫。
每年的9月14日是中国网民节,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在这一天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你也积极参与进来吧!
⑴请你为本次活动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⑵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你打算采取那些有效的活动形式?
⑶你预测一下本次活动的收获。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