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远郊社区45-64岁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远郊社区 45-64岁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45-64岁中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人群特征中的分布,分析社区中年抑郁和焦虑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
的方法,抽取45-64岁中年人开展入户调查。
问卷数据运用Epidata3.2数据库
进行双录入,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336名调查居民的抑
郁症状检出率为34.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1.7%。
社会支持度为抑郁、焦虑症
状检出的相关因素。
结论:本社区中老年居民的抑郁、焦虑检出率较高。
居民的
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度相关。
[关键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度
[中图分类号]R195.4
神经精神类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1]。
根据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
纲要》中的要点指出,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尤
其要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
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3]》指出中老年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已是社区卫生工作中的常规内容。
本
研究针对45-64岁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的入选条件为:①年龄在45-64岁;②在管辖社区居住时间达
6个月及以上;③意识清晰,无听力或语言障碍
排除标准:①已被专业机构确诊为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患者;②有精神分裂
症者,痴呆及其相关认知功能障碍;③不能或不愿参与本研究者。
1.2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计算样本量为N=288人,设样本损失率20%,估计样本量为360人。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我社区三个村居的45-64岁中年人开展现况调查。
1.3研究方法
问卷分为2个部分 (1)身心健康自评:包括居民的患病情况、病人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2)社会支持运用社会支持平定量表SSRS,对居民的社会支持情况调查。
该量表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 3条)、主观支持( 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三个维度, 3个分量表,满分40分。
判断标准:认为总分小于20,为获得社会支持较少, 20-30为具有一般社会支持度,30-40为具有满意的社会支持度。
1.4 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Epidata3.2进行建库,双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核对和逻辑检验。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找出PHQ-9、GAD-7评分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相关性。
2结果
2.1社区居民PHQ-9、GAD-7得分以及分级情况
根据PHQ-9、GAD-7两个量表的评分标准,336名调查居民的抑郁量表得分(5.00+4.50)分,焦虑量表得分(3.57+3.53)分。
表1 社区居民 PHQ-9、GAD-7得分以及分级情况(N,%)
量表均值无轻度中度重度极
重度
PH Q-9
5.00+
4.50
220
(65.5)
66
(19.6)
34
(10.1)
14
(4.2)
2
(0.6)
GA D-7
3.57+
3.53
263
(78.3)
54
(16.1)
16
(4.8)
3
(0.9)
—
2.2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检出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
336名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度对抑郁症、焦虑症状的检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抑郁、焦虑症状检出与社会支持度
条目分
类
人
数
PHQ-9
得分
F
值
P
值
GAD-7
得分
F
值
P
值
社会支持度
较少社会支持度
2
2
7.27+
6.04
6
.00
.003
5.73+
4.34
6
.73
.001
一般社会支持度
2
39
5.18+
4.45
3.65+
3.57
满意社会支持度
7
5
3.76+
3.83
2.69+
2.79
合计
3
36
5.00+
4.51
3.57+
3.53
2.3社区居民PHQ-9、GAD-7分级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从抑郁分级情况来看,与社会支持度的(r)为-0.12
(P=0.03,)。
表3 抑郁、焦虑分级状况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条目
抑郁分级焦虑分级
r值P值r值P值社会支持度-0.120.03-0.120.03
3 结论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经长期使用表明设计基本合理, 有效、简便、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的一致
性在0.89~0.94之间, 适合我国人群使用[4]。
本次调查显示,获得社会支持较少
为22人(6.5%),具有一般社会支持度为239人(71.1%),具有满意的社会支持
度为75人(22.3%)。
不同的社会支持度,对抑郁症状检出、焦虑症状检出有显著的影响。
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社会支持对于维持一般良好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缓冲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5]。
4 建议
需要探索增加居民社会支持度的可行性措施。
研究显示,增加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来源的多样性,尤其要对近期遭遇了重大生活事件的高危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可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6]。
上海地区政府组织开展的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这种方式满足了传统观念下老年人家庭的依赖,又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的照料服务,减轻家庭负担。
包括建立老年日托中心,老年活动室,提供上门照料和医疗服务的。
近几年,上海地区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以及“长护险”等医养结合业务的开展,政府已经迈出了由家庭养老逐渐向社会养老过渡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于雅琴.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6.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R].北京:国务院, 2016.
[3]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R].2011.
[4]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02): 第98-100页.
[5] N, K.X.L.C.,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across-sectional study on survivors eight months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J]. BMC Public Health, 2010. 10(24): p. 573.
[6]田园等,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10): 第734-7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