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5 酵母菌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霉菌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霉(10×40)
根霉
毛霉(10×40)
注意事项
1. 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 状态。
2.制片时要挑取尽可能少的菌丝,并用解剖 针小心分散。
3.浮载剂棉兰乳酚油用量要适中,盖上盖玻 片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实验报告
Penicillum sp. 10×10
Aspergillus sp. 10×40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 思考题
微生物学实验-5
实验九 酵母菌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实验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并掌握 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2. 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 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性繁 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 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 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 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 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 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 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注意事项
1.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被 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影响 观 察。
2.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 响观察。
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10×40
醪糟中的酵母菌 10×40
死亡率= ——死—细—胞—总—数—×100% 死活细胞总数
实验材料
➢ 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 养约2天的斜面培养物、醪糟。
➢ 试剂: 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 仪器或其他用具:胶头滴管、盖玻片、载玻片、
接种环、镊子、光学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美蓝浸片的观察
⑴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l%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然后按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在 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 在盖上盖被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 影响观察。 ⑵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 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盖玻片 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实验结果
青霉(10×40)
青霉
Fungal Mycelium with Spores, Penicillium sp. (SEM x3,220)
分生孢子
青霉的帚状枝
帚状分枝小梗 分生孢子梗
曲霉(10×40)
分生孢子
次生小梗 初生小梗 顶囊
曲霉的分生孢子头
分生孢子梗
曲霉的足细胞


根霉(10×4)
⑶ 将制片放置约3 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 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 来区别死活细胞。
⑷ 染色约30min后再次进行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 是否增加。
实验方法—美蓝浸片的观察
取美蓝染色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中央 用接种环取少许酵母菌与染色液混匀
染色2~3分钟 加盖玻片
高倍下镜检
实验器材
➢ 菌种 :青霉(Penicillium sp.) 曲霉(Aspergillus sp.) 根霉(Rhizpus sp.) 毛霉(Mucor sp.)
➢ 试剂:棉兰乳酚油 ➢ 仪器或其他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
以及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棉兰乳酚油浸片的观察
取棉兰乳酚油染色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中央 用接种针挑取少许菌丝与染色液混匀 加盖玻片 高倍下镜检
Rhizopus sp. 10×10
Mucor sp. 10×40
思考题
1. 你认为在显微镜下,细菌、放线菌、酵母菌 和霉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思考题:醪糟中为何有这麽多的酵母菌?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实验报告 思考题
微生物学实验-5
实验十 霉菌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了解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
霉菌可产生复杂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 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 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 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 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 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 可观察。观察霉菌的形态常用插片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