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期高三基础训练4细胞的生命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秋季期高三生物基础训练(4)
2013年8月30
出题人:覃燕飞
1.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A.DNA自我复制B.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C.是否出现星射线D.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2.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
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B.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3.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存在于动物精巢中B.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
C.该细胞在图示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
D.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
4.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5.下面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D.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6.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7.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共同特点的是()
A.正常情况下同一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B.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含有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C.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D.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8.如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②乙细胞不同的基因重组导致b过程产生不同的细胞③上皮细胞与甲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全能性高低应该相同④b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④
9.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所处时期位于图乙的________段中,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处于图乙中___________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形成的方式不同。
(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_____。
(不考虑基因突变)
10.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和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细胞中有_____个染色体组。
(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
(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___。
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11.演艺圈的女明星,有些为了保持年轻貌美,不惜重金到香港注射人体胎盘素。
人体胎盘素的功效主要有:全面激活面部休眠的成体细胞,使之转化为功能细胞;加强全身皮肤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新陈代谢,增加表皮与真皮层的厚度;全面促进新生角质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加速死皮细胞的脱落,对各类衰老产生的色素沉着、面部各类色斑(遗传类色斑除外)有很强的淡化作用;迅速溶解衰老皮肤点状、片状色素堆积,使皮肤肤质细腻、色泽均匀、洁净无瑕。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衰老的细胞内水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那么所有生物的细胞内水分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衰老的细胞吗?________,为什么?。
(2)细胞衰老后细胞核________,核膜________。
那么人体内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衰老的肝细胞和新生的肝细胞,用______________(染色剂)能将染色质染色,染色深浅的比较,情况是。
(4)与题干中休眠细胞相比,功能细胞内的水分________、酶的活性________,进而细胞代谢________________。
(5)注射人体胎盘素以后,新生的角质层细胞的细胞周期将________(填“缩短”或“延长”)。
参考答案:
1.D: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故不能选C项。
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2.A:甲组细胞核DNA含量为正常体细胞核DNA数量,对应图2中的DE段或A点以前的时段。
3.B:由图中细胞质的分配特点可确定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由左边两条染色体上的A(a)基因可推出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
该细胞在图示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4条。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也只有1种。
4.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该时期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他时期细胞内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内均有2个染色体组,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细胞内只有1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5.C:由图可知,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丙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
丁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AaBB,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6.D:一个基因组成为TtMm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TM的卵细胞,那么其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最终产生的1个卵细胞为TM,第二极体中有1个为TM,2个为tm。
7.B: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8.A:在细胞增殖的间期,由于要进行DNA复制,所以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因为该图解表示的是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发生的变化,不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9.(1)4 4 EF 线粒体(2)DNA的复制BC CD (3)CD 纺锤体(4)AAaaBBbb 100%
10.(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2)丙、丁(3)甲、乙、丙一个染色体组一对同源染色体 4 (4)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5)次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11.(1)减少不一定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减少,但细胞没有出现衰老(2)变大内折不一定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3)醋酸洋红或龙胆紫衰老的肝细胞细胞核染色较深(4)多强旺盛(5)缩短
6.C1、C2、C3、C4是某动物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
B.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
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1、C3、C4的核DNA分子比例可以是1∶2∶2
6.A:由C1、C2、C3、C4是某动物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可知,C1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或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C2、C3的染色体数相同,但DNA 数可能不同,C4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故C1不可能是C4的子细胞。
8.(1)图甲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位于图乙的EF段中,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均加倍,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由于细胞分裂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甲中m 处线粒体较多。
(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DNA的复制,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对应图乙中BC段。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CD段。
(3)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之比为1∶2∶2,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对应图乙中的CD段。
此时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4)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移向另一极的染色体上也有A、B、a和b四个基因,因而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aaBBbb。
如不考虑基因突变,分裂后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基因型相同,因而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00%。
9.解析(1)图1中的BC段因DNA的复制,使染色体和核DNA数量比由1变为1/2,DE段因
着丝点的断裂,使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比由1/2变为1。
(2)图1中的CD段表示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故与图2的丙、丁对应。
(3)分析图2可知: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乙为精原细胞,图丙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所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和丙;乙细胞中的①和②为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①和④形态大小相同,但来源不同,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甲细胞内每一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
故有4个染色体组。
(4)图丙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5)若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可能是由基因突变或四分体时期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引起的。
解析细胞衰老的特点有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等。
但是具有这些特点的细胞不一定是衰老的细胞,比如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减少,但并未出现细胞衰老。
另外,衰老的细胞也不一定都具备以上特点,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衰老时也就不存在细胞核变大和核膜内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