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唤起期待
师:同学们,提到爱因斯坦,我想你们一定不陌生吧。

你对他了解多少?
生1: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在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大的贡献。

生2:爱因斯坦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相对论,还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

生3: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看来大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看来爱因斯坦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位伟大的人物?
生1;学富五车
生2;满腹经纶
生3;著作等身
生4:家喻户晓
师:今天,让我们来看一看上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位平凡的小姑娘之间发生的故事。

(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

【从图片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人物的的形象,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看到的人物形象就会与自己凭空想象的要更具有说服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⒈初读课文
师: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听的时候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以及长句的停顿。

(听课文录音)课前布置了大家预习,现在,我们来秀一秀预习成果。

(出示字词)
师:听了刚才录音的提示,如果再加上你认真的预习,我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你。

通过你的预习,你觉得这些词的读音要注意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生1:蓄,储蓄,积蓄;褐色,褐,有很多形近字,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师:讲得很细致。

生2:撮(cuō)。

(众生表示反对)应该是zūǒ。

师:看来,有不同意见,有没有cuō的读音呢?
生3:有的,这个字有两个读音,读cuō。

比如撮合,这里读zūǒ。

师:你怎么知道的,课文后的注音是zūǒ呀。

生3:我记得有撮合这个词,后来我查了词典,发现有两个读音。

师:看来,你非常善于学习。

了不起!接着进行。

生4:蓬乱的“蓬”是后鼻音,趿拉的“趿”不能读成“吸”。

师:说得很好,我们一齐读这个词。

生齐读:趿拉。

生4:裹gūǒ,包裹,裹起来;纳闷,纳是鼻音闷是第四声。

师:大家跟他读这个词。

生齐读:纳闷。

生5:踱dūó步,踱和度要区分开来。

生6:摊tān 摆摊摊开双手耸sǒng耸肩,耸立
生7:一塌糊涂,塌是个多音字,第一声和第四声,这里念第四声tà。

师:什么情况下年第一声呢?
生7:倒塌,塌方。

师赞许:预习得真仔细,这么细小的地方也被你看出来了。

生8:鞋,鞋子,皮鞋;啥。

师:从字词的读音来看,大家预习得不错,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些字词。

生齐读。

师:读是一个方面,还得会写。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字的书写容易错,一起来交流。

请上黑板书写,并讲解。

(生板书并讲解)
生1:蓄和畜要注意区分。

生2:棕褐色的褐是被子部,千万不能丢一点。

生3:一撮的“撮”是个生字,右边是个“最”字
生4:蓬乱的蓬是上下结构,走之不能写出了。

生5:趿拉的趿是足字部,因为表示用脚。

生6:裹字是由衣服的衣以及果实的果组合而成,写的时候结构要紧凑。

生7:踱步的踱是足字部。

生8:拖鞋的拖不要写成托。

【教师抓住课文的知识目标,对字词进行有效的编排,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对生字词进行有效,有重点的理解。


师:感谢几位同学的细心讲解,我们一起来描红吧。

生集体描红。

师:文中有你不理解的词语吗?我们一起来探讨。

生1:什么是一撮?
生2:一撮一般表示成丛的毛发。

生3:我不理解什么脚趿拉?
生4:这个我知道,但是说不好,我可以做给大家看。

师示意其上前示范。

生示范。

师:原来就是鞋后跟踩在脚底下走路就叫做趿拉。

生5:有个词叫冷不丁,是不是表示突然的意思呢?
生6:冷不丁就是冷不防,就是表示没有意识到,突然的意思。

生7:什么叫手把手呢?
生8:我查过词典,就是亲自的意思。

师:大家通过自己学习的方式解决了文中的词语,真是了不起。

看来学习就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工具书。

课文中,你有喜欢的句段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1:我喜欢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女孩望着老人,之间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我觉得他写得很生动,很形象,真的感觉是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一样。

生2:我喜欢描写爱因斯坦动作的那一段“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

”我觉得爱因斯坦特别逗,这么老的人了还像小孩一样顽皮。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文,了解全文的大意。

(生自读全文)
【学生初读课文时,往往只满足于读完课文,而只读一遍,是很难把课文读顺的,所以应要求学生将读不准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熟能生巧。


师: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吗?
生1:可以分四段.1-3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讲了小女孩遇到了爱因斯坦
生2:第二部分是4-5自然段,讲两个人再次遇见,小女孩知道那个人是爱因斯坦。

生3:第6自然段是第三部分,米昂了小女孩去爱因斯坦工作室做客,而且帮助他收拾屋子。

生4:7-8自然段是最后一部分,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师;很好,请看屏幕。

(屏幕出示段落的划分和大意。


师:根究课文段落的划分,你能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段落的大意吗?
生1:遇见。

生2:相遇。

师板书;相遇。

生3:第二部分是再遇。

师:的确是再遇,为了和第一段类似,我觉得还可以用相识这个词,因为小女孩知道了爱因斯坦的身份。

生4:第三部分是第三次遇见,相帮吗?
师:我们可以概括为:相处。

生5:最后一段是相帮,是吧?
师:我们概括为相助吧。

师:同学们,从最初的从最初的偶然相遇到互相认识再到两个人友好相处再到后来互相帮助,一个是平凡的小女孩,一位是万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一位是头发灰白的老人,一位是生机勃勃的小姑娘,她们的身份、地位如此悬殊,为什么会成为一对忘年交呢?爱因斯坦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我们下一节课再讨论。

师:课后,请大家练习本课的生字词再读本课,思考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下课!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精炼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教者让学生根据划分的段落,用两个字来概括段落的意思,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