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弄堂的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泽弄堂的食文化
盛泽弄堂的食文化其实并不突出,但我们还是把它列入了研究对象中,因为小吃虽然不是盛泽特产,但它却是以前盛泽人生活的一部分,只可惜随时代的发展,众多快餐店在大街小巷出现,使原本富有传统特色的地方小吃逐渐淡处了人们的视线。
盛泽的糕点小吃,应属盘龙糕最有名,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也走街串巷,寻找它的踪迹。
说实话,现在做盘龙糕的糕点店已经不多了,我们好不容易,才在银行街找到了这么一家,小店并不起眼,但做的,却都是传统的糕点,我们不仅发现了盘龙糕,还找到了梅花糕、海棠糕、赤豆糖粥等等糕点。
久违了的甜香气让大家垂涎欲滴。
店主说,现在来吃盘龙糕的人已经不多了,以前来盛泽的外地游客,还会带几盒回去。
同样是在银行街,根据当地居民的介绍,我们还找到了一家卖咸豆浆的小店,平常大家都喝的是甜豆浆,我们对咸豆浆很是好奇。
这里的咸豆浆里面放了油条、榨菜、豆腐花、虾米等等配料,让咸豆浆增添了鲜味,难得一尝是不错。
我们是上午来到小店的,店里还有其他的顾客,都是来吃早饭的,几乎每桌上都有那么一大碗咸豆浆,加上几碟小糕点,这样中式的早餐,现在还真是难见了。
而在花园街,也有一家专门卖糕点的小店,据我们了解,这家店最有名的是青团子,逢年过节,这边的生意就会特别好,因为盛泽有过节的习惯,家家户户每逢节日,桌上的青团子少不了。
那家小店还有卖酥糖、省切酥、蝴蝶酥、开口笑鸡蛋球等等茶食,特别受盛泽老人们的喜爱。
我们询问了当地的居民,他们说,古时候,都是有人挑着担走街串巷地叫卖小吃,如果楼上居民想吃,那他就会打开窗户,把钱放在一个吊篮里,用绳子系着篮子从窗口放下去,小贩接过篮子,收了钱,会把顾客要的食品放入篮子中,顾客就把篮子拉上去,如果不敢急,顾客还会和小贩说上几句。
这样悠闲的生活,也只有在小巷中才会存在。
我能想象,当时的弄堂里是怎样回荡着小贩的吆喝声,居民开窗关窗那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吱呀”声。
下面是我们组员写的一篇关于她的弄堂小吃的回忆,大家不妨欣赏一下。
盛泽的弄堂是一大特色,盛泽的弄堂小吃也很有特色,也许你有去过盛泽,也许你只是听说过盛泽,假如你想了解,我可以慢慢为你道来。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盛泽人,小时候特喜欢在弄堂里玩耍,读小学时,学校的后门出口便是弄堂,所以每次放学后总喜欢往后门走,因为弄堂出口处有很多小吃,比如臭豆腐,萝卜丝饼等等。
那时候我最喜欢吃臭豆腐,买豆腐的是一位老奶奶,每次给钱后,她就把已经准备好的生臭豆腐放到油锅开始炸,没过几分钟,香喷喷的臭豆腐就出锅了,重要的是,这样还没完事,等把炸好的臭豆腐放入袋中后,她还会撒一些辣椒酱在上面,那味道可棒极了。
香中带臭,辣中微烫,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别太急哦!当然,萝卜丝饼也是很美味的,因为萝卜丝饼等的时间会长一点,所以每次时间充裕点才会去尝一尝。
做萝卜丝饼是有工具的,一个带着长柄的圆柱勺子。
先用浆状的面粉洒满最外层,将整个勺子都覆盖住。
做好模子之后,再慢慢放入油锅中,大概等候10分钟左右,又香又脆有好看的萝卜丝饼就出锅了。
每次吃着萝卜丝饼心情就会特别好,而且又在弄堂里,感觉更是不一般,是不是很向往,不要犹豫了,赶快来尝一尝吧。
对了,还有一样美味忘了介绍了。
每次秋天到来时,糖藕就会开始盛行起来,每次从奶奶家吃完饭,在回家路上时,妈妈都会买一段回家。
糖藕是老奶奶把藕一大清早就煮热放在锅中,只要有人来买,她就会从热腾腾的的锅中拿出客人想要的量放入袋中,再适当加些糖。
因为藕还热着,所以糖加进去后,有的会融化在其中,这样味道就更足,更入味了。
无论如何,左右特色的还数“盘龙糕”了。
它的原名“盘龙心”。
这样的小吃应该是与盛泽弄堂最有感情了,它的起源正是来源于盛泽弄堂,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我们这次实地考察时,终于在银行街找到了它。
盘龙糕是圆形的,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料,主要有红豆沙、蜜枣、猪油、核桃、还有红丝绿丝,不但很美味,色彩也足以引起人的食欲。
它的口感松软,特别是刚出笼的时候,放入嘴里甜而不腻,好像马上就会化掉。
这是我所知道的盛泽的弄堂小吃,
虽然不一定只有盛泽才有,但这些小吃在弄堂里,香味溢满了整个弄堂,也溢满了我的整个童年。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