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ppt课件21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 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 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 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 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 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虞美人》)
这是以水喻愁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 的流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 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构 架中形成了三组对比。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不变的 “外物” 年年到来的“东风”
巨变的 “人事” 不堪回首的“故国”
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 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 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遥望金陵的想象与慨叹。想象中,故国的江 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当年在阑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 当年的神韵风采了。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 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五代
时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 律。投降宋朝后被封为“违命侯”,幽禁在汴 京。他整日以泪洗面,凄凉寂寞,度日如年, 在41岁生日(七月七日晚)时做《虞美人》, 并令歌伎演唱,在词中不假思索的表达他对过 去宫廷生活的怀念,因此触怒宋太宗被赐毒酒 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算是李后主的 绝命词了。当然《虞美人》也是他脍炙人口的 代表作。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物是人 非之痛
已改的“朱颜”
小结: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总结艺术特色
明确 ①诘问(自问):不停地追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
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气势和说服力。
②对比。宇宙永恒有常,昔日九五至尊;人生短暂无常,今日阶下囚。
③设问、比喻、夸张
④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
---自然永恒---景
虚写:往事、故国 、雕栏玉砌、朱颜、春水 ---人生无常---情
这首词,围绕一个“愁”字,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将故国的衰亡与 天地的变化,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反衬的方 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最终 将一个亡国之君的自我悲情酝酿成人类悲情。
前六句词有三组对比,反复对比宇宙永恒不变和人生短暂无常。 请问哪几句写宇宙?哪几句写人生?
宇宙永恒不变
人生短暂无常
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雕栏玉砌应犹在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只是朱颜改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相 承,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 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 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 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 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 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 起伏和忧思难平。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字数多少)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 上)。
复习检查词的相关知识
3、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集中体现,而词牌则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4、就内容和风格而言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是豪放派诗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和力量;以秦观、 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是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感 情婉转缠绵,多写个人遭遇,男女之情。
李煜
李煜
学习目标 1、感受李煜词中亡国之恨,
故国之思 2、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
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3、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
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复习检查词的相关知识
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和乐府一样是配音 乐的。后来它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 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其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它还 被称为“长短句”。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欢乐、尊严、自由、 甚至生存的安全感。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 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
以乐景衬哀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
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 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 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 月圆而逐步破灭。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指导学生诵读《虞美人》,并初步感知 音读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美丽的诗歌 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 粹的眼泪。
理解背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 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 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 《虞美人》)
意读提示:读注释一,总体把握内容 绝命词,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实写。“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 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 么时候才能了结呢?然而,从后主处境设身处地去想,他对人生 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 见。对“春花秋月”的吟咏歌唱,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但论 起悲凉深沉,则莫过于李煜。
李煜的词以他“被俘”作为分水岭,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为一个国君,他的词题材狭窄, 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 绪。词风:绮丽柔靡。
亡国被俘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 转向了写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 词风》:哀怨伤婉,成就很高。
后人评价: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 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 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 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夸张 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