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提升训练(二)__[第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考提升训练(二)__[第二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50分,第Ⅱ卷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❶★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是()
A.着丝粒分裂B.出现纺锤体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DNA复制
图T2-1
❷图T2-1是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中细胞()
A.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含有4条染色单体
C.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❸基因在染色体上可以从下列哪个结论中得出()
A.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中
B.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C.精细胞中既不含等位基因也不含同源染色体
D.有丝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❹下列各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正常男性的体细胞
B.公牛的次级精母细胞
C.公兔的精子
D.公鸡的初级精母细胞
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A.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来自父方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❻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A.28个B.14个
C.7个D.56个
❼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及其上的部分基因如图T2-2所示,乙、丙、丁为甲细胞继续分裂获得的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图T2-2
A.甲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可能相同
B.乙细胞中有3个基因a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丁细胞继续分裂可能产生卵细胞
D.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选用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❽★[2015·浙江温州中学高二期末] 图T2-3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T2-3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A~B段和I~M段
❾某动物减数分裂所产生的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为M个,核DNA分子数为N个,又已知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A.M和N
B.2M和2N
C.2M和4N
D.4M和20N
○10图T2-4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Ⅰ2不携带甲病基因。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5可能携带两种致病基因
D.Ⅰ1与Ⅰ2再生一个患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16
○11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性状,w基因控制白色性状。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
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
○12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13★图T2-5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图甲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图甲中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睾丸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图乙中A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的比例为1∶2∶2
D.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14图T2-6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乙甲丙
图T2-6
A.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极体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的同一器官
C.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必为ABC和abC
D.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6条染色体,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15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
图T2-7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从图中可知()
图T2-7
A.I A基因对i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B.I A基因与I B基因表现为共显性
C.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该对夫妇再生一个O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2
○16已知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者发病时有自残行为。
图T2-8是一个该缺陷症的系谱图。
请问,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哪一个个体()
图T2-8
A.3号B.1号
C.2号D.4号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发病率很低,该病的显性纯合子因病情严重而死于胚胎期,杂合子体态异常,身体矮小,有骨化障碍,但智力正常,隐性纯合子表现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完全显性遗传病,能活到成年的基因型有Aa和aa
B.该病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病,且AA个体病情严重,Aa个体病情较轻
C.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病率都很低
D.若一对基因型为Aa的夫妇同时还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
○18[2015·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期末] 图T2-9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其体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目均为2n,其中A、a、B、b表示染色体,设①②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T2-9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n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n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n
D.①有姐妹染色单体,②③均无姐妹染色单体
○19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20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的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
D.若正、反交的F1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10分)图T2-10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A B C
图T2-10
(1)图A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中有________个四分体。
(2)图B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
(3)图C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
(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DNA数量之比为________。
○22(8分)[2016·浙江富阳高二质检] 图T2-11中1~6 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图中1、3细胞内的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图T2-11
(1)该细胞分裂过程最可能发生在动物体的__________(填部位)中,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中的位置可看出,图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图有____________,该生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最多有________对。
(3)请在坐标系中画出该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分子变化的曲线图。
图T2-12
○23(12分)图T2-13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
Ⅲ4和Ⅲ5为双胞胎,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
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图T2-13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性遗传。
(2)Ⅱ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3)若Ⅱ4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且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若Ⅲ4和Ⅲ5为异卵双胞胎,则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
若Ⅲ4和Ⅲ5为同卵双胞胎,则两者性状差异来自________。
②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如果Ⅲ2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了一个女儿,该女儿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24(8分)图T2-14中甲、乙分别是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X、Y、Ⅱ、Ⅲ、Ⅳ表示不同的染色体,果蝇的红眼(D)和白眼(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D、d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图T2-14
(1)据图判断,乙果蝇最多能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2)若只考虑基因D、d的遗传,图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雄果蝇产生含Y染色体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基因B、b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现将纯合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选择F1中的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2。
①若同时考虑体色与眼色的遗传,则它们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 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
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图T2-15所示。
请回答:
图T2-15
(1)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
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