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中考化学计算题、工业流程、实验题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取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05.2g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

计算:
(1)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把250g稀盐酸加入盛有60g石灰石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88g。

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6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草木灰于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当滴入40g稀盐酸时,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
K CO+2HC1=2KC1+H O+CO↑(假设137.8g。

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2
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

请计算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如图是以
NH NO的工业流程图。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
43
()1写出流程中“其它气体”中含有的两种物质___________。

()2用符号表示:43
NH NO中含有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3写出流程中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___________(填序号)。

()4步骤②的生成物氨气()
NH由分子构成,该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

3
()5步骤③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6根据图2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易溶于水
B 有挥发性
C 受热易分解
()7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8根据如图2计算: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至少是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
0.1%)。

5.过硫酸氢钾复盐(K2SO4·KHSO4·2KHSO5)易分解,易溶于水,可用作漂白剂、NO x、SO2等废气脱除剂。

某研究小组制备过硫酸氢钾复盐的流程如图:
(1)已知H2O2,受热易分解,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在“转化”操作前,需先用冰水冷却双氧水,可能的原因是_____“转”化”过程中,浓硫酸与H2O2,发生反应生成过硫酸(H2SO5),写出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用无水乙醇取代蒸馏水洗涤沉淀,目的是_____和便于干燥,烘干时用红外灯低于40℃,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过硫酸氢钾复盐产率(以产品含氧量表示)随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过程适宜的条件是_____。

6.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

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要求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_。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Fe3+Cu2+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制得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在医药上,氢氧化镁可用来____。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7.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电解水的简单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化学式是
______,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电池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与试管A中的电极相连,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2)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怀中。

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图中标号仪器c的名称_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

②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③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某同学制作了图3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用______,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转化成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

9.CO可用于冶金工业。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

③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原因是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_____。

【参考答案】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1)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15g 100g 100g 205.2g 9.8g ++=﹣
设硫酸钠质量为x ,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222NaOH+CuCl =Cu(OH)+2NaCl 80 98 117 9.8 80=989.8g 989.8g = 1178g 11.7g
x y x
y x y ↓==
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8g
100%53.3%15g
⨯≈;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5g 8g)=18.7g ﹣
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8.7g
100%9.1%205.2g
⨯≈ 答:(1)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53.3%;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1% 【详解】 (1)见答案; (2)见答案。

2.(1)22g ;
(2)解设:60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222CaCO 2HCl CaCl CO H O
1001004450g 60g 50g 4422g
22g
x
x x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分析】
盐酸和石灰质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由于生成气体,会使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详解】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g 60g 288g 22g +-=; (2)见答案。

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40g-235.6g=4.4g ; 设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
2322K CO +2HCl =2KCl +H O +CO 13844200 4.4gx
g
↑ 13820044 4.4gx g
= x =6.9%;
答: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9%。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详解】 见答案。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或 ②或⑤ 在一定条件下氮分子和氢分子分解成氮原子和氢原子,每1个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 AC 【分析】 (1
解析: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4NH (+
或3NO )-
②或⑤ 在一定条件下氮分子和氢分子分解成氮原子和氢原子,每1个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
Δ
322NH +O NO+H O →催化剂
AC 35% 85.7%
【分析】
(1)依据空气的成分和流程图分析; (2)依据NH 4NO 3的构成分析; (3)依据流程图中的反应分析; (4)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5)依据流程图信息,写出步骤③的符号表达式; (6)依据图2信息和选项分析; (7)依据硝酸铵的化学式计算;
(8)依据图2中的含氮量和硝酸铵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详解】
(1)空气中含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它等,分析流程图可知,“其它气体”中含有的两种物质可以是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合理即可),故填: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2)NH 4NO 3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则NH 4NO 3中含有的离子符号NH 4+、NO 3-,故填:NH 4+(或NO 3-);
(3)分析流程图中的反应可知,反应②为N 2+3H 2
一定条件
2NH 3,反应⑤NH 3+HNO 3=
NH 4NO 3,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②或⑤;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则步骤②反应的实质为:在一定条件下氮分子和氢子分解成氮原子和氢原子,每1个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故填:一定条件下氮分子和氢分子分解成氮原子和氢原子,每1个氮原子与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氨气分子;
(5)分析流程图可知,步骤③的符号表达式为:NH 3+O 2
催化剂
加热NO+H 2O ,故填:NH 3+O 2催化剂加热
NO+H 2O ;
(6)分析图2信息可知,硝酸铵保存的注意事项防潮防晒,隔绝热源,说明硝酸铵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而挥发性是液体物质具备的性质,则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AC ,故填:AC ;
(7)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2
80
⨯×100%=35%;故填:35%; (8)图2中的含氮量为≥30%,硝酸铵氮元素质量分数为35%,则该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至少为
30%
35%
×100%≈85.7%,故填:85.7%。

5.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洗掉晶体表面杂质 产品在40℃以上易分解 0℃、pH=2左右 【详解】
(1)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与H2O
解析:22222H O 2H O O =+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2422252H H O H H O SO SO +=+ 洗
掉晶体表面杂质 产品在40℃以上易分解 0℃、pH=2左右 【详解】
(1)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222
2H O 2H O O =+↑; (2)浓硫酸与H 2O 2溶液混合时,大量放热,温度高,H 2O 2易分解,故在“转化”中,用冰水冷却双氧水;浓硫酸与H 2O 2反应,部分转化为过硫酸H 2SO 5和水,反应为:
2422252H H O H H O SO SO +=+;故②答案为: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3)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可以洗除晶体表面的杂质,同时乙醇易挥发,便于晶体干燥;过硫酸氢钾复盐(K 2SO 4•KHSO 4•2KHSO 5)易分解,则烘干产品时,用红外灯低于40℃烘干,可能的原因是产品在40℃以上易分解;故答案为:洗掉晶体表面杂质、产品在40℃以上易分解;
(4)根据图示,0℃、pH=2左右时,过硫酸氢钾复盐产率(以产品含量氧表示)最大,故此条件为最适宜条件;故答案为:0℃、pH=2左右。

6.过滤 引流 H+ (合理即可) 6.7≤pH <9.1 Fe(OH)3、Cu(OH)2 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 【详解】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
解析:过滤 引流 H + 22MgO+2HCl=MgCl +H O (合理即可) 6.7≤pH <9.1 Fe(OH)3、Cu(OH)2 ()()2222MgCl +Ca OH =Mg OH +CaCl ↓ 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 【详解】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这两者用到的操作是过滤;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由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 3+、Cu 2+、Mg 2+和H +;步骤①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6HCl=2FeCl 3+3H 2O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 2+H 2O ;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HCl=MgCl 2+H2O 。

(3)步骤②加入熟石灰目的是将铁离子、铜离子转化为沉淀,镁离子保留在滤液中,所以,调节溶液的pH 范围为6. 7~9.1,铁离子、铜离子全部沉淀出来,而Mg 2+仍然留在溶液中,固体C 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 Cu(OH)2、Fe(OH)3 ;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Ca(OH)2 = CaCl 2+Mg(OH)2↓。

氢氧化镁为难溶性的碱,可以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点睛】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7.2Δ
2Cu+O 2CuO 由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
(1)图B 中,薄铜片受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Δ
2Cu+O 2CuO 。

(2)趁热将图B 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 所示的装置中,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观察簿铜片的颜色变化是由黑色变成红色;振集气瓶,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2H 2O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负极 氢元素和氧元素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漏斗
玻璃棒 引流 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 吸附性 肥皂水 煮沸 【详解】
(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图1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 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 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试管B 中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推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①装置图中标号仪器c 的名称是漏斗,过滤时必须用到玻璃棒,图中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②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③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某同学制作了图3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性;我们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9.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 黑色固体变红 2Δ
CO+CuO
Cu+CO 防止
铜在高温下被氧化 2232CO +Ca(OH)CaCO +H O ↓=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
①CO 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 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将装置内空气排尽,防止发生爆炸; ③实验中图A 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
氧化碳,故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 Cu+CO ; 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原因是防止铜在高温下被氧化; B 中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2CO +Ca(OH)CaCO +H O ↓=;
④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