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茼蒿栽培技术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技术-茼蒿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质量和野生蔬菜的需求也来越多,目前蔬菜品种也更加丰富,茼蒿作为一种新生蔬菜备受广大群众喜欢,成为了广大群众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
茼蒿需求量加大。
然而,目前许多农户还没有掌握茼蒿的栽培技术,现将茼蒿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土壤整理
地块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
播种前先施基肥,每亩施复合肥50-60千克,或者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
也可以每亩施尿素15千克,加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5-10千克,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2、做畦
做畦时,一般要求畦宽1.5-1.8米左右,长度可以根据大棚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用耙将土整细,耙平。
然后即可以播种。
3、浸种催芽
茼蒿种子在植物学上称为瘦果,有棱角。
播种前的3-4天进行催芽,将种子放入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再淘洗晾干,置于25℃的条件下催芽,每天要淘洗一次,种子3-4天后萌芽即可以播种。
4、播种
由于茼蒿的植株小,生长期短,可以与其他的蔬菜间套作。
生产上采用直播、撒播、条播均可。
撒播一般每亩的用种量为3-4千克。
条播每亩的用种量1.5-2千克,比较节约用种量。
条播时行距控制在10厘米左右即可。
如间苗移栽,种子可以撒的密一些,不移栽要稀播,以免浪费时间和种子,播种完成后要在种子上覆盖一层1厘米厚的土,用平耙耙平,然后要浇一次透水。
以后冬天隔10天浇水一次,夏天隔7天浇水一次。
5、间苗
茼蒿在播后一周左右即可以出苗,在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应该进行间苗,间苗时注意不能使用镰刀,直接用手间苗,将密度大的幼苗拔起,留下的幼苗株行距保持在4-6厘米左右,注意不能太稀,否则会影响产量。
6、移栽
实践证明,移栽是栽培茼蒿的好方法。
移栽苗比直播苗长得快,植株大,大概20-25天左右就能采收。
移栽时要用镰刀起苗,放入准备好的盆里。
然后移栽到整好的地里,株行距为4-6厘米左右,移栽以后要浇一次透水,移栽后的20天施一次氮肥。
7、水分管理
冬春由于气温较低,出苗以后应该适当的控制浇水,以防猝倒病和霜霉病发生。
要根据苗情浇水,一般7-8天浇水一次。
8、追肥
一般当苗长到10-12厘米左右时需要追肥一次。
以后每采收一次追一次肥。
追肥一般采用随水追肥,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进水口,和水一起直接灌溉,肥料不可以直接撒地里,以免烧伤茼蒿叶子。
生长期间,随水追1-2次速效氮肥,每次每亩用尿素15-20千克。
9、病虫害防治
茼蒿易发生炭疽病和霜霉病,如果发生时,可用72%的普立克1000倍液喷雾防治。
如果有蚜虫发生时,要喷施10%的吡虫啉1200-1500倍液防治。
10、采收
当茼蒿的株高达20厘米左右,具有12-13片真叶时开始收割,收割不宜太晚,以免影响品质。
收获时可以用刀在茎的基部留2-3片叶割下,然后摘去黄叶,将茼蒿扎成小把出售。
一般20-25天可以收获一次,每茬可收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