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况是( B )
A.下降运动
B.上升运动
C.向低纬运动
D.东西向运动
【解析】由材料可知,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不适
宜其生长,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叶化石,说明了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海拔很低,后
来由于地壳上升运动,海拔升高,才演化成如今的高原气候。
(2)由棕榈叶化石的发现可推知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D )
C.沉积岩越来越古老
D.生物复杂度在增加
【解析】图中箭头方向从古生代到新生代,这反映了从古到今的地质年代顺序,古
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都属于显生宙,冥古宙是比显生宙更古老的地质年代,B项错
误;沉积岩的成岩规律是形成时间越早越古老,因此沿着图中箭头方向沉积岩越来
越新,C项错误;从图中演化顺序可以看出,最先出现的是鱼类,然后依次出现了两
6.知识点3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A )
A.现代海陆轮廓形成
B.劳亚古陆形成
C.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D.是重要成矿期
【解析】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现代海陆轮廓形成发生在新生代,A正
确;劳亚古陆形成发生在古生代,B错误;重要的造煤时期为古生代和中生代,C错
误;重要成矿期为太古代和元古代,D错误。
8.知识点2、3图1中与“南京花”所处地质时期对应的地层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南京花”化石出现在1.74亿年前的侏罗纪地层中,侏罗纪为中生代中期,恐
龙在中生代中期繁盛,末期灭绝,①地层含有恐龙化石,A正确,B、C、D错误。
B 综合练 选考通关
读下列古生物化石图,完成9—10题。
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析规律】由海洋到陆地,再由地面到空中),生
物种类越来越多,即生物复杂度在增加,A项错误、D项正确。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方法 依据地层和化石推测地质年代及地理
例6 (2024·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 剖面图(下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地质时期该地的地表繁盛物种。据此完成 (1)—(2)题。
B.三叶虫 D.原始鲸鱼
4.知识点3晚古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由此可以推断该时期( D )
A.爬行动物盛行
B.陆地缩小
C.裸子植物繁盛
D.沼泽发育
【解析】晚古生代气候湿润,沼泽发育,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沼泽森林,
大量植物遗体在沼泽中沉积、炭化,经过复杂地质过程形成煤炭,D正确;爬行动
物盛行与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A、C错误;晚古生代是主要成煤期无法推出该时
期陆地缩小,B错误。
[科研情境·“活化石”大熊猫](2024·江苏南京高一期末)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 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见下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 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与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 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繁衍到 了今天。据此完成5—6题。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选项
分析
A 从生物多样性来看,奥陶纪比寒武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侏罗纪是大型爬行类动物——恐龙繁盛的时 B 代,并非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时期,其地表温度较之前有很 C 大上升,故第三次物种大灭绝可能与地表升温有关
D 生物演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形成过程较为复杂
例3-3 [科研情境·“辽宁古果”化石] (2024·辽宁锦州高一期末)“辽宁古果”化石 (如下图)是在辽宁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 被子植物化石。该化石的发现证明辽西一带是包 括花朵在内的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45 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唯一有确切证据的、 全球最早的花。据此完成(1)—(2)题。
建议时间:8分钟
9.知识点2、3下列关于图示四种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①化石出现的时间比②化石早
B.②化石反映的古地理环境为宽广大陆
C.③化石形成于新生代
D.④化石形成时期,森林茂密
【解析】始祖鸟出现在中生代,而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①比②晚,A错。三叶虫
为古生代的海洋无脊椎动物,B错。恐龙在中生代白垩纪灭绝,恐龙化石不可能形成
地层是否在同一地质时期形成 C 同一地区可能有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
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物演化特征,因此含有同一时 D 代典型化石的地层,往往是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的
结论 × × × √
(2)正常情况下,图示地层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D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⑦⑥⑤②
D.⑨④⑦②
(1)“辽宁古果”出现于( C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解析】导图分析·材料解读/知识迁移
分析如下:
C.中生代
D.新生代
(2)在“辽宁古果”存在的年代( D ) A.蕨类植物高度繁盛 C.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解析】导图分析·材料解读/知识迁移 分析如下:
B.是重要的成铁矿期 D.陆地爬行动物盛行
(B )
A.藻类—重要的成煤时期
B.鱼类等脊椎动物—形成劳亚古陆
C.鸟类—劳亚古陆最终解体
D.小型哺乳动物—地壳运动平稳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甲生活的地质年代介于早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前寒武
纪藻类繁盛,是重要的成铁矿时期,在古生代之前,A错误;古生代出现鱼类等脊
椎动物,有可能形成甲化石,该时代劳亚古陆形成,B正确;鸟类出现在中生代,此
洋。故选B。
(2)该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是( C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地层距今约4.4亿年,属于古生代,且鱼类在古生代繁盛,
太古代、元古代鱼类还未出现,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故选C。
(3)该地质年代( A ) A.两栖动物出现 B.鸟类大量灭绝 C.裸子植物繁盛 D.哺乳动物崛起 【解析】古生代两栖动物出现,A正确。鸟类(【拓知识】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 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在中生代才出现,B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繁盛,C错误。 哺乳动物在新生代崛起,D错误。
5.知识点3下列有关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及生物演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中生代 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B.新生代 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兴盛 C.古生代 鱼类与蕨类植物繁盛 D.新生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与蓝绿藻大爆发 【解析】由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800万年,800万年前应属于新 生代。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兴盛,B正确;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时 期为中生代,A错误;鱼类与蕨类植物繁盛期为古生代,C错误;海洋无脊椎动物繁 盛于古生代,蓝绿藻大爆发在元古代,D错误。
结论 × ×
√ ×
练习帮丨学业质量测评
A 基础练 学考测评
建议时间:10分钟 (2024·广东广州高一期中)读某地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知识点2、3图中化石表示的生物与其生活的地质年代对应正确的是( A )
A.恐龙—中生代
B.大型哺乳动物—古生代
C.甲—新生代
D.三叶虫—前寒武纪
A.寒冷干燥
B.寒冷湿润
C.炎热干燥
D.高温湿润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说明棕榈科植物生长需
要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可推知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湿润。
知识点4 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过程梳理
例4-5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 种越多。据此完成(1)—(2)题。
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有颌鱼类的化石,刷
新了有颌脊椎动物出现的最早时间记录。下图为
有颌鱼类复原图。据此完成(1)—(3)题。
(1)有颌鱼类出现的时期,当地地理环境可能是( B )
A.炎热干燥
B.一片汪洋
C.地势高耸
D.森林密布
【解析】鱼类生长于水中,因此有颌鱼类出现的时期,当地地理环境可能是一片汪
【解析】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可确定左侧地层按
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为④③②①,右侧为⑨⑧⑦⑥⑤;结合④和⑧、③和⑦、②和
⑥、①和⑤地层是在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的,可知D对。
知识点3 地球的演化史
例3-2 2022年9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报道,我国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距今
(1)④和⑧地层在同一地质时期沉积形成,其证据是这两个岩层( D )
A.含有相同的化石
B.都由冰川沉积物组成
C.被发现于同一地区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D.含同时代典型化石
选项
分析
A 读图可知,④和⑧地层中动物化石形态差异较大,明显不同
不同地质时期都会出现冰川,仅根据冰川沉积物无法确定④和⑧ B
图1为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图2为发现于南京东郊一处1.74亿年前侏罗纪地层之 中的“南京花”化石图片。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知识点2、3、4根据图中化石推测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B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解析】图1中④地层在最下面,地层最老,其中化石代表的动物三叶虫属于海生无 脊椎动物;③地层居中,地层年龄居中,其中化石代表的动物原始鱼类,属于水生 脊椎动物;①地层在最上面,地层最新,其中化石代表的动物恐龙属于爬行动物。 因此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B正确,A、C、D错误。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过程
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知识点2 地质年代表
例2-1 在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 球历史的“书页”,因此研究地层及化石是认知地 球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北美洲某高原两个 出露岩层的横剖面(未按比例绘制,地层已编号 以供识别),在某些地层中发现了化石。证据表 明,④和⑧、③和⑦、②和⑥地层是在同一地质 时期沉积形成的。读图完成(1)—(2)题。
例3-4 [科研情境·棕榈叶化石]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片距今约2
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右图)。目前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两千多种,主要分布
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据此完
成(1)—(2)题。
(1)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叶化石,说明了自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运动
(1)图示地层( D ) A.记录了46亿年的地球历史 B.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渐晚 C.反映出完整的生物进化史 D.一般存在于沉积岩地层中
【解析】导图分析·题图解读/知识迁移 分析如下:
(2)图中各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正确的是( C )
A.甲层—气候冷干植被稀少
B.乙层—哺乳动物最为繁盛
C.丙层—海洋生物较为繁盛
D.丁层—具有茂密的森林
【解析】导图分析·题图解读/知识迁移
分析如下:
高考帮丨核心素养聚焦
考向 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特征
例7 不熟悉的学术情境(2022·北京卷)下图示意寒 武纪至新近纪【1】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 化。图中( C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1)经历地质年代多、生存相对稳定的种群是( A )
A.鱼类
B.鸟类
C.两栖类
D.哺乳类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鱼类跨越的地质年代最多,从古生代到新生代,且从横
向宽度看,鱼类整体趋势是物种越来越丰富,因此其生存相对稳定。故选A。
(2)图中箭头表示的可能是( D )
A.生物种类趋于减少
B.从显生宙到冥古宙
【解析】恐龙生活在中生代,A正确;大型哺乳动物出现在新生代,B错误;前寒武纪
生物稀少,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D错误;含有甲化石的岩层位于含有三叶虫化石
的岩层和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之间,故甲生活的地质年代不可能为新生代,C错误。
2.知识点2、3图中甲化石表示的生物名称及其所处时期地球的演化特点最可能是
时劳亚古陆面积扩大,C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中后期,此时地壳运动剧
烈,D错误。
[科研情境·水母化石](2024·广东清远高一期末)2023年8月,科学家在加拿大 落基山脉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水母化石(如下图),该水母距今约5.05亿年,是一 种掠食性水母。据此完成3—4题。
3.知识点3该水母可能捕食( B ) A.陆生裸蕨 C.两栖动物 【解析】导图分析·材料解读/知识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