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九)赤壁(河北已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九)赤壁(河北2008年已考)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借赤壁之战中的一支断戟起兴,慨叹前朝人事,暗含岁月流逝及物是人非之感,同时也为后两句的抒怀做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抒发议论感慨。

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从反面落笔,假设周瑜的失败,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需要某种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含蓄蕴藉。

【文学常识】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赤壁》为七言绝句。

【本诗主旨】全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写作手法】1.反问立意。

2.以小见大。

【高效集训】
1.(2016台州中考)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__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__,抒发了__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__。

2.(2016台州中考)“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__火烧赤壁__一事。

诗句意思是:__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__。

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3.(2016原创预测)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__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原创预测)本诗的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__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