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创新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 生 升学 考 试 中的 佼 佼者 的 调查 表 明 ,考 试 名列 前 茅者 均是 那 些 创 新意 识较 强 、善 于归 纳 总结 、勤于 观 察并 能 够 积极 参 与 创 新 实践 的 学 生 ,相 反 ,那 些一 心 读 “ 书 ” 的 中学 生并 不是 死 升 学 考试 的最 大 获益 者 。
WWW. I z sc
◎ 张 玉 玲
( 北 省襄 樊市 第 四 中学 ,湖 北 襄 樊 4 1 2 湖 4 1) 0
中 图 分 类 号 :G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7 —0 9 2 0 O — 一O 6 20 3 9 2( 0 9) 7 2l 6 6 1
摘 要 : 教学 实 践过 程 开 展 对 r 学 生 的创 新 教育 活 动对 于 引 导 中学 生创 新 教 育意 识 、促 进 , 学 生素 质 教育 的 发展 具 有 重 } l f 1 要 意 义 。以创 新 教 育 与传统 教 育 的对 比分 析 ,提 出 了体 验 式创 新 教育 模 式 ,达 到 了教 与学 的 有机 统 一 。 一 关 键 词 :中 学生 创 新 教育 理论 模式
果可 想 而知 。
励 ,不 断 刺 激 中 学 生 的 “ 荣 心 ”成 长 ,促 使 其 必 须 不 断 努 虚 力 ,以 实际 的成 绩换 取 满足 虚荣 心 之后 的成 就 感 。 2 中学 生 创新 教 育 的辨 证法 理论 . 对 于 中学 生而 言 ,钻 研 书本 知识 、应 付升 学考 试 是其 主要 臼 学 习使命 ,因此 将 主 要精 力 投入 课 堂 内学 习是 绝 大 多数 家长 勺 和 学 生 的一 致 观点 。 事 实上 ,课 堂 内 学 习与 课堂 外 的 创新 活 动 , 是 对 立 统一 的 ,两 者 并 不矛 盾 。理 论 来源 于 实践 ,最 终又 回 到 实践 中 去指 导 实践 ,并 使得 理论 得 到 运 用和 升华 。创 新活 动 的 前 提 基 础并 不 是异 想 天 开 ,而是 对 中 学生 课 堂 知识 、 平时 积 累 以及 科学 规 律 的综 合 运 用 。将基 础 知 识运 用 于创 新 活 动 ,亦 即 在 创 新 活动 中 引领 中 学 生去 学 习数 学 、物 理 、化 学 、 生物 等各 种 知识 ,更 能 加 深学 生 对书 本 知识 的 理 解 ,并 能够 提 高其 活学 活 用的 能 力 。创新 教 育 是理 论 与 实践 的 完美 结 合 ,通 过对 每年
一
、
创 新 教 育 与 传 统 教 育 的 比较 分析
创 新教 育 的 出发点 在 于学 生 的发 散性 思 维 ,人 是创 新 活 动 的 主体 ,缺乏 主 观能 动 性和 发 散思 维 的前 提 基础 ,创 意根 本 无 从 产生 ,而传 统教 育 的 根本 出 发点 在 于学 校 必须 以书本 知 识 为 蓝 本 ,在 书 山题 海 中去 感 受 和 学 习各 种 知 识 。从 教 育 方 式 来 看 ,创 新 教育 需要 通 过 启发 和 引导 的 方式 调 动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和 积极 性 ,教 师仅 仅 只 是起 到 辅助 和 铺垫 的 作用 ,与之 不 同 , 传 统教 育 中教 师 的根 本职 能 在 于传 道 、授 业 与解 惑 ,教 育 方式 多 以灌 输 式 、一言 堂 式 为主 ,学 生 作 为知 识 的被 迫 接 受者 ,往 往 缺乏 学 习热 情和 总 结 、概 括 与超 越 的综 合处 理 能 力 。从教 育 内容看 ,创新 教育 是 随 时 、随地 、随人 的 教育 ,对 于教 育 内容 没 有 限 制 , 即任 何 规 律 、现 象 、思 路 等 都 可 以作 为教 育 的 内 容 ,但 传 统教 育 必须 以 具体 的 内容 作 为教 育 的客 体 ,且 通 常 为 有 形的 书 本 、图 画 、作 品或 者 音像 制 品等 。 从教 育 的 内涵 看 , 创 新教 育 将理 论 知识 与 实际 运 用进 行 了 有机 的结 合 ,而传 统教 育 往往 将 教育 环节 终 止 在理 论学 习阶段 ,缺 乏对 理 论 的进 一步 深 入学 习 ,缺 乏后 续 知识 与 应 用环 节 的考 虑 。从 考 核指 标 看 , 创 新教 育 的落 脚点 并 不是 鼓 励学 生 漫 无天 际 的奇 思 妙想 ,而是 需要 学 生 的创 新思 维 能够 最 终转 化 为成 果 、 专利 、 发 明等成 果 形 式 ,且 转 换 成 实 际 的 生 产 力 ,并 得 到 社 会 的 认 可 ;与 此 不 同 ,传 统 教 育 需 要 借 助 于 考 试 和 测 验 的 方 式 来 检 验 教 育 的效 果 ,从 而 可能 会导 致 以 考试 成 绩和 升学 率 为 导 向的 教育 价 值取 向 ,甚 至 可能 会 出现 考试 指 挥棒 引 发 的社 会 问题 。 从教 育 对 象 看 ,在 创 新教 育 中 ,因材 施 教 、有 的放 矢 ,学 生 的 个性 化 需求 能 够得 到 满足 ,个 人 专长 能 够得 到 发挥 ;在 传统 教 育 中则 可能 无 法发 现和 挖 掘教 育 对 象的 差异 性 ,教 育 对 象被 大 众化 对待 , 表 面上 看视 公 平的 “ 大锅 饭 ”教 育 ,事 实 上可 能 埋 没 了学 生 的 兴趣 爱 好 与特 长禀 赋 。从 教 育手 段 看 ,创 新教 育 必 然 以教 师和 学 生 的双 方 交 流 、反馈 与 互 动 而使 得教 与学 的活 动均 能 够卓 有 成效 ,并且 教 育活 动 不仅 仅 局 限于 有形 的 、 固定 的 教室 ,但 传 动教 育 显 然缺 乏反 馈机 制 ,缺 乏互 动 的单 方 面教 与学 ,最终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