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
的效果。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n=36)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36)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短,且再插管、谵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可缩短通气时间,加速病情康复,减
少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多因有毒颗粒或气体进入气道和肺部导致炎性反应,
疾病特点为气流持续受限,由于该病无法根治,长期规范化治疗避免病情急性加
重是治疗关键[1]。

无创通气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治疗手段,有报道指出,在
无创通气中做好护理工作,予以患者有效呼吸支持有助于改善治疗结局[2]。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并实际以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为例开展实验,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
51~76岁,平均(65.14±4.89)岁。

研究组36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
50~79岁,平均(64.97±5.18)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专科护士为患者进行科普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定期清洁病房,维持休息环境舒适整洁,指导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方法,辅
助患者呼吸并清理分泌物。

研究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组建护士长任组长的护理小组,组员由5~6例
专科护士组成,护士长负责制定规范、分配岗位、制定风险防范流程、把控全局
质量。

在护理前,召集组员共同培训学习,结合疾病特点制定护理方案,让护士
更为专业、尽责。

护理方案具体措施:(1)心理疏导:综合评估患者情绪表现、承受能力、理解能力,选择最恰当的方式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如口述、教育手册、视频等,为患者讲解无创通气的必要性与可能产生的不适,强调略微不适是
正常的,消除患者顾虑。

在患者通气时,护士应指导患者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传
递主诉,通过纸笔与他人交流,缓解孤独心理。

(2)病情观察:监测患者体征,包括面色、呼吸、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若有恶性征象及时提醒医生联合处理。

(3)压伤预防:为避免面罩压伤
面部皮肤,应选用适合患者脸型的面罩或鼻罩,于受压部位垫泡沫敷料,确保面
罩连接不漏气且松紧度适宜。

(4)并发症预防:患者咳嗽、饮水、洗漱时可取
下面罩,此时以温水洗脸,按压面部,促进血液循环。

叮嘱患者尽量减少张口呼
吸与吞咽次数,减少腹胀发生,每日进行口腔清理,做好口腔清洁。

定期对病房
及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强化分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1.3研究指标
(1)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2)统计两组再插管、谵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1.0,计数资料(并发症总发生率)以“%”表示,x2检验;
计量资料(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表示,t检验,P<0.05为
差异显著。

2.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例数机械通气时间(h)ICU住院时间(d)研究组3664.24±7.33 5.20±1.15
参照组3678.81±8.05 6.61±1.44
x2-8.030 4.591
P-0.0000.000
2.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再插管、谵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
<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再插管谵妄
呼吸机相关
肺炎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
6
1(2.78%)0(0.00%)0(0.00%)1(2.78%)
参照组
3
6
3(8.33%)2(5.56%)2(5.56%)7
(19.44%)
x2---- 5.063 P----0.024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感染而急性发作,加重气流受限症状,引发呼吸衰竭,
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无创通气减少其呼吸做功,改善通气功能。

应当注意的是,
无创通气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分泌物排出不畅的情况,且长时间通气并发症多,
影响治疗效果,需要开展有效护理以改善治疗结局[3]。

本研究提出应用集束化护
理模式。

该模式建立于循证医学之上,将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基础护理措施加以
集合,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优质的护理服务[4]。

本组结果提示,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短,且再插
管、谵妄、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

这是因为集束
化护理模式首先为患者解释无创通气的原理与注意事项,疏导患者负性情绪的同
时提高其认知,做到主动积极地参与治疗。

其次护士主动陪伴在患者身旁,严密
监测体征并做好并发症预防,减少治疗带来的不适,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
从而缩减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可缩短通气时间,加
速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张燕,徐欣,王利云. 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
通气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0):89-91.
[2]徐亚琴. 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20):3257-3260.
[3]郝俊萍,张秋洁. 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35-38.
[4]任灿. 集束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641-16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