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在运动过程中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B.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不变 D.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
ACD
2. (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
C.如果质点所受合外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D.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一定处在波峰或波谷的叠加处
参考答案:
AB
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车上左右两端分别站着甲、乙两人,他们的质量都是m,开始两个人和车一起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

某一时刻,站在车右端的乙先以相对于地面水平向右的速度v1跳离小车,然后站在车左端的甲以相对于地面水平向左的速度v1跳离小车,两人都离开小车后,小车的速度将是
A.v0 B.2v0
C.大于v0小于2v0 D.大于2v0
参考答案:
D
4. 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B.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D.玻尔原子理论不仅能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且也能解释其它原子光谱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光电效应;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分析】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即可确定光的频率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根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结合一次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而﹣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则质子数增大1,即可求解;
D、玻尔原子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解答】解:A、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故A错误;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
C、U衰变为Rn,质量数减小16,而质子数减小6,经过一次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而﹣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则质子数增大1,因此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故C 正确;
D、玻尔原子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故D错误;
故选:C.
5.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B.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贝格勒尔从含铀矿物中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D.库仑通过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参考答案:
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质量为1kg,初速度为v=10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v方向相反,大小为3N的外力F的作用力,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经3s后撤去外力,则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 m 。

(取g=10)
7.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8. 如图所示是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关系的DIS实验装置图。

(1)在图中①为____________传感器;②为__________传感器。

(2)(单选题)与初状态相比,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量Δp与温度变化量Δt之间的关系是图()
参考答案:
(1)(1分)压强(1分)温度
(2)(3分)( B )
9.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c点.已知c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圆半径的一半,则圆的半径为.参考答案: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已经知道了,但是水平方向的位移要用三角形的知识来求,然后才能求圆的半径.
【解答】解:如图所示
h=R
则Od==R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R+R
竖直位移为:y=h=R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y=gt2
x=v0t
联立解得:R=
故答案为:.
10. 两小孩在冰面上乘坐“碰碰车”相向运动。

A车总质量为50kg,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B车总质量为70kg,以3m/s的速度向左运动;碰撞后,A以1.5m/s的速度向左运动,则B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m/s,方向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
0.5;左
11. (4分)有质量的物体周围存在着引力场。

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有类似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用定义静电场强度的方法来定义引力场的场强。

由此可得,与质量为M的质点相距r
处的引力场场强的表达式为E G=____________(万有引力恒量用G表示)。

参考答案:
答案:
12. 某研究性实验小组为探索航天器球形返回舱穿过大气层时所受空气阻力(风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

如图为测定风力的实验装置图。

其中CD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较大;一质量和电阻均不计的细长裸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小球P,无风时细金属丝竖直,恰与电阻丝在C点接触,OC=H;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与电阻丝相交于某一点(如图中虚线所示,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

(1)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理想电压表两接线柱分别与O点和C点相连,球P的质童为m,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推得风力大小F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为F=_______。

(2)研究小组的同学猜想:风力大小F可能与风速大小v和球半径r这两个因数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下表中风速v的单位为m/s,电压U的单位为V,球半径r的单位为m)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风力大小F与风速大小v和球半径r的关系是_______(比例系数用k表示)。

参考答案:
(1). (2).
【详解】(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受力分析,设金属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平衡条件可得,风力。

金属丝与电阻丝交点与C点间长度为,电阻;由串联分压
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

联立解得:。

(2)由表中数据可得,在球半径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表示数与风速成正式,则风力大小与风速成正比,即与成正比。

由球的体积公式、密度公式和可得,;在风速一定的情况下,球半径
增大到原来的两倍,电压表示数减小为原来的,可得风速一定的条件下,风力与半径的关系为与成正比。

综上,风力大小与风速大小和球半径的关系是。

13. 如图为一压路机的示意图,其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A、B分别为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点.在压路机前进时,A、B两点相对各自轴心的线速度之比vA∶vB =;A、B两点相对各自轴心的角速度之比ωA∶ωB= A、B两点相对各自轴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A∶aB=
参考答案:
1:1; 1:2; 1:2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选修3—5)(5分)如图所示,球1和球2从光滑水平面上的A点一起向右运动,球2运动一段时间与墙壁发生了弹性碰撞,结果两球在B点发生碰撞,碰后两球都处于静止状态。

B点在AO的中点。

(两球都可以看作质点)
求:两球的质量关系
参考答案:
解析:
设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有
m1v1=m2v2
v2=3v1
解得:m1=3m2
15. (8分)请问高压锅的设计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参考答案:
①水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②力的平衡;③压强;④熔点(熔化)。

解析:高压锅是现代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之一,以物理角度看:高压锅从外形到工作过程都包含有许多的物理知识在里面.高压锅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增大锅内的气压,来提高烹饪食物的温度,从而能够比较快的将食物煮熟。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相距11km的A、B两地用两根导线输电,由于受暴风雨影响,在两地之间某处一颗树倒在两根电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事故地点,先在A地两端加12V电压,在B地两端测得电压10V,在B地两端加12V电压后,在A地两端测得电压4V,求故障处距A地多远?
参考答案:
17. 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距离表面h高度处,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后小球落到星球表面,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⑴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2)该星球的质量;
参考答案:
18.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由倾斜轨道AB、水平轨道BC和半圆形轨道CD连接而成的光滑轨道,AB与BC的连接处是半径很小的圆弧,BC与CD相切,圆形轨道CD的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倾斜轨道上距水平面高为h=2.5R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求:
(1)小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vB的大小;
(2)小物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3)试通过计算说明,小物块能否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

参考答案:
(1)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3分)
解得:(3分)
(2)物块从B至C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3分)
解得:(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1分)
(3)设物块能从C点运动到D点,由动能定理得:
(1分)
解得:(1分)
物块做圆周运动,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的最小速度设为vD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解得:(1分)
因,故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