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精神_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具体体现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铁道/2014年/5月/6日/第A02版
特别报道
巴山精神: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具体体现
——路内外专家学者、劳模代表巴山精神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巴山铁路人在实践中培育形成并不断弘扬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内涵的巴山精神,取得了36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好成绩。
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做出批示:巴山精神是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具体体现。
4月9日至10日,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劳模代表走进巴山,深入探讨巴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特色。
今天,本报摘登与会代表的精彩发言,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领会巴山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凝聚起推动铁路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巴山精神是西铁人的传家宝
西安铁路局党委书记江涛
巴山精神起步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形成于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巩固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发展于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是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西安铁路局的传家宝,始终起着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在任何一个岗位,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必须怀有敬畏心和责任感。
“巴山的条件确实苦,但它却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一代代巴山人把这句话牢牢印在心中,把这种朴实的价值融入灵魂,怀着对岗位、对责任、对安全的敬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用汗水和心血创造了36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好成绩,展示了干一行爱一行、把重复而平凡的事情干到最好的人生追求。
这种“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敬畏心和责任感,体现出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正是当下各行各业很多人所需要的。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事业,推进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铸魂育人。
一代代巴山人继承32位筑路烈士的革命传统,以保安全畅通、不给巴山抹黑的执着信念,始终守望着高尚的精神家园。
巴山事迹使人产生共鸣,受到激励和启发,给人以正能量;巴山精神传承36年依然鲜活而历久弥新,让人感受到平和与安宁,油然而生一种崇敬。
教育干部职工弘扬和践行巴山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凝魂聚气、固本强基,是铁路发展进步、企业兴旺发达、职工内心安宁、群众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优良作风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职工群众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坚强后盾。
在巴山,干部无特权、党员不例外、群众不掉队,职工的话有人听、事有人办、建议有人采纳;管理讲民主,处事讲公平,人与人之间真诚可靠,不说大话空话假话;站区、路地关系始终融洽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做到了党群干群关系零距离、不走样。
巴山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活教材。
以巴山为镜,可以正衣冠,扫除行为之垢、作风之弊、心灵之尘。
如果我们的作风都能像巴山人一样扎实过硬,党群干群关系都能像巴山一样融洽和谐,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
巴山精神启示我们,文化建设在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世界、展示铁路形象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面对恶劣环境和艰苦工作,一代代巴山人始终乐观向上,文化创建活动丰富多彩,连续32年举办的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享誉全国,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大山里的奥运会”。
短期发展看机遇,长期发展看文化。
巴山精神来自于一线,很接地气,富有生命力,是十万公里铁路沿线百万铁路职工的缩影,展示了铁路行业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一脉相承。
弘扬巴山精神,凝聚职工队伍,培育先进文化,能够让
人民群众理解铁路,看到铁路人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形成有利于铁路发展的良好氛围。
巴山之行添动力巴山精神照梦想
中央党校中国科社学会研究部副主任谢辉
巴山工务车间干部职工在艰苦的条件下,铸就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内核的巴山精神,对铁路人来说,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越是深入了解巴山精神,越是被巴山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事迹所折服,越是觉得有责任去学习好、弘扬好这种精神。
一是巴山精神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增添动力。
信仰是一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选择和持有。
如今的中国,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在精神和信仰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重拾信仰、重铸精神,需要强大的正能量,需要更多的榜样力量和持续的正面宣传来加油鼓劲。
在这样的形势下,弘扬巴山精神十分重要和必要。
30多年来,巴山工务车间的干部职工无私奉献、持之以恒,在工作中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对我们是一种鞭策,是一份动力。
学习和弘扬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内核的巴山精神,会不断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勇气,督促我们始终把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作为人生永恒的追求,矢志不渝,克难前行。
二是宣传巴山精神要用巴山人的语言讲好巴山故事。
宣传巴山精神,关键是要讲好巴山故事,要把故事讲得让人愿意听、喜欢听。
我们要用质朴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讲出巴山人的特点,讲出巴山人的风格,讲出巴山人的气质。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同和接受巴山精神,让巴山精神在群众中口口相传。
我们越是能够讲出贴近巴山人真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故事,就越能让巴山精神显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越能起到好的传播效果。
只要故事讲得好、讲得精彩,宣传自然就到位了。
三是巴山精神对当今社会是一面镜子。
在学习巴山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和教育。
当今社会,代表着美好的品格的巴山精神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还缺少些什么、需要些什么。
因此,我真心希望巴山精神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也希望在全路、全国能够涌现出更多的类似巴山精神的精神。
让这些精神照耀我们的梦想,让我们前进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
人民日报社理论部部务委员吴臖
到巴山工务车间学习参观,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热衷于追求功利、物质,但巴山铁路人始终坚守在艰苦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实践着人生价值和追求,让我感到十分感动。
结合我的一些思考,谈两点感受。
一是巴山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写照。
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对社会事物是非对错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
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来概括。
巴山铁路人长期安心山区、爱国爱路、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巴山精神让我们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不抽象,一个个巴山铁路人的个体就是它的生动展现。
把孩子栓在床上、把自己拴在桥上的曹美英,巴山婚姻介绍所所长管煜,钢筋混凝土工长解和平,以及以研究生刘玲为代表的新一代巴山铁路人,都充分体现着一种朴实、高尚的价值追求。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体、这样一种精神,巴山铁路人才会把“担心线”养护成“放心线”,创造36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好成绩。
二是巴山精神是铁路工人的伟大创造。
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们党的根基来自人民,国家血脉在人民,力量源泉也在人民。
在巴山,我看到了职工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力量。
巴山铁路人提出,要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创造性的工作和创造性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句名言,他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群众创造的,我们只是把它拿来进行了总结加
工和推广。
”同样,巴山精神也是我们基层一线铁路工人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伟大精神,它值得广泛宣传和推广。
综合上述两点,我感到,巴山精神是厚重的、博大的。
之所以厚重,因为它是从30多年的铁路发展历史中走来的,是铁路一线职工用汗水甚至生命浇筑而成,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巴山精神内涵丰富,确实是一座精神的富矿,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中国铁路总公司、西安铁路局的改革发展,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许许多多一线干部职工的实际行动,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陕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何军
巴山精神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勤劳坚韧的精神、中国工人阶级优秀传统、时代要求和铁路行业特色于一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是“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有机结合的典范。
学习、宣传和弘扬巴山精神,我感到要把握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巴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了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
具体到铁路行业,中国铁路工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卓越的职业素养、奉献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历史上涌现的二七精神、火车头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都是铁路人爱国、奉献、奋斗精神的精彩注解。
这些精神和品格,已经融入中国铁路文化之中。
面向未来,中国工人阶级包括铁路企业职工,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负有主力军的责任,我们需要像巴山精神这样优秀精神的滋养。
二是巴山精神体现了科学、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铁路行业要做到安全优质,不仅需要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还需要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
巴山养路人始终坚持务实创新,巴山工务车间率先在安康工务段实现管理规范化,按标作业是全体职工养成的行为习惯。
他们积极探索“工厂化单元修”“第三方查看分析”等精确修、专业修方法,创造了36年无任何安全事故的好成绩,管内线桥设备养护合格率和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
这种科学、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是各行各业干部职工都应该学习的。
三是巴山精神彰显了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多年来,以解和平、曹美英、王庭虎等为代表的广大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争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自身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
只要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巴山工务车间“党员突击队”就会冲锋在前,巴山党员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知行合一,为职工群众做出了表率。
四是巴山精神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先是生活上关心。
从给远离村镇的站区送粮油肉菜,到积极关心职工婚姻家庭难题,职工的意见有人听、难事有人管。
其次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单调的工作,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建起小菜园、小养殖基地,举办巴山运动会等,充分利用各种有益的活动平台陶冶职工情操。
再次是搭建发展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以心换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批批职工迈进了先进行列,形成了促人上进、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浓厚氛围,堪称职工成长的摇篮。
选择巴山青春无悔
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助理工程师刘玲
2012年8月,我从山东烟台孤身一人来到大巴山腹地,成为巴山工务车间的一员。
两年来,巴山精神让我感动,也鼓舞我、激励我、引导我,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准人生的坐标和奋斗的方向。
在入路岗前培训中,通过观看巴山精神专题片、参观巴山精神展室、瞻仰烈士陵园,我得知一代代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铁路前辈在这里坚守和牺牲,感受到他们创业与守业的艰辛和不易、他们的坚持和理想,我因感动而落泪、因鼓舞而欢畅。
在和工友一起生活、工作的日子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巴山人自己动手、安心山区、科学养路的坚韧刚强,还真切体验到了巴山人的淳朴善良和家庭般的关怀、温暖。
比如,我饮食习惯清淡,可巴山人爱麻辣,因此我每次吃饭只吃很少的菜。
车间夏书记和魏主任知道后,就叮嘱食堂厨师炒菜时尽可能有一道菜不放辣椒。
对此,工友没有一个反对的,他们只是改成往自己碗里放辣椒酱。
记得有一次,我和师傅到淇水隧道熟悉设备时,看到工友仅在隧道一侧设置了排水沟,隧道另一侧的渗水因不能及时排出而漫上道床,导致翻浆冒泥、病害频发。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主动去现场调查和勘测,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研制出隧道渗水导流器,有效解决了单侧沟隧道边墙渗水问题。
安康工务段段领导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重视,多次表扬我、鼓励我,并在巴山工务车间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刘玲工作室”,并安排我带领60余名大学生,一道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点设计整治方案,为我们发挥专长、展现自我提供平台。
工作室成立后,我和伙伴们上山下河、走线路、测数据、选方案、做设计,在1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完成设计方案100余项,通过段评审70项,其中8项被采纳实施,30项纳入施工计划,其中优秀方案的设计者还受到了铁路局和安康工务段的表彰和奖励。
去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和各级领导先后来到巴山参观调研。
1月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专程到安康工务段看望慰问我们,与我们座谈、合影。
每次想到组织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就觉得自己作为新一代巴山铁路人,既感到非常幸运、非常自豪,又觉得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
我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强烈的责任感去干好工作,把我的知识和青春年华贡献给铁路,以实际行动传承好、弘扬好巴山精神和新时期铁路精神,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我们巴山铁路人,让巴山精神和新时期铁路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岗位学习巴山精神
西安铁路局新丰镇机务段电力机车乘务员徐西平
我是新丰镇机务段的一名电力机车司机。
今年年初,我有幸获得了“巴山魂·西铁人——西安铁路局十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我明白自己的责任,就是确保列车趟趟安全,任何荣誉的光环都无法替代岗位的职责,任何光鲜的理由都无法成为懈怠的借口,想要行车无事故,必须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执行标准化作业,必须始终用巴山精神激励、鞭策自己,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2013年,西安局开展了“弘扬巴山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主题教育活动,段党委组织我们去巴山学习。
在现场参观后,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特别是站在黑水河钢梁桥上,我脑子里就想起了曹美英为了干工作,把自己拴在桥上,把孩子绑在床上的情景;在烈士陵园,想到为了修通襄渝铁路,很多只有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来到这里开山辟路,有的已经永远长眠在巴山脚下。
我对巴山铁路人默默无闻、确保安全畅通的先进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这几年,西安局始终坚持宣传、推广巴山先进经验,坚持铸魂育人,引导职工岗位学巴山,弘扬巴山精神。
以前我觉得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但在学习了巴山精神后,我觉得,不光要干好本职工作、按标作业、尽职尽责,为铁路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还要带动周围的职工群众,共同把执行标准化作业作为一种自觉行为,真正做到“我的安全我做主”,为运输安全畅通保驾护航。
我段借鉴巴山先进经验,专门成立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由我带领大家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攻关,为工友排忧解难。
我们还开辟了专栏,为青工介绍机车操作经验,交流工作心得。
现在,岗位学巴山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自发行动。
有个青工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去巴山参观学习后,我才深深感受到什么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才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韩振亚是我们段安全科的助理工程师,去巴山学习后,他毅然放弃了段机关工作,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一线车间去工作锻炼。
还有巴山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对我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如今,车间干部与我们同劳动、同吃饭,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学巴山,既要领会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内核的巴山精神的内涵,更要岗位学巴山,把巴山精神变成自觉行动。
我将以一名电力机车司机平稳操纵的优异成绩,为铁路建设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习巴山精神当好新时期火车头
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组司机长刘钰峰
巴山精神研讨会为“毛泽东号”机车组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光荣历史。
“毛泽东号”机车诞生于1946年10月30日,经过27个昼夜抢修的1-304号机车被命名为“毛泽东号”机车。
在半个多世纪的征程中,“毛泽东号”机车组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经4次换型,使用了5台机车。
无论车型怎么变化,任务怎么变化,“毛泽东号”机车组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坚持确保运输安全是第一位的精神。
在68年的征程中,“毛泽东号”机车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十二任司机长和164名机车乘务员,在长期的运输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以“责任心+责任制+基本功=安全”为核心内容的安全生产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报效祖国、忠于职守、艰苦奋斗、永当先锋”的“毛泽东号”精神。
几天来,我深深感受到巴山精神的魅力。
36个年头,1万多个日日夜夜,在山重水复的大巴山腹地,一代代巴山铁路人视安全为命根子,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地筑起了一座安全钢铁长城,使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内核的巴山精神享誉路内外,成为一面引领铁路改革发展的旗帜。
“毛泽东号”机车组有这样一句话:横向比你我,纵向学别人。
巴山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巴山铁路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学习巴山精神及巴山铁路人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要学习巴山铁路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那巴山筑路英烈的烈士陵园,那一颗颗坚实道钉,让我感动;二是要学习巴山铁路人科学务实、自信自强的品格,当我听到这里36年无任何安全事故,这让我敬畏;三是要学习巴山铁路人艰苦奋斗、奉献铁路的精神,一代代巴山铁路人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到现在,这让我敬重。
我觉得,巴山精神就是一本书,一本满载荣耀、传承励志的书,它源源不断地给我们铁路人输送着养分;在我心中,巴山精神如同一面鼓,一面引人向前、催人奋进的战鼓,它声声不息地振奋我们铁路职工的精气神。
我和“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一定要把学习巴山精神和新时期铁路精神结合起来,一定要始终以实际行动弘扬“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坚持开好安全车、平稳车,让旅客满意、让货主满意,当好新时期铁路运输的火车头,为铁路的改革创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