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民居特点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不吉 。从汉代 以来 ,徽 州就流传着 “商 家 门不 的徽 州民居 为例 ,民居一层 和二层 的高度 比为 2:1,这
收 稿 日期 :2018-06—24 基金项 目: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 目(SK2017A0815) 作 者 简 介 :何 佳 佳 (1985一),女 ,安 徽 桐 城 人 ,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
何 佳 佳 .周 瀚 醇 :徽 州传 统 民居 特 点研 究
·75 ·
是 因为人们主要在一楼活动。即便如此 ,这一时期的徽 州 民居仍然保 留了古越人巢居 的痕迹 .厅 堂开 敞且与天 井相连[ 。
徽州传统 民居平 面方整 ,中轴对 称。整个 民居 的空 间序 列为 :入 口一大 门一 天井一厅 堂 (两 侧 为厢房 )一 后天井一二进厅堂 ,民居 内部 呈矩形 延伸 。三合 院 、四 合院是徽州传统 民居最 常见 的形式 ,若三合 院 、四合 院 不能满足居住需求 ,徽州人还会采 取两两结合 的方 式 来修建 民居 (如 两个三合 院结合 、两个 四合 院结合 ,或 者一个三合 院和一个 四合 院结合 )。徽州传统 民居厅 堂 较宽 敞,厢房较狭 窄 ,各个房 间借助回廊相连 。民居 的 平 面布局 主要 有 四种 :第 一种是 “凹”形 ,即三合 院 ,为 三 问一进楼房 ,这是徽 州传统 民居 中最简单 、最经济 的 形式 ,被 广泛采用 ;第二 种是 “回”形 ,即四合 院 。为三 问两进楼 房 ,较 富有的人家修建 民居多采用 这种形式 ; 第 三种 是“H”形 ,即两个三合 院相背组合 ,为三 间二进 楼房 ,前后各有一个 天井 。中间两个厅堂合用 一个 屋 脊 ,这种形 式俗称 “一 脊翻两 堂”;第 四种是 “日”形 ,由 两个 四合 院组 合而成 ,为三问三进楼房 ,有上 、中、下三 个厅堂 和两个 天井。这种组合 可以继 续延伸 ,形成 四进 堂 、五进堂 等 .由于每进 一堂便 升高 一级 ,这种建 筑形 式俗称 “步步高升”[4] 。
者拟从 选址 、布局 、造 型 、色彩 等 四个 方面来 分析徽 州 门的样子但其 实没 门)、样 门(从不使用 的门)等 ”。徽
传统 民居 的特点 。
州 人 比较 重视理水 ,在为 民居选址 时先要观察 风水 ,相
一 、 选 址 注 重 显 山露 水
明代 戏曲家汤显祖作诗云 :“欲识 金银 气 ,多从黄 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 到徽 州 ”这几句诗一方 面反映 f}I徽 州的富庶 ,另一方面也反 映出徽 州的风景之美 。古 代 徽州人聚族而居 ,在 为民居选 址时注重风水 ,追 求 民 居 结构的完整 。徽州传 统民居一般建于风景 秀丽的地 厅 。在修建 民居 时 ,徽 州人追求显 山露水 的效 果 ,很多 民居与周 围的 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总体来 看 ,徽 州人在修建 民居时对大环境有 所选 择 ,对小环 境主动退让 。徽州人这 种“显 山露水 ”“择地 而 居”的建筑 理念 ,不 仅是 “天 人合一 ”观念 的体 现 ,而 且也 是躲避 凶灾这一愿望 的体 现。
二 、布局讲 求 中轴对称
求住宅 与周 围环境 的和谐 。关 于建 筑 ,徽州人有 “左 青
相对于宫殿 、寺庙 、府 邸等建 筑形式 。中 国传统 民 宜 南 向 ,征 家 门不宜北 向”的说 法 。其依据 如下 :商属
居更加亲 山亲水 ,具有 “因地制宜 ”“天人合一 ”等特 金 ,南方属火 ,火克金 ;征 家即兵 家 ,兵属火 ,北方属水 ,
点。 梁思成 先生说 :“建筑 之始 ,产生 于实际需要 ,受 水 克火 。明清时徽商盛极 一时 ,徽 派建筑也为很多人所
虎)、前边 有宅池 (朱雀 )、后边有 丘陵(玄武 )。徽 州人在 主要是为 了使 民居 适应当地 的 自然 环境 。徽州地 多
修 建 民居时 比较注重大 门的朝向 。在一般情况 下 ,大 门 雨 ,徽 州传统 民居基 本上都 是楼 房 ,即使 只有 一层 ,也
位于 民居 的中轴线上 ,但 门不朝南 ,因为徽州人认 为南 会架设木地 板并预 留通气层 ,以便通风排 湿。以清朝时
第 35卷 第 10期
Vo1.35 N O.1()
新 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2018年 l0月
0ct.20l8
徽州传统 民居特点研 究
何 佳 佳 ,周 瀚 醇
(安徽 工商职业 学院 会计 学院 ,安徽 合 肥 231131)
摘 要 :徽 州 民居 是 中 国传 统 民居 的代 表 ,它有 着悠 久 的历 史 。徽 州传 统 民居 选 址注 重显 山露 水 ,布 局讲 求 中轴对 称 ,造
型 古 朴精 致 ,色彩素 淡 清雅 。今 天 ,徽 州人 对 传 统 民居进 行 了改造 ,使 民居 变得 更加 宜居 了。
关 键词 :微 州 民居 ;显 山露 水 ;中轴 对称 ;天 井 ;马 头墙
中图 分 类号 : FU一026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2095—7726(2018)10—0074—03
在我 国的传 统文化 中 ,风水学是一 门十分 玄妙 的 学 问。古人相信 ,住 宅风水 的好坏直接关 乎家族 的命 运 。徽 州人 在修建 民居 时都会认 真研究山脉 的走势 ,追
地 度势 ,在修建 民居 的过程 中比较注意利用 地表水建 立 灌排系统 ,注重修建水塘 、水 池 。位于安徽 省黄 山市 黟县北部 的宏村是 一个 奇特的牛形古村 落 ,村落 内保 存 了大量 的古 民居 。该村 北枕雷 岗 ,j三面环水 ,南屏吉 阳山 ,地理 位置 优越 ,选 址 符合 风水 学 中“负阴 抱 阳” “背 山面水 ”等理念 。
制于 自然物理 ,非着意创 制形 式 ,更无所谓派别 。其 结 了解 。为 了规避不 利因素 ,徽州人在修建 民居 时设计 了
构之系统及形 式之派别 ,乃其材料 环境所形 成 。”Ill徽 形形色色 的门 ,其 中 比较 典型的有偏 门(偏离 民居 中轴
州 民居作为 中国传 统民居的代表 ,以精美细致 著称 。笔 线 的门)、斜 门(与所在墙面有一定 夹角的 f1)、假 门 (有
徽州地 区的土 著是古 越人 ,他们 的居 住方式 是巢
龙 右 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 ”的说法 。在徽州人看来 ,最为 居 。学者们在对徽州古 民居 进行研究后发现 ,徽州 人将
理 想的宅基地应 当左边有 流水 (青龙 )、右边有长 道 (白 民居设 计成干 栏式木 楼 与北 方 四合 院相 结合 的式样 ,
收 稿 日期 :2018-06—24 基金项 目:2017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 目(SK2017A0815) 作 者 简 介 :何 佳 佳 (1985一),女 ,安 徽 桐 城 人 ,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
何 佳 佳 .周 瀚 醇 :徽 州传 统 民居 特 点研 究
·75 ·
是 因为人们主要在一楼活动。即便如此 ,这一时期的徽 州 民居仍然保 留了古越人巢居 的痕迹 .厅 堂开 敞且与天 井相连[ 。
徽州传统 民居平 面方整 ,中轴对 称。整个 民居 的空 间序 列为 :入 口一大 门一 天井一厅 堂 (两 侧 为厢房 )一 后天井一二进厅堂 ,民居 内部 呈矩形 延伸 。三合 院 、四 合院是徽州传统 民居最 常见 的形式 ,若三合 院 、四合 院 不能满足居住需求 ,徽州人还会采 取两两结合 的方 式 来修建 民居 (如 两个三合 院结合 、两个 四合 院结合 ,或 者一个三合 院和一个 四合 院结合 )。徽州传统 民居厅 堂 较宽 敞,厢房较狭 窄 ,各个房 间借助回廊相连 。民居 的 平 面布局 主要 有 四种 :第 一种是 “凹”形 ,即三合 院 ,为 三 问一进楼房 ,这是徽 州传统 民居 中最简单 、最经济 的 形式 ,被 广泛采用 ;第二 种是 “回”形 ,即四合 院 。为三 问两进楼 房 ,较 富有的人家修建 民居多采用 这种形式 ; 第 三种 是“H”形 ,即两个三合 院相背组合 ,为三 间二进 楼房 ,前后各有一个 天井 。中间两个厅堂合用 一个 屋 脊 ,这种形 式俗称 “一 脊翻两 堂”;第 四种是 “日”形 ,由 两个 四合 院组 合而成 ,为三问三进楼房 ,有上 、中、下三 个厅堂 和两个 天井。这种组合 可以继 续延伸 ,形成 四进 堂 、五进堂 等 .由于每进 一堂便 升高 一级 ,这种建 筑形 式俗称 “步步高升”[4] 。
者拟从 选址 、布局 、造 型 、色彩 等 四个 方面来 分析徽 州 门的样子但其 实没 门)、样 门(从不使用 的门)等 ”。徽
传统 民居 的特点 。
州 人 比较 重视理水 ,在为 民居选址 时先要观察 风水 ,相
一 、 选 址 注 重 显 山露 水
明代 戏曲家汤显祖作诗云 :“欲识 金银 气 ,多从黄 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 到徽 州 ”这几句诗一方 面反映 f}I徽 州的富庶 ,另一方面也反 映出徽 州的风景之美 。古 代 徽州人聚族而居 ,在 为民居选 址时注重风水 ,追 求 民 居 结构的完整 。徽州传 统民居一般建于风景 秀丽的地 厅 。在修建 民居 时 ,徽 州人追求显 山露水 的效 果 ,很多 民居与周 围的 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总体来 看 ,徽 州人在修建 民居时对大环境有 所选 择 ,对小环 境主动退让 。徽州人这 种“显 山露水 ”“择地 而 居”的建筑 理念 ,不 仅是 “天 人合一 ”观念 的体 现 ,而 且也 是躲避 凶灾这一愿望 的体 现。
二 、布局讲 求 中轴对称
求住宅 与周 围环境 的和谐 。关 于建 筑 ,徽州人有 “左 青
相对于宫殿 、寺庙 、府 邸等建 筑形式 。中 国传统 民 宜 南 向 ,征 家 门不宜北 向”的说 法 。其依据 如下 :商属
居更加亲 山亲水 ,具有 “因地制宜 ”“天人合一 ”等特 金 ,南方属火 ,火克金 ;征 家即兵 家 ,兵属火 ,北方属水 ,
点。 梁思成 先生说 :“建筑 之始 ,产生 于实际需要 ,受 水 克火 。明清时徽商盛极 一时 ,徽 派建筑也为很多人所
虎)、前边 有宅池 (朱雀 )、后边有 丘陵(玄武 )。徽 州人在 主要是为 了使 民居 适应当地 的 自然 环境 。徽州地 多
修 建 民居时 比较注重大 门的朝向 。在一般情况 下 ,大 门 雨 ,徽 州传统 民居基 本上都 是楼 房 ,即使 只有 一层 ,也
位于 民居 的中轴线上 ,但 门不朝南 ,因为徽州人认 为南 会架设木地 板并预 留通气层 ,以便通风排 湿。以清朝时
第 35卷 第 10期
Vo1.35 N O.1()
新 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2018年 l0月
0ct.20l8
徽州传统 民居特点研 究
何 佳 佳 ,周 瀚 醇
(安徽 工商职业 学院 会计 学院 ,安徽 合 肥 231131)
摘 要 :徽 州 民居 是 中 国传 统 民居 的代 表 ,它有 着悠 久 的历 史 。徽 州传 统 民居 选 址注 重显 山露 水 ,布 局讲 求 中轴对 称 ,造
型 古 朴精 致 ,色彩素 淡 清雅 。今 天 ,徽 州人 对 传 统 民居进 行 了改造 ,使 民居 变得 更加 宜居 了。
关 键词 :微 州 民居 ;显 山露 水 ;中轴 对称 ;天 井 ;马 头墙
中图 分 类号 : FU一026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2095—7726(2018)10—0074—03
在我 国的传 统文化 中 ,风水学是一 门十分 玄妙 的 学 问。古人相信 ,住 宅风水 的好坏直接关 乎家族 的命 运 。徽 州人 在修建 民居 时都会认 真研究山脉 的走势 ,追
地 度势 ,在修建 民居 的过程 中比较注意利用 地表水建 立 灌排系统 ,注重修建水塘 、水 池 。位于安徽 省黄 山市 黟县北部 的宏村是 一个 奇特的牛形古村 落 ,村落 内保 存 了大量 的古 民居 。该村 北枕雷 岗 ,j三面环水 ,南屏吉 阳山 ,地理 位置 优越 ,选 址 符合 风水 学 中“负阴 抱 阳” “背 山面水 ”等理念 。
制于 自然物理 ,非着意创 制形 式 ,更无所谓派别 。其 结 了解 。为 了规避不 利因素 ,徽州人在修建 民居 时设计 了
构之系统及形 式之派别 ,乃其材料 环境所形 成 。”Ill徽 形形色色 的门 ,其 中 比较 典型的有偏 门(偏离 民居 中轴
州 民居作为 中国传 统民居的代表 ,以精美细致 著称 。笔 线 的门)、斜 门(与所在墙面有一定 夹角的 f1)、假 门 (有
徽州地 区的土 著是古 越人 ,他们 的居 住方式 是巢
龙 右 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 ”的说法 。在徽州人看来 ,最为 居 。学者们在对徽州古 民居 进行研究后发现 ,徽州 人将
理 想的宅基地应 当左边有 流水 (青龙 )、右边有长 道 (白 民居设 计成干 栏式木 楼 与北 方 四合 院相 结合 的式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