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③结构内的液体是原尿
C.①结构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在②处重吸收
【答案】A
【解析】
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
分析:
图中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结合尿的形成分析作答。
解答:
A、图中①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A正确。
B、图中③为膀胱,肾脏形成尿液后,肾盂把所有形成的尿液集中起来,由输尿管把尿液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最后排除体外,所以③膀胱中的尿液是终尿,不是原尿,B错误。
C、①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除了肾脏之外,还有呼吸系统和皮肤等,也可以排出废物,C错误。
D、图中②是输尿管,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①肾脏的肾小管被重吸收,D错误。
故选A
2.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
因此,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细菌繁殖,A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
3.下面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和叶组成
B.浸泡在水中的菜豆种子没有萌发,原因是温度太低
C.桃可食用部分“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开花季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导致果树减产,原因是光照不足有机物合成减少
【答案】C
【解析】
叶芽的结构如图:
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枝芽将来发育成枝条,所以枝条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
A错误;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B错误;
桃子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C正确;
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
因此开花季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使果树减产,这是因为传粉不足,D错误。
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b”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b”和“6”B.“q”和“9”C.“p”和“9”D.“d”和“6”
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在视野内所看到的图象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
【详解】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6”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9”,“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
因此玻片标本上的是“b”,显微镜下看到的是“q”字,玻片标本上的是“6”,显微镜下看到的是“9”字。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5.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C.类群1中的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话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D.1.2.3类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类群1没有细胞结构,应是病毒,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应该是细菌,类群3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
【详解】
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类群2,故A正确;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故B正确;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C正确;类群1是病毒,类群2是细菌,类群3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只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6.课后,同学们在一起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有些细菌可致病,也有些可用来生产药品
B.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
C.细菌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要彻底消灭
D.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败,也有些可制作食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细菌和真菌大多是有益的,我们生活中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详解】
有些细菌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也有些细菌可用来生产药品,如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A正确;有些细菌会污染环境,也有些可净化污水,如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一些甲烷杆菌等细菌通过发酵,从而可净化污水,B正确;各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细菌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资源,C错误;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是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制醋离不开醋酸菌,制酸奶离不开乳酸菌,D正确。
【点睛】
有关细菌、真菌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
7.保证月经期卫生,要保障()
①情绪稳定②外阴要卫生③不受寒着凉④充足的睡眠和休息⑤干重体力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这是生理卫生的注意事项,属于常识性的内容。
学生了解便可。
8.Lehrman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l)全为雌鸟,单独饲养;(2)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3)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l)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为()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三组实验:(l)组全为雌鸟,单独饲养,无窝筑材料,无雌鸟孵蛋;(2)组雌鸟,雄鸟,不提供筑窝材料,有雌鸟孵蛋,但不是全部;(3)组,雌鸟雄鸟,有窝筑材料,全部雌鸟孵蛋。
通过对比可知,没有雄鸟,无窝筑材料,绝对没有雌鸟孵蛋;但有雄鸟,无窝筑材料,雌鸟不一定孵蛋;有雄鸟,有窝筑材料,雌鸟一定孵蛋。
说明雌鸟孵蛋的前提条件是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
9.如图是鸟卵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组成卵细胞的是()
A.卵黄膜、卵黄、胚盘B.卵壳膜、卵白、胚盘
C.卵黄、卵白、胚盘D.卵壳、卵黄、胚盘
【答案】A
【解析】
【分析】
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详解】
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营养物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A正确。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
10.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
A.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C.外骨骼非常坚韧
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答案】D
【分析】
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长大,要想长大,必须脱去外骨骼。
【详解】
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所以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点睛】
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11.家鸽卵细胞的细胞膜是()
A.卵壳B.外层卵壳膜C.内层卵壳膜D.卵黄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鸟卵结构如图:
其中,卵黄膜、卵黄、胚盘合称为卵细胞。
【详解】
如图鸟卵的结构: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因此,家鸽卵细胞的细胞膜是卵黄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种子植物D.被子植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意义:(1)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实现了物质的转化;(2)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详解】
海洋中的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的氧气,其中释放的氧气年总产量达到360亿吨,占地球大气含氧量的70%。
故选A.
13.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
A.门、种B.种、界C.科、界D.种、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小的单位,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容易题,属于了解层次。
14.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详解】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故选A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曲霉D.乳酸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
【详解】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可见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理解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①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②狗的长毛和卷毛③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④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⑤人的双眼皮与色盲⑥人的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相对性状的概念: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判断相对性状的方法:
①“两个相同”: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②“一个不同”即不同表现形式;
③同一性状的表现形式不是只有一对,有时会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互为相对性状。
如狗的毛色有白色、黑色、棕色、褐色等,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
【详解】
①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②狗的长毛和卷毛,是狗的毛的长短与毛的形状,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狗的长毛与短毛,或狗的直毛与卷毛,才是相对性状;③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人的舌能否卷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④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豌豆茎的高矮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⑤人的双眼皮与色盲,是人的眼睑的形状和色觉不同,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或人的色盲与正常,都是相对性状;⑥人的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是人的头发形状不同与用手习惯,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如人的头发左旋与右旋,或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都是相对性状;因此完全属于相对性状是①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相对性状的概念。
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
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因此选B。
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8.下课后,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
B.蘑菇的营养方式为腐生
C.蘑菇均可以使用
D.蘑菇是一种多细胞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蘑菇能分解稻壳、棉籽壳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是异养腐生。
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
因此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
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
故选C。
考点: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详解】
19.下面对“乳房生物反应器”的正确解释是( )
A.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
B.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了改造
C.被改造遗传基因的动物的乳汁中含有人类需要的物质
D.以上各项解释的综合
【答案】D
试题分析: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科学家正利用动物作为“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种物质,如人类把控制合成人乳铁蛋白的基因转入某种动物的体内,使这种动物产生和分泌人们所需的人乳铁蛋白。
迄今为止乳房生物反应器是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还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将外源基因控制人分泌乳铁蛋白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的DNA中,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生物反应器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但不能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任何物质。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20.植物的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栅栏组织B.海绵组织C.叶脉D.气孔
【答案】D
【解析】
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从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所以说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1.患冠心病的人,猛然起立或坐下,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死亡”。
此时.若有人急捶其身体某部位可能会使心脏恢复跳动。
急捶的部位应该是前胸中部( )。
A.偏左下方B.偏左上方C.偏右上方D.偏右下方
【答案】A
【解析】
【分析】
心脏骤停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锤击”的措施进行抢救。
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
【详解】
采用“胸外心脏按压”和“心前区锤击”的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抢救,关键是按压和锤击的部位是否正确,心脏的位置如图所示:
即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因此击锤的部位应是胸腔偏左下方。
A.草履虫B.蛔虫C.绦虫D.河蚌
【答案】C
【解析】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23.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目的是()
A.保持水土B.绿化环境C.放牧牲畜D.增加经济效益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堤保土。
【详解】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
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大的特点,植物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从而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
24.下列关于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幼根的生长只依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C.植物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D.雌蕊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种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种子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伸长,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
A.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根,正确。
B.幼根的生长是依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错误。
C.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发育为花和叶,错误。
D.雌蕊中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
2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B.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的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碘液染色后物象才清晰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将天竺葵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耗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
【详解】
A.显微镜成放大的像。
活的草履虫可以自由运动,在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被放大,不容易观察。
因此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便于观察,A正确。
B.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让物像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不是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B 错误。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往装片上滴加浓度为0.9%生理盐水,C正确。
D.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显微镜的使用等知识。
26.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A.杂交产生的新品种
B.转基因产生的新品种
C.遮阴处的幼苗出现白化现象
D.化学药剂处理产生的新品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