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I孔隙频谱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为王府1井孔隙频谱分析图, 其中POR.HIST为孔隙度频率分布 曲线,波峰位置表示孔径大小,越 向左(对应较大数值)孔径越大; WN一40-60%、WN60-80%、 WN80-100%分别代表不同孔隙 度的百分率,即各自区间孔隙度值 随深度的变化; Vug代表次生孔隙 度;PHIT. 为有效孔隙度。
孔隙度(Φ/%) 频数 0-10 10-20 2a2 a3 a4 …… ai A
由Porospeot程序计算出的孔隙度较好地反映了孔隙尺寸大小的变化,不同大 小孔径的孔隙可分为不同的百分比(20%,40%,60%,80%) 对各统计窗求最小孔隙度PorMin与最大孔隙度PorMax,对各频谱从左(小) 至右(大)统计累积频率为0.2、0.4、0.6、0.8的临界点分别得孔隙度分布曲 线平、Por02、 Por04、 Por06和 Por08,在剖面上用不同颜色依次填充可绘制 孔隙度分布曲线图,图第四道和第七道。
FM I 测井孔隙度计算主要依据是阿尔奇公式。 FM I 的探测深度较浅, 因此, 计算成像测井孔隙度分布的阿 尔奇公式为如下形式:
具体做法
1)在FMI图像中,逐个对1.2英寸垂直窗口范围内的数据进 行统计。方法是针对每一个成像扫描点,根据其颜色的深浅, 也就是电阻率的高低进行统计,颜色深的电阻率低,孔隙度 大,对应的孔径也大;反之,颜色浅的,对应的孔径小。 2)制作各扫描点对应孔径大小的累计频率图。从频率图可 发现,它不是连续状的,而是呈两个或三个分离的峰状,且 小孔径对应峰的累计频率高,变化范围大;大孔径对应峰的累 计频率低,变化范围小。这种现象正好反映了地下岩石中原 生孔和次生孔的状态:原生孔与次生孔的孔径之间不是连续变 化的,而是有较明显的跃变;原生孔小而多,孔径变化范围较 大且连续,次生孔大而少,孔径变化小,但不连续。因此这 种频率图可用来区分原生孔和次生孔,进而划分次生孔的类 型。 3)对累计频率图包络线所包围的面积积分,则分别求得原 生孔和各种次生孔的孔隙度。
其中: Φ m ax为窗长范围内最大孔隙 度值; Φ 为总孔隙度(PHITave)
视孔隙度级差(Nk)
其中: Φ m ax为窗长范围内最大孔隙度值; Φ m in为窗长范围内最小孔隙度值。 缝洞系数(FI) FI = PHITvug/PHITav 其中: PHITvug 为次生孔隙度; PHITave 为总孔隙度;
视孔隙度频谱特征
2603m 裂缝-孔隙型储层 (气孔、溶蚀孔和裂缝孔隙度) 2631m
2710m 孔隙型储层 (粒间孔、溶蚀孔)
2780m
2860m 孔隙型储层 (粒间孔、溶蚀孔) 2923m
附录:不同孔隙计算公式
计算储层视平均孔隙度、次生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和孔隙分 布曲线。平均总孔隙度(PHITave)、次生孔隙度(PHITvug)、 基质孔隙度(PHITmataix)定义如下:
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地层孔隙度分布的原理如图 所示, 选取 1个图像窗口,常取(3.048cm),用阿尔奇公式计算窗口中每 个成像测井像素点的孔隙度大小,统计该单元内不同区间的孔 隙度贡献份额(即频数), 绘制孔隙度值的统计分布图 ——孔 隙度频率分布曲线,从而了解该窗口对应地层中的孔隙度分布 情况。
孔隙频谱分析
孔隙谱分析程序(Porosity Spectrum Analysis),简称PoroSect 程序,它可以计算不同孔径的孔隙度,并能区分原生孔隙和次 生孔隙。
在统计的孔隙度频 率直方图上, 交互 选择第 1 个峰值位 置作为基质孔隙度 和次生孔隙度的分 界点, 从而计算平 均总孔隙度 Φ a 、 次生孔隙度 Φ v、 基质孔隙度 Φ m。
分析井段: 2818-2845.5米 3044-3645 米
顶深 底深
孔隙参数统计
岩性 厚度(米)
有效孔隙度(%) 次生孔隙度(%)
2826.8 2845 3125 3225 3140 3245
6.5 6.14 6.07
1.72 1.77 1.84
角砾凝灰岩、 凝灰岩 18.2 火山角砾岩 火山角砾岩 15 20
(1)平均总孔隙度(PHITave): (2)次生孔隙度(PHITvug):
式中: Φi为统计窗长内所有的 孔隙度值,N 为统计窗长内的 数据个数;
式中: Φi’为统计窗长内大于基质 孔隙与次生孔隙分界点 MataixPoa)的孔隙度值, N 为统 计窗长内的数据个数;
(3)基质孔隙度(PHITmataix):
PHITmataix =PHITave-PHITvug
同时,计算出井周孔隙度非均质性参数,视孔隙度变异系数 (Vk)视孔隙度突进系数(Sk)视孔隙度级差(Nk): 视孔隙度变异系数(Vk)
视孔隙度突进系数(Sk)
其中: Φ为总孔隙度(PHITave); N为每个深度点的电扣个数; Φi为每个电扣的孔隙度值; Φ为每个深度点电扣孔隙度的 平均值"
像素点(电极) 电阻率 1 2 3 4 5 …… 192 R1 R2 R3 R4 R5 …… R192
孔隙度 Φ1 Φ2 Φ3 Φ4 Φ5 …… ^192 频率 n1 n2 n3 n4 …… ni N=100
A=(a1+a2+a3+a4+……+ai)
ni=ai/A=ai/(a1+a2+a3+a4+……+ai)
孔隙度分类方案
王府1井火山岩段孔隙频谱发育层段分析
孔隙度频率分布曲线的形态包括单峰、双峰和多峰,与储层的 非均质性有关。孔隙度频率谱的形状特征解释可分为以下几种 情况: a) 地层孔隙度很低,孔隙频率分布谱上表现为窄的单峰(①); b) 次生孔隙分布较均匀,而基质孔隙较少时,孔隙频率谱上表 现为后移的单峰(②); c) 当层状的连通的次生孔发育段与不发育段交互出现时,孔隙 频率分布谱上则分层出现宽峰与前端窄峰; d) 当分布多个尺度的溶蚀孔洞时,孔隙频率分布谱上表现为较 宽的双峰或多峰; e) 当连通的次生孔中发育充填裂缝时,孔隙频率分布谱上表现 为较宽的双峰背景上局部峰前移。 f) 当次生孔隙不均匀分布, 并具有高导峰时, 孔隙频率分布 谱上表现为宽双峰, 但总孔隙度不一定很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