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出生后逐渐学习而获得 的新行为
在遗传物质基础上,通 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区别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生理基础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行为意义
保证动物的基本生活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该实验的假设是:
涡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该实验的变量,即控制的因素是:
光。(A端有光,B短无光)
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预测: 步骤(3)中,试管A、B两端的光线相同,预测: 涡虫在试管A端和B端停留的时间大致相等。
步骤(4)中,试管A端有光,B端无光,预测: 涡虫在试管B端停留的时间长。
实例三:
黑猩猩钓取食物
幼小的黑猩 猩能模仿成年黑猩 猩,会利用一根蘸 水的树枝从洞穴中 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
本能? 学习?
海豹顶球 (本)蜘蛛结网 (本) 狗睡觉
狗叼飞盘
(本)蜜蜂采蜜 (本)螳螂捕食
猫玩滑板 (本)鸟类筑巢
鹦鹉骑单车 (本)小鸟喂鱼 黑猩猩抽烟 (本)母鸡照顾小狗
四、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能否遗传
能
不能
举例 联系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小鸟喂鱼、母鸡照顾小猫、 蚯蚓走迷宫、狗叼飞盘、 蜘蛛结网、鸟类营巢孵卵、 大猩猩堆箱子摘香蕉、 蜜蜂采蜜、螳螂捕蝉…… 公鸡绕道取食、海豹顶球、
黑猩猩抽烟……
后天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之上的。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
也越复杂。
下列是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C )
A、小鱼长大
B、牛消化吸收植物中的有机物
C、青蛙冬眠
D、家兔的心脏不停地跳动
注意:动物的行为都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动物的 生长、遗传和变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物质通过血液循 环的运输、心脏的跳动等是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不是动 物的行为。
2、动物行为的特点
无论哪一种动物行为,都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 并且都离不开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 动物的行为都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对来自环境的刺 激所作出的反应,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 要的作用。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大多数动物都能学会一些新的行为,但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 差异。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实质上,习惯化学习并没 有学到什么,而是丢失了某种反应。
实例一:
后天学习行为的实例
蚯蚓的走迷宫实验
实例二:
大山雀喝牛奶
很多年前,在英 格兰有一只大山雀, 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 放在门外的奶瓶盖, 偷喝了牛奶(先天性 行为)。不久,那里 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 了偷喝牛奶(后天学 习行为)。
实例:鸟类刚刚见到稻草人时十分害怕, 但久而久之就对稻草人没有任何反应了。
实质上,习惯化学习并没有学到什么,而 是丢失了某种反应。
想一想:这种习惯化学习对动物的生存有 什么意义?
红色方框处是鸟类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
蚯蚓的走迷宫实验
老鼠的走迷宫实验
走“T”字形迷宫的蚯蚓需要经过约200次的尝试与错
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涡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这种行为属于 先天性 行为。
3、实验二
实验步骤:
舒展
舒展接着收缩
实验分析: 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 舒展身体 。 原因是: 涡虫的一种先天性行。 原因是: 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 。
表现不同的原因: 这是因为涡虫对“光照——电击”的连续刺激作用形成了 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导致收缩身体的条件刺 激。
动物只依靠先天性行为能顺利 地度过一生吗?
(二)后天学习行为
1、后天学习行为的概念
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 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这“种学通习过”
的行为,叫做后天学习行为。
,使自 获得
2、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后天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老鼠走更复杂的迷宫
只需要7次左右即可,黑猩猩只需要3次左右。可见: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越强 ,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这与 神经系统
的发达程度有关。
3、动物行为的分类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 习行为。
二、科学家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涡虫的行为
1、涡虫
涡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扁形动物,一般生活在小溪、池塘 等清洁的淡水中,身体扁平、可以自由活动。常隐藏在水中石块 或其他物体的下方。
2、实验一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涡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两者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想一想:后天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
后天学习行为的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行为形成 后,需要后天学习和强化才能稳定,否则还是容易遗忘和 消失的。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习惯化
习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 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 反应就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实验(1)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的意义:
(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
实验(2)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的意义:
(后天学习行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
三、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
1、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如果一个动物的行为是对一个特定刺激所作出的反
应,而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一刺激就能做出这种反应,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 第 节
学习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2、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3、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能对每种行为 举出实例。
一、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
通常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先天性 的,也称本为能行为
。这些行为是遗通传过 自然选、择进化
而来的
,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2、先天性行为的特征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 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实例一:
先天性行为的实例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向母袋鼠腹部的婴儿袋中吃奶。
实例二:
实例三:
狗吃东西时会分泌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