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高考预测试卷(一)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重庆高考预测试卷(一)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

化学部分
讲明:本试题总分值30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P :31
第一卷〔选择题 共126分〕
选择题〔此题包括21个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近期«美国化学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CO 2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 下合成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被破坏的化学键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和金属键
B .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C .反应过程中钠与表现氧化性的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 .反应物和产物中,只有两种晶体类型
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所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
B .1L 11L mol -⋅的CH 3COOH 溶液中CH 3COOH 分子和-COO CH 3离子数目之和为N A
C .pH =1的H 2SO 4溶液中,+H 的数目为0.2N A
D .含l mol FeCl 3的溶液通过水解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所含有的Fe(OH)3胶体微粒个数为N A
8.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常温下,pH =7的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Cl ()NH (4-
+>c c
B .在0.11L mol -⋅的NaHB 溶液中,)B ()Na (2-+≥c c
C .在0.11L mol -⋅的Na 2CO 3溶液中
)CO H ()HCO ()CO ()Na (232323c c c c ++=--+ D .在0.11L mol -⋅的醋酸钡溶液中
)H ()OH ()COO CH ()Ba (42+--+>>>c c c c
9.正硼酸〔H 3BO 3〕是一种片层体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 3BO 3分子间通过氢键相连〔如以下图所示〕。

以下有关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B .H 3BO 3分子的稳固性与氢键有关
C .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稳固结构
D .含1 mol H 3BO 3的晶体中有3 mol 氢键
10.以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
A .NaAlO 2溶液与NaHCO 3溶液混合:↑+↓==++--23232CO Al(OH)O H HCO AlO
B .NaHSO 3溶液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
O H CaSO OH Ca HSO 2323+↓==++=+- C .往100 mL11L mol -⋅的FeBr 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 L 的Cl 2充分反应:-+-+++==++Cl 4Br Fe 2Cl 2Br 2Fe 22322
D .Na 2S 溶液显碱性:--=+==+OH HS O H S 22
11.某有机物A 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以下图所示。

以下表达中正确
的选项是
A .有机物A 属于芳香烃
B .有机物A 能够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 .有机物A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D .1 mol A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最多能够消耗3 mol NaOH
12.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可逆反应:)(Z 3)(Y )(X g g g =+。


稳时X、Y、Z的物质的量分不为1 mol、2 mol、3 mol,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通入2mol X、3 mo1 Y,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刚通入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稳右移
B.达新平稳时,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C.达新平稳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原先的两倍
D.达新平稳时,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和原先相同
13.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其中X、Y同主族,Y、Z同周期,X和Z的单质都与冷水剧烈反应。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Y的氢化物沸点高于X的氢化物
B.化合物ZY的熔点高于ZX的熔点
C.化合物ZY的晶体结构中,与Z离子最近的且等距离的Y离子围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D.与水反应时,单质X和Z都被还原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6.〔17分〕以下图中的A~X均为有机物: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F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Ⅰ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请回答:
〔1〕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Ⅰ分子中所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A能够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氧化反应④取代反应
〔3〕由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4〕C与浓H2SO4共热生成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X 与NaOH 溶液能够反应,但与NaHCO 3溶液不反应,那么X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6〕Y 与C 互为同分异构体,Y 的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醛基三种官能团,且同一
个碳原子上不能同时连有两个羟基,Y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写出符合以上条件的Y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
Ⅰ.在体积为5 L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甲中,起始投入2 mol N 2、3 mol H 2,通过
10s 达到平稳,测得平稳时NH 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

Ⅱ.容器乙起始通入a molN 2,b molH 2,坚持恒温、恒压到平稳,测得平稳时NH 3的
物质的量为1.2 mol 。

两平稳温度相同、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同。

〔1〕容器甲10s 内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H (2v _____________,达平稳时N 2
的转化率=)N (2a _____________。

〔2〕以下哪些情形讲明容器乙已达平稳状态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 .容器乙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 .氢元素的质量不再变化
C .氮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氨气的消耗速率
D .断裂1 mol N ≡N 键,同时断裂6 mol N —H 键
〔3〕达平稳时甲容器的压强________乙容器的压强〔选填〝等于〞、〝大于〞或〝小
于〞〕。

〔4〕=a __________mol ,=b _________mol 。

〔5〕达平稳时乙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L ;起始时容器乙的压强是容器甲的压强
的_____________倍。

28.〔14分〕a 、b 、c 、d 、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

a 与b 能形成原子数之
比为1︰1和2︰1的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 、Y ;在元素周期表中c 与d 的位置相邻,d 的一种单质化学式为d 4,易自燃,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

试回答以下咨询题: 〔1〕化合物X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有16 g 气体生成,那么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mol 。

〔2〕c 与b 形成的化合物Z 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Z 和d 4的共价
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3.1g d 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出Q kJ 的热量,那么d 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各物质〕。

〔4〕d 与e 能形成de 3和de 5两种化合物,其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的电
子式为_____________;de 5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其中一种为高沸点难挥发酸,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pH 值为4~5的条件下,+2Cu 几乎不水解,而+3Fe 几乎完全水解。

某学生用
电解纯洁的CuSO 4溶液的方法,并依照电极上析出Cu 的质量〔m 〕以及电极上产牛气体的体积〔V mL 标准状况〕来测定Cu 的相对原子质量,过程如以下图所示:
回答以下咨询题:
〔1〕加入CuO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以下图所示,那么A 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极。

〔3〕电解开始后,在U 形管中能够观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极B 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 .称量电解前的电极的质量
B .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量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
C .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量
D .电解后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量—再烘干—再称量〞进行
E .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形下,烘干电极必须用低温烘干的方法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用带有m 、V 的运算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