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读《实践论》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读《实践论》有感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读《实践论》有感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二是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三是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四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实践论》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

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

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
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这是正确的实践观。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
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
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进入了新时代,就要形成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论上就需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新时代的实践创新和新思想的理论创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良性互动。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我们将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弘利教育)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