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紫砂壶纪录片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具紫砂壶纪录片解说词
茶的出现,中国是最初的源头。
茶的世界,或绚烂,或平淡,大美不言,却可感知。
由茶连缀出更为丰富的体验,杯水之间,默默呼应。
茶改变着水的味道,而水的形状也将因茶被塑造。
水之形器,皿为之。
沸水煮茶,将进一步刺激出茶叶的口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材质都适合煮水。
紫砂,是泡茶的好器,但用它煮水却需要特别的工艺去实现。
范雪冬说所有的金属的器具都可以用来煮水,但是金属的内部温度过于高,如果用来煮茶比较容易会把茶叶煮烂掉。
用紫砂煮茶,不光能把水质改变得更好,茶叶的口感会更加提升。
改变,需要不断的尝试。
宜兴,拥有7000多年制陶历史的城市,被誉为“陶都”。
人们拨土为坯,掘地为穴,以火制陶。
耐人寻味的文明之源,让昨天的奇迹仍然存在于今天。
今天,这里因紫砂而闻名于世。
在范雪冬看来正统的紫砂泥料,有着自己的脾气,一旦遇火,便坚实倔强。
他说:市面上的一些能在明火上煮的紫砂锅都加了耐火材料,紫砂如果不添加耐火材料,在明火上煮的话,膨胀系数就比较高,在热胀的原理下,它就很容易裂开。
添加耐火材料之后的紫砂虽然能在明火上烧,可还是有很多的弊端,第一烧不出紫砂的泥色,第二膨胀系数大了,紫砂气孔变粗,烧水后冷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水渗出来。
双透气孔结构,是紫砂泥料的特点。
能够长时间保存茶水不易变质,从而成为泡茶的首选。
历史上,几乎没有紫砂壶直接煮水的文字记载。
足见智慧的匠人早已洞悉了紫砂这种材质的天然属性。
若要改变,只能加入具有耐火性的其他材料,范雪冬尝试着做一把能煮水的紫砂。
煮水紫砂器皿的制作,区别于作为泡茶用的紫砂,需要那种更为细腻的紫砂材质。
打泥板,塑泥形,是制作一把壶的基础。
将金银器成形的锤揲工艺用于泥料表面,能够形成不同质感的肌理效果。
制作壶嘴是关键步骤,这需要依靠经验和把控力,同时还要考虑泥土伸缩的柔韧性。
壶口与壶壁之间是保证出水流畅的前提,壶身穿孔,壶嘴用稀释泥料小心黏合。
壶盖壶体间,壶肩壶腹下,提梁挂环,对称均势。
盖钮的协调,整体的统一,塑造出一把用于煮水的壶器雏形。
入窑烧制前,仍需加入耐火的材料。
范雪冬说茶壶的生胚,在第一次烧成的时候要加一种白色高岭沙,这个是必需品。
初始的动力,终将化作未知的等待。
如同窑炉里的作业,扑朔迷离,充满着诱惑。
土与火之间,人们渴望与泥土里的真相不期而遇。
泡茶的功能将被改变为煮水的需求。
茶,正刷新着另一种认知。
这是对于紫砂材料,充满试探性的一次尝试。
当达到煮水功能时,却又难以烧制出紫砂固有的泥色。
人们渴望在实用与审美之间,达到某种平衡。
对于杯水相逢所带来的口感体验,让紫砂自然的材质,宛若一种存在于脑海里的标准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