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度比试验考核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3分)
(5)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3分)
(6)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3分)
(7)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3分)
3
数据整理
数据记录及整理
11
(1)流动度比计算公式:X=L/L0*100%。精确至1%;(3分)
(2)按照样品规格,结合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评判流动度比是否合格,矿渣粉评判标准GB/T 18046-2017,复合掺合料评判标准JG/T 486-2015;
(5分)
(3)将所得试验结果填入试验记录表中,试验记录表应填写规范完整,若需修改时按照正确修改方式修改(用红笔划两条横线,旁边写修改数据,引出标注修改日期、修改人)。(3分)
流动度比试验考核表
被考核人:所在单位:岗位:
序号
考评环节
分值
考核要求
考核结果
评分
1
试验准备
准备试验记录表格;查看所需设备是否齐备,且运行正常。
6
(1)设备包括天平(需注意调平)、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温湿度测试仪、流动度跳桌、胶砂流动度试模、小刀、直尺等;(3分)
(2)试验记录表格必须填写样品厂家、样品规格、取样日期、检验日期、样品批次及各项试验的完整记录。(3分)
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4
试验操作时戴口罩、手套。使用搅拌机、小刀时应注意安全,将搅拌锅放至搅拌位置后再打开搅拌机电源。(4分)
8
试验须知
试验环境
3
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3分)
总分:考核人:考核日期ຫໍສະໝຸດ 年月日胶砂流动度测试41
(1)在制备胶砂的同时,如跳桌在24 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3分)
(2)再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3分)
(3)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8分)
4
留样
3
将剩余样品放入留样桶,贴上标签,装入留样室。(3分)
5
设备记录
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3
确认设备状态后,填写设备使用记录。(3分)
6
卫生清洁
打扫实验室卫生
3
关闭试验仪器,清理各类仪器,打扫试验室卫生。(3分)
7
试验能力
设备仪器熟练掌握
3
熟练掌握所需试验仪器。(3分)
试验操作规范、有序、效率
3
试验安排有序,不混乱,操作规范,整个试验高效快捷。(3分)
(8)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士1s内完成25次跳动;(3分)
(9)跳动完毕立即用直尺测量两个方向的直径,记录扩散直径测量结束时间。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用水量下的胶砂流动度,流动度精确至1mm;(4分)
(10)分别进行对比样品和试验样品流动度试验,记录其流动度L0和L;(3分)
(11)每次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5分)
2
试验操作
试验环境温度、湿度控制
4
试验时观察试验室温湿度,试验结束后填入记录表中。(4分)
样品称量
4
称量450g水泥,制备对比样品,矿渣粉按50%等量取代水泥制备试验样,普通型复合掺合料按30%等量取代水泥制备试验样,水称量225g,砂称量1350g。(4分)
胶砂制备
12
(1)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并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4分)
(2)先把标准砂放入漏斗中,再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2分)
(3)立即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自动加砂。若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土1s以内。(6分)
(5)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3分)
(6)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3分)
(7)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3分)
3
数据整理
数据记录及整理
11
(1)流动度比计算公式:X=L/L0*100%。精确至1%;(3分)
(2)按照样品规格,结合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评判流动度比是否合格,矿渣粉评判标准GB/T 18046-2017,复合掺合料评判标准JG/T 486-2015;
(5分)
(3)将所得试验结果填入试验记录表中,试验记录表应填写规范完整,若需修改时按照正确修改方式修改(用红笔划两条横线,旁边写修改数据,引出标注修改日期、修改人)。(3分)
流动度比试验考核表
被考核人:所在单位:岗位:
序号
考评环节
分值
考核要求
考核结果
评分
1
试验准备
准备试验记录表格;查看所需设备是否齐备,且运行正常。
6
(1)设备包括天平(需注意调平)、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温湿度测试仪、流动度跳桌、胶砂流动度试模、小刀、直尺等;(3分)
(2)试验记录表格必须填写样品厂家、样品规格、取样日期、检验日期、样品批次及各项试验的完整记录。(3分)
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4
试验操作时戴口罩、手套。使用搅拌机、小刀时应注意安全,将搅拌锅放至搅拌位置后再打开搅拌机电源。(4分)
8
试验须知
试验环境
3
试验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3分)
总分:考核人:考核日期ຫໍສະໝຸດ 年月日胶砂流动度测试41
(1)在制备胶砂的同时,如跳桌在24 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3分)
(2)再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3分)
(3)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8分)
4
留样
3
将剩余样品放入留样桶,贴上标签,装入留样室。(3分)
5
设备记录
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3
确认设备状态后,填写设备使用记录。(3分)
6
卫生清洁
打扫实验室卫生
3
关闭试验仪器,清理各类仪器,打扫试验室卫生。(3分)
7
试验能力
设备仪器熟练掌握
3
熟练掌握所需试验仪器。(3分)
试验操作规范、有序、效率
3
试验安排有序,不混乱,操作规范,整个试验高效快捷。(3分)
(8)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士1s内完成25次跳动;(3分)
(9)跳动完毕立即用直尺测量两个方向的直径,记录扩散直径测量结束时间。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用水量下的胶砂流动度,流动度精确至1mm;(4分)
(10)分别进行对比样品和试验样品流动度试验,记录其流动度L0和L;(3分)
(11)每次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5分)
2
试验操作
试验环境温度、湿度控制
4
试验时观察试验室温湿度,试验结束后填入记录表中。(4分)
样品称量
4
称量450g水泥,制备对比样品,矿渣粉按50%等量取代水泥制备试验样,普通型复合掺合料按30%等量取代水泥制备试验样,水称量225g,砂称量1350g。(4分)
胶砂制备
12
(1)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并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4分)
(2)先把标准砂放入漏斗中,再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2分)
(3)立即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自动加砂。若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土1s以内。(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