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历史习题 必修三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法国斯达尔夫人的作品崇尚想象,感情强烈。

其代表作《苔尔芬》中的女主人公思想感情打上了很深的作家主观意识的烙印,作品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美好品德和不幸遭遇,从而传达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与这一作品创作风格最为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约翰·克里斯朵夫》D.《等待戈多》
【解析】作品“崇尚想象,感情强烈”,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一致,故A项正确;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风格,故B 项错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

【答案】 A
2.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下列文学流派符合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现代主义文学B.苏联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
【解析】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与题干材料描述不符合,故A项错误;苏联文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对现实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充满幻想,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由“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恩格斯认为《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人间喜剧》的作者是()
A.托尔斯泰B.雨果
C.巴尔扎克D.狄更斯
【解析】《人间喜剧》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它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答案】 C
4.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下列历史事件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没有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B.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
【解析】D项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此不可能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5.(2016·潍坊高二检测)更多地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善于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

符合这一作品风格的是()
A.《西风颂》B.《人间喜剧》
C.《约翰·克里斯朵夫》D.《等待戈多》
【解析】材料中“颠倒时空顺序”“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属于现代主义手法。

《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

《人间喜剧》与《约翰·克里斯朵夫》都属于现实主义,故B、D两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荒诞剧,符合题干中写作风格,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6·江门调研)2012年莫言成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瑞典文学院称:“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讲述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圣母院》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故A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革命现实主义风格,强调革命精神和阶级斗争,故B项错误;《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注重细节描写,真实再现典型事迹、典型人物,抨击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其以现实为基础,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故D项正确。

【答案】 D
[能力提升]
7.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

”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D.魔幻现实主义
【解析】浪漫主义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题干信息相符,故选A项。

现代主义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魔幻现实主义,既有离奇的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幻觉和现实相混,但其本质上表现的是现实。

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A
8.(2015·福建高考)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导学号:71640041】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
符合材料信息意思,故选C项。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材料二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

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

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材料三它与传统戏剧不同,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在贝克特的剧中,主角往往是贫困的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他们……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慢慢地被死亡吞噬。

分别指出上述三段材料对应的文学流派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在主题思想方面的特征。

【解析】解题时注意紧扣三则材料,根据材料找到关键信息,判断对应的文学流派,进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其余问题。

【答案】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社会现实使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失望,他们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从而产生浪漫主义文学。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民主思想、反叛精神、体现理想主义的追寻)。

材料二: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材料三:现代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严重的社会问题,
促使现代主义文学产生。

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反理性,或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材料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

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1)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属于哪种文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

(2)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哪种文学流派的风格相同?其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
(3)列举一部与材料二风格相同的文学作品。

(4)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分析是现实主义文学,文学家是巴尔扎克,对其背景分析要从当时的经济、政治入手分析。

第(2)问中的文学流派从材料二中的时间及特征描述可以判断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出现主要与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有关。

第(3)问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第(4)问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要点明基本原则和作用。

【答案】(1)文学家:巴尔扎克。

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现实: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2)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

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或经济大萧条)。

(3)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4)①多种文化共存,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

②只有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全球化,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