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涟老师辨治绝经前后诸症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涟老师辨治绝经前后诸症经验
摘要】老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的病机特点是肾虚,肾中阴阳失衡, 肾、心、肝、脾多脏受损之证。

治疗当平衡阴阳,燮理诸脏,身心同治。

【关键词】绝经前后诸症综合辨证身心同治
“绝经前后诸症”中医学古医籍中原无此病名,分属祖国医学“脏躁”、“不寐”、“崩漏”、“月经不调”、“心悸” 、“郁证” 、“百合病” 、“眩晕”等范畴,1964年妇科
专家卓雨农根据历代医籍有关记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绝经前后诸症”这一病名, 得到同行公认,纳入《中医妇科学》教材。

绝经前后诸症与西医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应, 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此期间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
心理变化,如月经失调、潮热、出汗、心悸、易激动和有失落感等症状。

这些症状发生的种类、持续的时间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症状轻者可顺利度过围绝经期,症
状明显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应给予及时的治疗。

调查发现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较高,一份围绝经期调查结果显示:137名围绝经期妇女有围绝经期症状的103名,占75.18%[1],本证是困扰广大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防治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西医学认为其核心病机是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激素替代疗法(HRT)是西医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但因其可致生殖系统增殖性病变,特别是
近期研究认为有增加心脑血管危险性发生等副作用,限制了此方法的临床使用[2,3]。

传统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病之根本。

在跟师学习中老师指出,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特点是肾中阴阳失衡, 肾、心、肝、脾诸脏功能失调, 为多脏受损之证。

治疗中平衡阴阳,燮理诸脏,从肾肝心脾综合辨证,结合心理疏导,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 脏腑辨证
1.1肾《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女子在绝经前后, 肾精、肾气渐衰,天癸将绝,冲任二脉空虚,精血不足,气血失和,肾阴和肾阳都已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 机体的调节机制也将力求在此新的水平之下逐渐适应,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

但是正由于肾精、肾气的衰少,更易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肾阴和肾阳动态平衡的失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天癸绝,肾
虚是绝经前后诸症致病之本。

1.2肝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司血海,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

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蓄溢,为经血之源。

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


老师认为妇女一生历经经、孕、产、乳等生理过程,累伤精血,常处于阴血不足的状态,当妇女精血不足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必然会伤及肝,使肝失所养,出现肝阴
不足,失其柔和凉润之能,疏泄不力,气机郁滞;或致肝阳升泄太过,甚至虚阳上越等诸多病理改变。

《灵枢·天年》指出:“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说明了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与肝脏虚衰在年龄上的大体一致性。

同时围绝经期妇女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家庭问题或精神压力等因素,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从而表现出烦躁易怒、情绪不宁、郁郁寡欢等。


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之慈恋
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

”《丹溪心法·六郁》亦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

” 说明妇女易受情志因素的影响而发
生疾病。

肝主疏泄,恶抑郁,所以肝在绝经前后诸症的病变中起主导作用。

1.3脾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相关,肾所藏先天之精赖脾胃化生
的后天之精不断补充滋养,“脾旺则肾壮”。

肾阳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则脾阳失健,
脾肾阳虚,可见腰酸困重、面浮肢肿、小便频数等症。

肝血不足,脾气虚弱,肝郁
脾虚,可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

在人体衰老过程中,肾虚可以引起
脾虚,脾虚亦可引起肾虚。

脾胃渐衰是导致妇女绝经的重要因素。

1.4心心司君火,肾涵相火, 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火,使心
火不亢。

水火既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

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水湿泛滥,见
畏寒怕冷、腰痛酸重、肢体浮肿;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君相火亢见心悸怔忡、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健忘, 甚至情志失常等。

2 心理疏导
老师强调,绝经前后诸证实际上是一种身心疾病,除一般症状外,常伴有多愁善感、忧郁不快、喜怒无常、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临床除给
予药物治疗外,还应配合心理疏导和自身调护,方可收到更好的疗效。

国外许多医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治疗是等价于药物、手术、理疗的
四种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因而在本病治疗中重视心理治疗,往往能事半功倍[4]。

中医理论中“形神合一”的生命观认为人的躯体与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阐述了修身可养性,养性利于修身的双赢原则。

正如张介宾所言:“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

”中医大量的古典医籍中都有“心”
对“身”的影响的大量论述,如“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围绝经期妇女大多面临子女成家立业,父母年迈多病,职业妇女还要面对升迁、
退休或下岗问题,自然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有些生活圈子狭窄的女性,由于缺乏
社会支持,心理压力会增大;有些对社会角色转换不适应的女性,则会因失落感而形
成“离退休综合征”[5]。

老师在治疗同时一贯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对患者极其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同时开导、关心、尊重、理解她们,甚至成为她们的知心朋友。

在取得患者信任的
基础上,纠正围绝经期女性心理障碍,帮助围绝经期女性家庭成员正确认识和对待
女性围绝经期的变化,为她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她们从心理困扰中
解脱出来。

除此之外,指导她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体质,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方式,
增强体质以起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3 典型病例
周某,女,52岁。

2009年9月17日初诊,诉:心慌1月。

现症:生育1胎,人工流产1次,绝经3年。

近1月感心慌,头昏,耳鸣,心烦,多汗,失眠多梦,腰膝
酸软,精神倦怠,纳食可,二便调。

舌淡红胖,苔白,脉细弦。

诊断:绝经前后诸症。

辨证:肝肾亏虚,心神不宁。

治则: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方药:自拟方芪玉饮加减:黄芪30g,玉竹10g,百合15g,夜交藤15g,茯神
15g,合欢皮15g,竹茹10g,菟丝子15g,仙茅15g,仙灵脾15g,生麦芽60g,
大枣10g,炙草3g,5剂。

2009年11月9日复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睡眠好转,仍感夜间心慌,又见
畏寒肢冷,口糜, 纳呆腹胀,腰酸困重,舌淡胖挟青,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脾肾阳虚,虚火上浮,心肾不交。

治则:温补脾肾,宁心安神。

方药:四
逆汤加味:附片100g (开水先煎3小时),白术10g,干姜10g,仙茅15g,仙灵脾
15g,巴戟10g,杜仲15g,生麦芽60g,大枣10g,茯神20g,苏梗12g,合欢皮15g,炙远志15g,炙草3g,5剂。

服药后心慌等症明显好转,再进5剂,巩固治疗。

按:本病案中头昏,耳鸣,腰膝酸软,精神倦怠,沉细脉均提示肝肾亏虚。

而心慌,心烦,多汗,失眠多梦为肾阴亏虚,肾水不济,心肾不交,致心神不宁。

本患者年过七七,肾气衰少,冲任二脉空虚,精血亏乏,脏腑失于濡养, 心、肝、脾等功能失常,阴阳失调而发病。

自拟方芪玉饮中黄芪,玉竹,补益元气,养阴健脾,化源生津;菟丝子,仙茅,仙灵脾温肾阳,补肾精;寓甘麦大枣汤于其中,夜交藤,百合,合欢皮,茯神,竹茹养心安神,养心安神,补脾益气,润燥除烦,经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宁心安神治疗后,肝肾之阴得填,症状得以缓解,继之出现畏寒肢冷,口糜, 纳呆腹胀,腰酸困重,舌淡胖挟青,乃肾阳亦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阳失健 ,脾肾阳虚之症状显现。

治以温补脾肾,宁心安神,予四逆汤温脾阳,补肾阳为君;仙茅,仙灵脾,杜仲,巴戟补肾壮阳为臣; 使以合欢皮,茯神,炙远志宁心安神,交通心肾;甘麦大枣汤于其中养心安神,补脾益气;苏梗理气和胃运脾佐之。

全方共凑温补脾肾,宁心安神之功,使阴平阳秘,脏腑功能协调。

本患者有一对双胞胎子女高考之期将至,随时处于焦虑状态,加之工作、家务烦劳,心情紧张,身心疲惫,症状迭出,老师在诊疗过程中耐心听取病患倾诉,悉心疏导,开解患者心中烦扰,帮助患者调畅情志,缓解焦虑状态,以达心身共治之效。

由此可见老师在治疗本病中,注重脏腑间相互影响,综合辨证,强调身心共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蔡娱飞.女性围绝经期症状现况调查与发中元素的测定.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84-485.
[2]宋爱清,傅文君,等.激素替代疗法的安全性[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04, 12(2): 145.
[3]孙承美.对激素替代疗法的新思考[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 3(10): 435.
[4]郑锦.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理干预治疗的概况[J].中原医刊,2005,32(9):33-34.
[5]项小英.围绝经期心理保健[C].妇女围绝经期保健及妇科内分泌研讨班会刊,2005:3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