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养生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右任养生之道
作者:艾里香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7年第11期
民国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先生(1879-1964),一生历经磨难,却始终宠辱不惊,终以86岁得享高寿。
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常有友人问及于右任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横批:如意。
他的养生观,体现出了一种淡泊明志、简单朴素、荣辱自安的生活哲学。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于右任拥有的就是这样的胸怀。
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很深厚。
他的高寿与擅长书画有直接的关系。
利用书画养生,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于右任的书法养生有其独特之处。
他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熔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雄豪婉丽,冲淡清奇。
到晚年,其草书更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的草书参以魏碑笔意,之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
一方面,魏碑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意识,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更好地宣泄了情绪。
于右任好美食和他的书法一样出名。
他每到一地,都要品尝当地的特色佳肴,然后给予评价,或题词题匾,或吟咏赋诗,使这些菜点增光添色,身价倍增。
于右任好美食,但不放纵口腹之欲,对于日常生活饮食,他很注重谨和五味、饮食有节,以食来养生,尤其是山药、核桃等植物美食。
他还常说:“细嚼慢咽是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谈,因为细嚼慢咽对养生来说太重要了,是自古就为养生家和医家所倡导的饮食好习惯。
”
于右任爱树木,尤其对松树情有独钟。
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赞美松树的楹联、中堂、条幅。
垂暮之年,他在厅堂中悬挂了一副自己早年的墨宝,上书:“种柳观生意,栽松养太和。
”意指和松树为伴,有利于协调体内的阴阳二气。
于右任最大的爱好就是到树林、森林中散步。
他常说,静能藏神,噪则消神。
树木让人心旷神怡,能减缓、降低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眼压,当然对身体有益,还可以提高体力。
每天去树林里走一走,身体好得连药都不用吃。
针对于右任喜欢到树木、森林中享受绿意的习惯,他的保健医生建议他喝松针茶。
松针中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和茶叶一起冲泡或者水煎后饮用,这种茶有着特殊的清香味。
于右任不喜欢吃药,感冒发烧了,他就吩咐厨房为他煎桑菊饮。
桑叶虽味苦,性寒,但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桑菊饮是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的良药。
常喝这些饮料,再加上他勤练八段锦,慢慢造就了于右任的高寿。
于右任的养生长寿之道,涵盖了中医养生的各种理论,所以说是比较科学的。
他虽历经坎坷,后半生以全部精力来习艺怡情,这种颐养方式和中国知识分子晚年的养生方式颇为类似,其“不养而寿”,也堪称养生的最高境界,值得世人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