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设计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汪
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海峡两岸的交往盛况。
2、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
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台湾的历史沿
革、自然地理情况,了解台湾的重要性及台湾问题的由来,激发学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和珍惜。
2、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
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
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针的归纳和总结,认识
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也对统一前景充满了信心。
2、通过对两岸交往信息的学习,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台
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企图永远不会得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从而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好使命感。
教学重点:
1、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2、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教学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学生分析:
本课是关于台湾、关于祖国统一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台海风云更是变幻莫测。
学生对当今时事了解不多,对台湾问题了解也不够深刻,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问题的由来讲清楚,使学生认识到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都是炎黄子孙,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质疑解疑法、联系实际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学生集体朗诵。
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2、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哪里?
3、诗中反映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新课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台湾问题的由来。
3、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说说台湾对祖国的重要性。
4、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5、改革开放以来,哪些事件密切了两岸的交往,推进了祖
国的统一大业?
6、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来自哪些方面?
7、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对统一的拥护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1、说说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表现。
(引导学生从政治会谈、民间交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回答。
)
2、你是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的?
三、练习
多媒体展示选择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四、小结:
通过学生集体朗诵于右任的诗《望大陆》,体会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思念之情,理解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
大势所趋。
五、作业:
课本68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13、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的由来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3、“汪辜会谈”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关于祖国统一的一课,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教学时,联系当今时局,学生易理解,课堂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