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涂鸦研究述评——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3第6期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6,2023
我国幼儿涂鸦研究述评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秦善鹏1袁史宋华2
(1.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昆明 650500;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6)
〔摘 要〕 幼儿涂鸦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检索1997-2022年幼儿涂鸦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我国幼儿涂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我国幼儿涂鸦研究热点集中在“幼儿涂鸦功能”“幼儿涂鸦与美术”“幼儿涂鸦期”“幼儿涂鸦课程与教学”四个方面;未来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以幼儿为立场的涂鸦教育价值研究、幼儿涂鸦环境研究、幼儿涂鸦形态与媒介研究、幼儿涂鸦园本课程创设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与展望,注重研究主体合作多元化、推进理论建设系统化、加强学前教育领域融合化、凸显家庭和社区教育参与化。
〔关键词〕 幼儿涂鸦;涂鸦活动;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130(2023)06⁃0116⁃07
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3.06.016
一、问题提出
幼儿涂鸦是一种未经成人雕琢和干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真实地体现出幼儿的内在生命状态、身心发展水平和自我发展需要。
[1]幼儿艺术活动是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强调了艺术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
伴随《指南》的贯彻与落实,人们对幼儿美术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相关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在众多幼儿艺术活动研究文献中,幼儿涂鸦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青睐。
如何将幼儿涂鸦与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幼儿发展需要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1997-2022年间幼儿涂鸦的相关文献进行盘点与分析,明确相关研究现状、把握热点、揭示趋势,以期为构建幼儿涂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主题检索词设置为“幼儿涂鸦”或“学前儿童涂鸦”,时间跨度设置为1997-2022年(检索日期截至2022年9月30日),共得到的192篇可用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借助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V(版本号:CiteSpace5.
7.R564-bit W)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幼儿涂鸦研究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以及可视化分析,并对研究领域进行关键词分析、作者、机构和聚类分析,研究我国幼儿涂鸦的热点与趋势。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趋势与研究作者机构分析
1.发文趋势
本研究对提取的192篇样本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分析(见图1)。
首先,从总发文量看,
[基金项目] 2023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具身认识视域下幼儿园涂鸦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2023Y0562);202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学前STEAM教育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22J0105);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度博士
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博士学位论文(00100205020503099)。
[收稿日期] 2022—11—09
[作者简介] 秦善鹏,男,山东聊城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美育;
史宋华,女,河南项城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
·611·
1997-2022年有关幼儿涂鸦相关研究总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2007年,该阶段文献数量很少,10年间共有9篇文献产出,发文量平均一年不到1篇,研究内容大都是对幼儿涂鸦现象的描述,没有实质性成果,属于幼儿涂鸦研究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为2008-2014年,该阶段虽然文献基数不大但增长较快,发文量由2008年的4篇上升到
2014年的18篇,属于幼儿涂鸦研究的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为2015-2016年,属于幼儿涂鸦研究的短暂停滞阶段。
第四阶段为2017-2019年,属于幼儿涂鸦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幼儿涂鸦研究逐渐有一个相对稳定且持续扩大的群体。
第五阶段2020-2022年,发文量呈回落趋势,再次进入停滞阶段。
图1 幼儿涂鸦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
2.研究作者与机构
采用VOSviewer 对作者情况进行分析(见图
2)。
首先,从作者发文量上来看,发文量较多的有哈尔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许大梅,发文3篇;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的王瑜,发文3篇;辽宁师范大学的谷玥娇,发文2篇;东南大学的蓝星,发文2篇。
其次,从作者合作上来看,
发文作者合作性并不高,只有12篇文献存在作者合作的情况,并且都为高校作者。
图2 幼儿涂鸦研究作者图谱
采用CiteSpace 得出研究机构图谱(见图
3),按照发文的研究机构分析有关幼儿涂鸦的研究情况,发现大部分是幼儿园,其次是高等师范院校,还有少数研究机构分布在大中专师范学校和小学。
各研究机构之间交集甚少,合作情况也不明显,但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涉及不同地区,表明对幼儿涂鸦的研究是广域性的。
其中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辽宁师范大学、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影响力较为突出。
显然,教科所、科研院机构在当前对幼儿涂鸦的研究处于缺席地位。
图3 幼儿涂鸦研究机构图谱
(二)研究主题热点分析
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具有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功能,关键词共现图谱结合突显词检测可以反映出具体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路径[2]。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得到277个关键词点及576条关键词间连线(见图4),同时生成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5)。
关键词点越大,表示关注度越强,共现频率越高,越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3]。
由图4可知,涂鸦、幼儿、小班幼儿、涂鸦期、
创造力、学前儿童、幼儿涂鸦的关键词点较大。
由图5可知,幼儿涂鸦研究共形成15个聚类,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绘画活动、幼儿涂鸦、幼儿、涂鸦期、涂鸦、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想象力、幼儿心理。
其中,绘画活动是幼儿涂鸦研究最大的聚类。
由此可见,当前幼儿涂鸦研究都是
以绘画活动形式展开。
·
711·
图4 幼儿涂鸦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5 幼儿涂鸦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研究者对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排名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按照频次、中心性值进行了整理(见表1)。
其中,“涂鸦”“幼儿”的频次和中心性值排在前列,说明幼儿是幼儿涂鸦研究的主体,而其中心性值略低于“涂鸦”则说明涂鸦是研究的
重点和核心。
“小班幼儿”“涂鸦期”的频次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且“涂鸦期”的中心性值排在第一,这说明小班幼儿是幼儿涂鸦研究的重要对象,幼儿涂鸦期阶段的涂鸦活动是研究的热点。
表1 幼儿涂鸦研究热点关键词
的关键词种类进行统计,根据高频关键词之间的
联系归纳整理出1997-2022年间幼儿涂鸦研究的主要研究主题
(见表2)。
表2 幼儿涂鸦研究的主要研究主题和高频关键词
根据上述归纳的研究主题,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提炼出如下研究热点。
1.幼儿涂鸦功能
分析发现,涂鸦、幼儿、幼儿涂鸦、心理成长、创造力等关键词节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幼儿涂鸦研究的基础。
从1997年到2022年,大部分关于幼儿涂鸦的研究都是立足于“幼儿”开展的,对“幼儿涂鸦”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
结合表2分析发现,幼儿涂鸦研究领域的主要关键词包括幼儿涂鸦、涂鸦活动、心理成长、认知发展、初级社会化、幼儿焦虑、情绪表达、能动、创造性思维、视听语言等。
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时期幼儿涂鸦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涂鸦的心理分析[4]、从涂鸦看幼儿心智成长[5]、幼儿涂鸦行为初级社会化[6]、幼儿涂鸦创造力培养[7]、幼儿涂鸦游戏减缓幼儿焦虑情绪[8]、思维涂鸦[9]、能力发展[10,11]、语言能力培养[12]等方面。
2.幼儿涂鸦与美术
幼儿艺术活动主要以音乐、美术形式来呈现,而幼儿涂鸦又是美术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由此关于幼儿涂鸦与美术的研究较为颇多。
如,美术教育、绘画、绘画能力、绘画活动、美术活动、幼儿美术教育、儿童绘画等关键词都是幼儿涂鸦与美术的基本内容。
许大梅(2013)从幼儿早期玩泥的视角提出了幼儿涂鸦表达的艺术通感,幼儿早期玩泥与幼儿涂鸦两者之间的共通性都有利于幼儿经验获得,[13]曾爱军(2013)认为,涂鸦是增强幼儿表现力,创造力的一种良好方法,[14]李惠(2018)从涂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做了阐述,[15]张利平(2019)则从学前儿童视觉思维视角来研究幼儿涂鸦美术,[16]李昕(2019)提出幼儿自由涂鸦美术活动创设的策略及路径。
[17]从上述已有研究不难看出,研究者只是把幼儿涂鸦归为幼儿美术绘画活动的一部分,仅在幼儿艺术(美术)活动领域对幼儿涂鸦进行相关研究。
3.幼儿涂鸦期
罗恩菲尔德(Lowenfeld)(1952)在其著作《创造与心智成长》一书中,将幼儿涂鸦期划为2-4岁;[18]陈鹤琴(1925)在其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中也把儿童最早的绘画阶段命名为涂鸦期2-4岁;[19]屠美如(1991)按照儿童绘画的质量及其发展进行,将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命名为涂鸦期1.5-4岁。
[20]由此划分阶段可见,涂鸦期正处于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段。
涂鸦期、小班幼儿、涂鸦阶段、早期艺术教育、抽象画、涂鸦趣解、创意涂鸦等关键词都是幼儿涂鸦期的基本内容。
徐晓燕(2004)认为若促进涂鸦期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幼儿美术活动;[21]唐敏(2002)、吉志远(2016)以小班幼儿作为研究主体对象阐述涂鸦活动开展方式;[22,23]倪佳(2018)对小班幼儿早期美术的涂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从教学环境、资源、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入手的教学策略;[24]陈瑶(2015)认为抽象画对涂鸦期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5]还有与小班幼儿相关的人物涂
鸦趣解、[26]自由创意涂鸦[27]等都是围绕幼儿涂鸦期的相关研究而展开。
研究还发现,2013-2017年“小班幼儿涂鸦期”的研究数量显著上升,直到2018年才趋于稳定,这部分相关研究与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都是环环紧扣的。
图6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时区分布4.幼儿涂鸦课程与教学
分析发现,2015-2022年幼儿涂鸦游戏课程、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情境法、有效教学、指导方法、实施建议等幼儿涂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幼儿涂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幼儿园特色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与推广,如浙江的“安吉游戏”、江苏的“课程游戏化”等涌现了大量与幼儿涂鸦素材资源相关的课程、活动、游戏。
赵磊(2021)提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有效开展户外涂鸦活动的场地与幼儿涂鸦内容、形式相结合,支持幼儿自主涂鸦。
[28]王瑜(2021)从教育理论与实践视角提出涂鸦艺术的教育意涵并积极探索幼儿园涂鸦课程建构。
[29,30]周岚以幼儿涂鸦游戏重构游戏场景、解构创意涂鸦内容、建构游戏评价。
[31]综上所述,关于幼儿涂鸦课程
·911·
与教学的相关研究无疑是扩充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四、幼儿涂鸦的研究趋势
本研究依托CiteSpace绘制出1997-2022年间幼儿涂鸦研究热点时区分布图。
图6表明,
2000年“创造力”、2001年“美术活动”、2003年“涂鸦期”“幼儿美术活动”等为研究热点,且与后面出现的关键词联系紧密。
2007年以后,研究视角得以拓展,出现了“发展期”“涂鸦阶段”“幼儿涂鸦”“表现形式”“形象思维”“初级社会化”“个性发展”“同伴交往”“涂鸦墙”等高频关键词,说明幼儿涂鸦的研究前沿在发生变化。
本研究根据突显词归纳出检索文献高突显度关键词(见表3),依靠频次的变化趋势来综合判定幼儿涂鸦研究的发展趋势。
表3 检索文献高突显度关键词(前25)
(一)幼儿立场的涂鸦教育价值研究
依据检索文献高突显关键词“发展”“幼儿”“兴趣”“审美能力”“想象力”“美术教育”“幼儿教育”等都可以归结为涂鸦教育的价值,从1997-2022年间,这些都是研究的热点。
伴随社会发展与科学研究的进步,研究者们对幼儿涂鸦的功能研究不再仅仅停留于幼儿创造力发展、幼儿美术兴趣激发、幼儿语言发展等幼儿涂鸦的基本功能上,而是趋向于以幼儿为立场的涂鸦教育价值研究。
如“尊重个性”“儿童视角”“合作能力”“儿童美育”等关键词的突显,还有基于幼儿立场的创意涂鸦游戏探微等研究都是强调以儿童为立场的幼儿涂鸦教育价值。
(二)幼儿涂鸦环境的相关研究
由图4可知,“户外涂鸦”的关键词点虽然较小,但处于图谱的中心偏上位置,靠近“小班幼儿”“绘画”“幼儿”“策略”等关键词,这说明在对“幼儿涂鸦”“涂鸦活动”“幼儿美术”“课程与教学”等的相关研究中,“户外涂鸦”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与幼儿涂鸦环境相对应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涂鸦区、涂鸦环境创设、展示区、户外游戏等。
研究发现,关于幼儿涂鸦环境的相关研究当前主要集中在家庭幼儿涂鸦环境创设[32,33]、幼儿户外自主涂鸦区[34]、幼儿园涂鸦环境创设三个主要场所。
另外,从时区图中可以明显看出2019年“涂鸦环境”出现在节点,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三)幼儿涂鸦形式与媒介研究
幼儿涂鸦的形式与媒介是近年来幼儿涂鸦研究热点之一,并且两者具有不可分割性。
分析发现,通过高突显关键词“游戏”“美术活动”“绘画活动”“引导”“策略”“培养”等,这些关键词从2011年至2016年的突显度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
研究主要聚焦在幼儿涂鸦应以何种形式展开。
目前主要有三种:以游戏形式展开、以活动形式展开、以课程形式展开。
由此可见,幼儿涂鸦组织形式仍然是幼儿涂鸦未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另外,已有研究关键词“涂鸦墙”“水粉涂鸦”“纸笔涂鸦”“信手涂鸦”“大画涂鸦”等都是涉及幼儿涂鸦媒介的。
不难看出,从过去单一纸笔工具扩充到现在的颜料、水墨、泥、木、刷、沙等多种涂鸦媒介材料,幼儿涂鸦的主题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幼儿涂鸦的趣味性增强。
·021·
(四)幼儿涂鸦园本课程创设研究
伴随我国学前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国家鼓励幼儿园在遵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纲领文件、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情况创设适宜的园本课程。
由表3可知,从2019年一直持续到2022年,“园本课程”都是研究的热点,并且关键词突显性达到了0.86,而园本课程创设开发与幼儿园课程又密不可分。
幼儿涂鸦园本课程创设的核心步骤与配套措施有哪些?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实施涂鸦活动中又将会存在哪些现实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解决?幼儿园涂鸦活动设计与引导的理论依据和价值究竟何在?如何评价幼儿涂鸦课程?这些现实问题都是在幼儿涂鸦园本课程创设研究中不可回避的。
由此可见,幼儿涂鸦园本课程创设也是未来幼儿涂鸦研究的趋势。
五、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注重研究主体合作多元化
通过幼儿涂鸦研究的作者和机构分布图,可明显看出幼儿涂鸦研究主体非常单一,作者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高等院校,且不同机构之间合作甚微。
由此,未来研究应加强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如高校与幼儿园、科研所(教科院)与幼儿园、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一个实践场与理论场研究主体合作多元化的共同研究体。
(二)推进理论建设系统化
当前幼儿涂鸦研究涉及的内容众多,但理论建树不足,且已有研究只停留在幼儿涂鸦现象研究,没有深入到幼儿涂鸦本质研究。
所以,幼儿涂鸦未来的研究需要多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幼儿涂鸦理论构建的科学系统化。
[35]如具身认知理论与幼儿涂鸦行为关系研究、生态理论与幼儿涂鸦环境适宜性研究、建构主义理论与幼儿涂鸦情境创建等,进而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涂鸦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指导与帮助。
(三)加强学前教育领域融合化
研究者们虽从多角度研究了涂鸦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但已有研究局限于幼儿艺术活动领域和幼儿心理社会性发展,研究成果的有效性还有待提升。
基于此,未来研究应该注重幼儿涂鸦促进五育融合的功能,从幼儿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多关注跨领域研究的整合与分析,从多角度深入研究幼儿涂鸦,不仅在艺术、社会领域,在健康、语言、科学等领域也应进行拓展研究。
在涂鸦与健康、涂鸦与科学、涂鸦与语言的关系价值和功能方面也应打开通道,进一步延伸幼儿涂鸦内涵,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四)凸显家庭和社区教育参与化
家庭和社区都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
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涂鸦游戏与幼儿亲子互动,社区教育也可借助涂鸦活动增进幼儿群体活动经验。
然而,当前关于幼儿家庭涂鸦与幼儿社区涂鸦实施状况的研究较少。
1997-2022年,社区幼儿涂鸦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而家庭幼儿涂鸦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仅有6篇。
因此,未来研究应该注重幼儿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全方位促进幼儿涂鸦研究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瑜.涂鸦艺术的教育意涵与幼儿园涂鸦课程的建
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1(7):87-90.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
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3]孙新,冯瑶.基于CiteSpace的卓越教师研究领域知
识图谱及态势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8):14-19.
[4]黄进.儿童涂鸦的心理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7 (6):12-14.
[5]吴鑫.从涂鸦看幼儿的心智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 2006(1):24-25.
[6]汪仁军.谈幼儿涂鸦行为与人的初级社会化的作
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24-25. [7]田丰海.谈涂鸦美术对幼儿创造力潜意识的培
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4-7. [8]贾林.涂鸦游戏减缓幼儿焦虑情绪应用研究[D].大
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24-40.
[9]翟晓烨.思维涂鸦:幼儿可视化学习的图式表达[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2):4-16. [10]邱秀君,王冰.促进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发展的指
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7(5):35-36. [11]吕耀坚.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与引导[J].幼儿教
育,2003(Z1):16-17.
[12]吴敏敏.幼儿涂鸦与语言能力的培养[J].启迪与智
慧(教育),2016(3):30.
[13]许大梅.幼儿早期玩泥与涂鸦表达的艺术通感[J].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3(9):4-5. [14]曾爱军.涂鸦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的新思路[J].
美术大观,2013(3):129.
[15]李惠.涂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
教育研究,2018(24):158.
·121·
[16]张利平.基于学前儿童视觉思维的涂鸦美术研
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3-9. [17]李昕.自由涂鸦美术活动创设的策略及路径[J].美
术教育研究,2019(2):146-147.
[18]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成长[M].王德育,
译.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79-88. [19]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下)[M].武汉:长江少年
儿童出版社,2014:456-458.
[20]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
版社,1991:53-60.
[21]徐晓燕.涂鸦期幼儿美术活动引导策略[J].幼儿教
育,2004(5):24-25.
[22]唐敏.开心涂鸦稚手描绘———如何开展小班幼儿
的美术活动[J].山东教育,2002(11):28-29. [23]吉志远.让幼儿能“说”会“画”———浅谈小班涂鸦
俱乐部活动中的有效策略[J].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6(Z):4-5.
[24]倪佳.小班幼儿早期美术涂鸦现状分析与教学策
略[J].幼儿美术,2018(5):9-11. [25]陈瑶.抽象画对涂鸦期幼儿认知发展的启示[J].美
术教育研究,2015(16):177.
[26]金文.小班幼儿人物画涂鸦趣解[J].早期教育(美
术教育),2010(2):2-3.[27]余丽晓.小班幼儿自由涂鸦的支持策略[J].福建教
育,2018(34):48-49.
[28]赵磊.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有效开展户外涂鸦活
动[J].当代家庭教育,2021(34):75-76. [29]许大梅.独具魅力的幼儿大画涂鸦[J].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5(3):2-4.
[30]王瑜.幼儿园涂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1(10):1-4.
[31]周岚.基于幼儿立场的创意涂鸦游戏探微[J].早期
教育(艺术教育),2022(3):7-9. [32]罗彦军.家庭中如何准备幼儿的涂鸦环境[J].早期
教育(美术教育),2011(9):2.
[33]于阗.走进儿童涂鸦世界[J].早期教育(家庭教
育),2017(9):2-4.
[34]魏宇晴.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涂鸦区改造案例分
析[J].儿童与健康,2022(4):13-15. [35]吴媛媛,秦善鹏.我国幼儿涂鸦研究论点举要与问
题反思———基于CNKI数据库1996-2021年我国幼儿涂鸦研究文献的分析[J].教育观察,2022 (18):50-54,119.
(责任编辑:张传枝)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hildren’s graffiti in China
———visual analysis of knowledge graph based on CiteSpace
QIN Shan⁃peng1,SHI Song⁃hua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541006,China)
Abstract:Children’s graffiti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children’s artistic activities,which can promote children’s all⁃roun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the research literature was retrieved in CNKI database on children’s graffiti from1997to2022.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research literature,and sort out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ldren’s graffiti in China.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four aspects:children’s graffiti function,children’s graffiti and art,children’s graffiti period and children’s graffiti curriculum and teaching.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 to be carried out mainly on the value of children’s graffiti education,children’s graffiti environment, children’s graffiti forms and media,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for children’s graffiti.On this basis, we will reflec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subject cooperation,promoting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and highligh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Key words:children’s graffiti;graffiti activities;research hotspot;knowledge graph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