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吉林市2016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2kg
B.一支新粉笔的长度约7cm
C.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20W
D.某同学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10s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吉林雾凇 B.玻璃上形成水珠
C.寒冬雪人变小D.湿衣服晾干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D.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4.如图所示是新研制的太阳能汽车,下列关于该汽车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汽车使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汽车中的收音机是通过电磁波接收信息的
C.汽车上的安全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D.汽车静止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列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做俯卧撑时,以脚为支点,人体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踢足球时,守门员将足球扑出门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掷出去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没有对它做功
6.饮水机具有加热和保温的两种功能,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为保温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为加热状态,其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B.C.D.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
7.“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拨动琴弦,琴弦发声;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8.2016年4月9日,英国“猎鹰9”火箭第一级降落在海上无人船上,回收试验终获成功.如图所示,火箭下落过程中,以“猎鹰9”火箭为参照物,无人船是的;主发动机向下喷射高温气体可以降低火箭的下落速度,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9.2016年4月14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科比带领湖人队战胜爵士队后宣布退役,如图所示,科比投篮时,篮球离开手后由于会继续飞行;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10.如图所示,将导线缠绕在钉子上,然后与电池相连,并将钉子的一端靠近罗盘,此时,钉子的右端为极,罗盘中的小磁针将(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1.我们去烧烤店吃烤肉时,烤肉的过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肉的内能;烤肉香味四溢,这是现象.
12.小明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发现衣领处有污渍,为了看清污渍,他走进镜子,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他应将手电筒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在走进镜子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13.如图所示,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倒立放在桌面上,比较两次橙汁对杯底的压强P A P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P B′.
14.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用5N的拉力F,将重8N的铁块沿斜面从底端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若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此斜面的机械效率
将.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该电路电源电压是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Ω.
三、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6.我国自行研制的某重型战斗机,它的发动机用1.5×105N的推力使飞机在10s内前进7000m,求:
(1)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
(2)推力做功的功率.
17.如表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求:
(1)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它正常工作5min产生的热量.
四、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6分)
18.中央二台“是真的吗”节目做过一个实验,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棒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棒上,请解释原因.
19.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还是零线与电灯之间?为什么?20.2016年4月12日,广东佛山遭遇龙卷风袭击,厂房屋顶瞬间被掀起,请解释屋顶被掀起的原因.
五、作图与实验题(共6小题,满分24分)
21.(1)如图甲,小明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作出手受到橡皮对它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小明通过镜子看到墙后的小猫,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如图丙,在图中圆圈内填上合适的电表,使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发
光.
22.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对应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3分钟,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
(3)要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液体.
2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的长度相同,乙、丙的横截面积相同.
(1)实验中,可以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
(2)小明、小红和小亮分别对该电路图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小红认为小灯泡是多余的;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你赞同的观点.
(3)若选择甲、乙两根导线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的关系.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原理相同.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像可能会到光屏上(选填“C”“D”或“E”)处.如图乙所示,小明重新调整了三者高度,在光屏C处得到了清晰的像后,他把
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观察到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25.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指针不偏转,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2)排出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想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应将图甲中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
(3)小明根据记下的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象,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这是由于.
26.如图所示,小明想测量小西红柿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进行了测量.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a、选择一颗小西红柿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它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小西红柿所受的浮力重力.
b、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小西红柿悬浮,停止加盐,如图乙.
c、取出小西红柿,用天平测量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为m,如图丙,则m= g.
d、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记为V,如图丁,则V= mL.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小西红柿的密度.
(2)小明没有正确测出小西红柿的密度,是因为他在实验中遗漏了一个重要步骤,这一步骤应该填在步骤之前.
2016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2kg
B.一支新粉笔的长度约7cm
C.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20W
D.某同学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10s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一只粉笔的长度略小于10cm,在7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电饭锅的最大功率在2000W左右,家用空调的功率与此差不多,在2000W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吉林雾凇B.
玻璃上形成水珠
C.
寒冬雪人变小D.
湿衣服晾干
【分析】凝华指的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分析凝华现象,首先判断物质是不是固态,然后看是不是由气态形成的.
【解答】解: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符合题意;
B、玻璃上的水珠,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雪人变小,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晾干,衣服上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凝华现象的判断,凝华现象的生成物是固态,这是判断的主要依据.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D.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速
度(通常取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3)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来分析此选项.(4)光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0°,即传播方向不变.
【解答】解: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故B错误;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因此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故C正确;
D、光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将不变,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0°,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改变,而当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但光速会改变.因此在做题时,要看清题意.
4.如图所示是新研制的太阳能汽车,下列关于该汽车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汽车使用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汽车中的收音机是通过电磁波接收信息的
C.汽车上的安全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D.汽车静止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2)收音机可通过电磁波来接收信息;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
A、太阳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故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收音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就属于电磁波,故B正确;
C、安全带比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系安全带时舒服,故C正确;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车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电动汽车为载体考查了能源的分类、电磁波的利用、减小压强的方法以及平衡力多个相关的知识点,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值得我们关注.
5.下列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做俯卧撑时,以脚为支点,人体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踢足球时,守门员将足球扑出门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掷出去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没有对它做功
【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据此判断;(4)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解答】解:A、做俯卧撑时,以脚为支点,阻力作用在人的重心,动力作用在人的手掌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人体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故A正确;
B、守门员将足球扑出门外,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掷出去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
D、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篮球在空中并没有受到人的作用力,因此人没有对它做功,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能量的转化,以及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等,综合性强,属力学综合题.
6.饮水机具有加热和保温的两种功能,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为保温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为加热状态,其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B.C.D.
【分析】当S1闭合,S2断开时,为保温状态;当S1、S2都闭合时为加热状态.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由P=分析选项即可.
【解答】解:
电源电压不变,由P=知,加热状态时,电路的功率较大,则电路的总电阻较小;保温状态时,电路的功率较小,则电路的总电阻大.
A、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中只有电阻R1;当S1、S2都闭合时,R1、R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R1或R2,此时为加热状态,符合要求;
B、当S1闭合,S2断开时,R1、R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R1或R2;当S1、S2都闭合时,形成电源短路,不符合要求;
C、当S1闭合,S2断开时,R1、R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两电阻之和;当S1、S2都闭合时,R2被短路,电路只有电阻R1,R1的阻值小于串联的总电阻,此时为加热状态,符合要求;
D、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中只有电阻R1;当S1、S2都闭合时,R1、R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R1或R2,此时为加热状态,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出在开关的不同组合下,电路中电阻的特点;然后根据电路中开关和电阻的特点分析符合要求的选项.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
7.“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拨动琴弦,琴弦振动发声;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8.2016年4月9日,英国“猎鹰9”火箭第一级降落在海上无人船上,回收试验终获成功.如图所示,火箭下落过程中,以“猎鹰9”火箭为参照物,无人船是运动的;主发动机向下喷射高温气体可以降低火箭的下落速度,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分析】(1)依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
(1)以“猎鹰9”火箭为参照物,猎鹰9”火箭与无人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无人船是运动的;
(2)主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对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燃气就会对主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可以降低火箭的下落速度,由此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相互的.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与精致的相对性、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9.2016年4月14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科比带领湖人队战胜爵士队后宣布退役,如图所示,科比投篮时,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该性质称为惯性;
(2)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能够增大摩擦;
【解答】解:
科比用力将篮球投出时,篮球原来是运动的,当篮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仍然可以继续向前运动;篮球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答案为:惯性;增大摩擦.
【点评】此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以及惯性的应用等知识点.题目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难度不大,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是此题的考查目的.
10.如图所示,将导线缠绕在钉子上,然后与电池相连,并将钉子的一端靠近罗盘,此时,钉子的右端为S 极,罗盘中的小磁针将顺时针(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分析】(1)电磁铁的N极和S极通过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电磁铁的N极.
(2)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旋转方向.
【解答】解:(1)由电源正负极知,电流从铁钉的右端流入,从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知,钉尖一端是N极,钉帽一端,即右端是S极.
(2)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罗盘中的小磁针将顺时针方向转动.
故答案为:S;顺时针.
【点评】此题考查安培定则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1.我们去烧烤店吃烤肉时,烤肉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肉的内能;烤肉香味四溢,这是扩散现象.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解答】解:
烤肉时是通过高温的木炭向低温的肉直接传递热量,属于热传递;
烤肉时,烤肉香味四溢,是肉的香味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热传递;扩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2.小明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发现衣领处有污渍,为了看清污渍,他走进镜子,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他应将手电筒照向衣领(选填“衣领”或“平面镜”),在走进镜子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想看清必须有足够的光线,物体的光线足够明亮成的像才更清晰.
【解答】解:(1)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要想帮助小红同学看清衣领上污渍,只有污渍在明亮处,才会将更多的光反射到平面镜上,最终使进入人眼的光更多,看得更清楚,所以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衣领.
(2)当小明走近镜子时,小明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衣领;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
13.如图所示,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倒立放在桌面上,比较两次橙汁对杯底的压强P A = P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P B′.
【分析】因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情况;
由容器质量不变,则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则由压强公式可得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
【解答】解:橙汁的密度一定,将容器倒置后,液体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橙汁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即p A=p B;
由题知,橙汁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橙汁的总重不变,在水平桌面上,F=G,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
由于倒置后底面积变大,则根据p=可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小,即P A′>P B′.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容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再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对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压力F=G,再计算压强
p=.
14.如图所示,斜面长1m,高0.4m,用5N的拉力F,将重8N的铁块沿斜面从底端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4% ;若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分析】(1)根据W=Gh求出有用功;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η=×100%求出机械效率.
(2)若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了额外功,而有用功不变,总功变小,由η=可知机械效率的变化.
【解答】解:
(1)有用功:W有用=Gh=8N×0.4m=3.2J;
总功:W总=Fs=5N×1m=5J,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100%=64%;
(2)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了摩擦力,减小了额外功,而有用功不变,因为总功等于
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总功变小,由η=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故答案为:64%;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机械效率大小变化分析,属于基础性题目.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对应关系如图乙所示,该电路电源电压是9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 6 Ω.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由图乙读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大,
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1.5A,电压表的示数为9V,则电源的电压U=9V,
由I=可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
R0===6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