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第1课《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
2.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
明十进位制计数法的价值。
【学习重点】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会认、读、写11~20各数。
【学习难点】
知道两位数各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学习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计数的吗?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了解古人的计数方法,激发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摆一摆,数一数。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学课本第74页的第1个绿点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上来看,从左往右数,有()只小羊。
2.用小木棒代替小羊,从第1只小羊开始摆到第5只小羊,摆
了()根小木棒;从第6只小羊开始摆到最后1只小羊,摆了
()根小木棒;
3.从左往右一共摆了()根小木棒;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交流,互相正着或倒着数一数1~11或11~1。
第三步: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1)从第1只小羊摆到第5只小羊,用了()根小木棒;(2)从第6只小羊开始摆到最后1只小羊,摆了()根小木棒;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的进行计数活动,体现了“实物图片一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感受11~20各
数的必要性。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捆一捆,认一认。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学课本第74页的第2个绿点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上来看,一捆有()根小木棒,
2.从数数的意义来看,10根木棒就是10个(),也叫作
( );
3.结合计数器来看,11中的左边的“1”在()位上,右边
的“1”在()位上;
4.11就是有()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合作,捆一捆,说一说,拨一拨。
第三步: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1)计数器上,11中左边的“1”在哪个数位上,右边的“1”在哪个数位上;(2)1个十在计数器上十位拨几颗珠子,个位拨
几颗珠子,11又该如何拨呢?
设计意图:在认识到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群的具体数量的基础上,设计了“捆小棒”的活动,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直观体会“10
个一就是1个十”,并结合对计数器的认识了解十位和个位,进而
拨出10,初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在认识十的基础上,继续了解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并在计数器上拨出相
应的数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做一做,说一说。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学课本第74页的第3个绿点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摆的小木棒情境图来看,19是由()个十和()个
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拨时十位上拨()颗珠子,个位上拨()颗珠子;
3.2个十写成数是(),计数器上拨的时候十位上拨()颗珠子。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合作,说一说19的组成,计数器上怎样拨,20呢?再去填一填。
第三步: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利用小棒和计数器依次拨出19和20,说一说你是如何拨的。
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数数活动,直观体会到当个位上数满十时,需要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当个位上1个珠子也没有时,用0来表示,帮助学生经历由数小棒到捆小棒再到拨计数器,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
三、总结
说一说关于11~20各数,你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十位和个位。
10个一就是1个十。
知道了数的组成,例如15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四、作业设计
1.练一练1题看图写数。
2.练一练2题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