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永州一中2023年高三元月大联考
化学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 31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9月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出舱使用的一系列太空装备,也为顺利出舱提供了保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神舟十四号”飞船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
B.航天员出舱使用的安全绳柔韧性好,强度高
C.航天员出舱使用的照明灯中的电池多采用一次性电池
CO,利用了LiOH的吸附性
D.航天员舱外航天服采用LiOH吸收
2
2.“琴棋书画”被誉为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常用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下列“琴棋书画”实物中,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C.猪鬃
邻苯二酚的几种衍生物的混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漆酚分子中均含有两种官能团
B .漆酚结构中的—R 为饱和烃基时,与邻苯二酚是同系物
C .天然生漆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D .漆酚可与甲醛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4.高锰酸钾(4KMn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强氧化剂,在生物医药方面也有重要用途。

工业生产高锰酸钾涉及的一个反应为
242
42233K MnO 2CO 2KMnO MnO 2K CO ++↓+。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1g 金属锰其原子处于基态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为A N
B .该反应中有1mol 2CO 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N
C .2L 0.51
mol L -⋅的23K CO 溶液中23CO -
和3HCO -
总数为A N D .标准状况下,11.2L 2CO 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A N 5.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化合物XWZY4是一种常用的电极材料,该材料中的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态W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6
2
3d 4s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 >Z C .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法制备X 单质
D .Z 与氯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7.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浓硫酸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反应发生的操作是将Y 形管向右倾斜
B .装置b 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3BaCO 或3BaSO
C .装置d 中出现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2CO
D .装置e 中可以盛放NaOH 溶液
8.下列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含等物质的量
4NaHSO 、()2Ba OH 的两溶液混合:
224
42Ba OH H SO BaSO H O +-+-
+++↓+
B .向
1822
H O 中


24
H SO 酸化的
4
KMnO 溶液:
182********H O 2MnO 6H 5O 2Mn 8H O -++++↑++
C .向氯水中滴入少量23Na CO 溶液:2232Cl CO Cl ClO CO -
--+++↑
D .223Na S O 溶液与稀硫酸混合:2223423S O 2H
4S 2SO H O -
+
-
+↓++
10.Kumada 偶联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可以实现“交叉偶联”,偶联反应机理如图所示(1
R 、2
R 代表烷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ⅱ→ⅲ的过程中包含σ键的断裂与形成
B .反应过程中Cu 元素的价态未发生变化
C .通过偶联反应可以实现碳链增长等有机反应
D .偶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 1212
2R Cl R MgCl R R MgCl +−−−
→-+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1.一种锌铁矿的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该晶胞的参数为a pm 、a pm 、b pm ,1号原子的坐标为311,,448⎛⎫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号原子的坐标为335,,448⎛⎫ ⎪⎝⎭
B .距离硫原子最近的硫原子数目为4
C .硫原子位于锌原子和铁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
D .该晶体的密度为()3032A
46545683210g cm a bN -⨯+⨯+⨯⨯⋅
12.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微生物电合成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的原理如图所示。

假定废弃有机物为3CH CO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二者的能量转化形式恰好相反
B .图示左侧电极为正极,右侧电极为阴极
C .左侧电极反应式为322CH COOH 8e 8OH
2CO 6H O -
-
-++
D .若用该燃料电池供电,理论上合成1mol 3CH OH ,需消耗3CH COOH 45g 13.氯化亚铜(CuCl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常温下()()()
s aq aq CuCl Cu Cl +-+
sp 1.2K =⨯610-,在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中,氯化亚铜发生溶解,生成两种配合物离
子:()()
q CuCl C s l a -
+()2CuCl aq - 1
0.36K =;
()()()223aq aq aq CuCl Cl CuCl --
-
+ 2K ,
用盐酸溶解时,溶液中含铜粒子分布分数(δ

与()Cl
c -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1
Cl
0.2mol L
c -
->⋅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Cu +
B .()()()2aq aq aq Cu 2Cl CuCl +--+的平衡常数5
3.010K =⨯
C .图中交点处溶液中:()()()H
OH 2Cl c c c +
-
-
->
D .向体系中加入少量CuCl ,上述三个平衡均正向移动
14.室温下,用0.11
mol L -⋅ NaOH 溶液滴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 和HB 的混合溶液。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与X [X 代表(HA )()()
HA lg
A
c c -
、()()
A lg
HA c c -、()()
HB lg
B
c c -
或() B lg
(HB)
c c -]
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 HA K >()a HB K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L 和3L 分别代表()()
HA lg
A
c c -
和()()
A lg
HA c c -与pH 的变化曲线
B .()4a HA 10K -=、()6a HB 10K -=
C .滴定至pH =5时溶液中存在:()()()()A B HA HB c c c c -
-
+=+
D .水的电离程度:P <N <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5.(13分)
亚磷酸三乙酯[()253P OC H ]是一类应用颇多的有机磷试剂,广泛应用于农药、塑料、药物等领域。

某实验小组对亚磷酸三乙酯的制备进行了探究,其反应原理为
()325253PCl 3C H OH P OC H 3HCl +→+。

部分物质相关性质如表:
Ⅰ.制备三氯化磷实验室中制备三氯化磷的装置如图1所示(部分夹持、加热装置已省略)。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中盛放的试剂是;F的作用为。

(3)加热C装置应选择的最适宜温度为(填标号)。

a.44~70℃b.85~90℃c.160~170℃
Ⅱ.制备亚磷酸三乙酯
向图2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4.6mL(0.25mol)无水乙醇、33.4mL(0.25mol)N,N-二
C H N CH]和73mL石油醚,保持温度在5~10℃,强力搅拌下滴入由7.6mL 甲基苯胺[()
6532
(0.083mol)三氯化磷与38mL石油醚混合后的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至40~45℃,继续搅拌1小时反应完成。

将得到的悬浮液冷却后抽滤、洗涤,然后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先常压蒸馏回收溶剂,再减压蒸馏收集得到产品10.4g。

(4)图2中的冷凝管(填“能”或“不能”)用来替换图1中冷凝管。

(5)制备亚磷酸三乙酯时加入N,N-二甲基苯胺的作用是。

(6)洗涤粗产品时,最好选用的洗涤剂为 (填标号)。

a .蒸馏水
b .75%乙醇溶液
c .石油醚
(7)本实验中亚磷酸三乙酯的产率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14分)
铬及其化合物在化工上用途广泛,由含铬废渣(除含23Cr O 外,主要含23Al O 、
23Fe O 、2SiO )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2272Na Cr O 2H O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溶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lg (c /1
mol L -⋅)与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当溶液中离子浓度5
11.010
mol L --⨯⋅≤时,认为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焙烧”时需将“含铬废渣”粉碎并与3NaHCO 固体混合均匀,后在焙烧炉中与空气逆流而行,上述操作的目的是 ;该工序中
23
Cr O 转化为
24
Na CrO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浸渣”的主要成分为 ;“调pH =9.0”的工序中有
()3
Al OH 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4)常温下,若要控制溶液中铝元素的浓度不超过6
110mol L --⋅,需控制溶液pH 范围
为 。

(5)在“滤渣1”中含有硅酸,硅酸及硅酸盐中,44SiO -四面体[如下图(a )]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环状等结构。

图(b )为44SiO -四面体连成的三元环和四元环多硅酸根。

绿柱石是由2Be +
、3Al +
及44SiO -
四面体连成的六元环构成,其中2Be +、3Al +
个数之比为3∶2,则绿柱石的化学式为 。

17.(13分)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日益紧张,开发新的可代替化石能源的绿色能源势在必行。

乙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一定条件下,将CO (其结构为C O ←

、2CO 、2H 的混合气体通入容器中可以合成多种替代能源,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①()()()()222g C g O H g CO g H O ++ ②()()()23g g g CO 2H CH OH +
③()()()()2322g g g g 2CO 4H CH CH OH H O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断裂1mol 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所示:
则反应①的ΔH = kJ mol ⋅。

(2)某热力学实验室对CO 和2H 制乙醇进行了研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ad ”表示被吸附;2x =或3):
图1:CO 和2H 制乙醇的机理
从反应机理图分析该反应的副产物有 。

(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CO 和2H 按物质的量之比1∶1充入密闭容器中,若容器中只发生反应:()()()()2322g g g g 2CO 4H
CH CH OH H O ++,则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 .()()2CO 2H O v v =正逆
B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向反应釜中加入CO 、2CO 、2H 的混合气体,当其他条件相同时,3CH OH 选择性[
()()()
32CH OH 100%
CO CO n n n ⨯+生成消耗消耗]和
32CH CH OH
选择性
[
()()()
3222CH OH 100%C CH CO O n n n ⨯+生成消耗消耗],
CO 、2CO 和2H 的转化率随()
()
2CO CO n n 的变化关系如图
2所示,2
H 的转化率随
()
()
2CO CO n n 的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是 。

(5)图3为压强对原料转化率与醇选择性的影响曲线,则生产乙醇的最佳压强为 。

(6)在一定温度下,将CO 和2H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上述反应②和③,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反应前容器内压强为0P ,平衡时2H O
压强为1P ,甲醇压强为2P 。

发生反应③的CO 占CO 总消耗量的比例为 (用0P 、1P 、2P 中相关字母表示,下同),反应②的压强平衡常数p K 的值为 。

18.(14分)
有机物H 是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品,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名称为 。

B 分子内甲基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F →G 的反应类型为 。

(3)C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 中含氮官能团的名称为 。

(5)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分子结构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 。

a .分子中含有苯环和2NH b .能与3NaHCO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和32CH NH 为原料,设计合成
的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永州一中2023年高三元月大联考 化学·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是碳单质,所以不是碳的同素异形体,A 项错误;为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且不影响航天员舱外活动的灵活性,出舱使用的安全绳应该柔韧性好,强度高,B 项正确;航天发射成本高,
物品携带有限,照明灯更可能使用太阳能电池及可充电电池,C 项错误;航天员舱外航天服采用LiOH 吸收2CO ,是因为LiOH 能与2CO 反应,D 项错误。

2.B
【解析】蚕丝和猪鬃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釉瓷棋子为陶瓷制品,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项符合题意。

3.A
【解析】R 为饱和烃基时,漆酚分子中只含酚羟基一种官能团,A 项错误;漆酚结构中的—R 为饱和烃基时,分子中含两个酚羟基,与邻苯二酚官能团种类、数目相同,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 个“2CH ”,互为同系物,B 项正确;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 项正确;漆酚可以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 项正确。

4.C
【解析】基态锰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52
3d 4s ,d 轨道有5个未成对电子,11g 金属锰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未成对电子数为A N ,A 项正确;该化学方程式中24K MnO 发生歧化反应,3mol 24K MnO 反应时转移2mol 电子,则1mol 2CO 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N ,B 项正确;23K CO 溶液中含碳微粒还有23H CO ,所以溶液中23CO -
和3HCO -
总数小于A N ,C 项错误;O =C =O 中有两个π键,标准状况下,11.2L 2CO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含有的π键数目为A N ,D 项正确。

5.C
【解析】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无明显变化,A 项错误;若溶液中含有2Cu +
,则向其中加入足量氨水,最终沉淀会溶解,B 项错误;2CO 能与23Na CO 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
3NaHCO ,从而析出晶体使溶液变浑浊,C 项正确;先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
加几滴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该盐还有可能是硝酸亚铁,D 项错误。

6.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 、Y 、Z 、W 分别为Li 、O 、P 、Fe 。

基态Fe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6
2
3d 4s ,A 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稳定性:
23H O PH >,B 项正确;Li 的金属性非常强,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法制备Li 单质,C 项正确;
P 与Cl 形成的5PCl 中P 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结构,D 项错误。

7.D
【解析】浓硫酸与葡萄糖反应可能生成2SO 、2CO 等气体,葡萄糖为固体,应将浓硫酸倒入含少量水的葡萄糖中,操作为将Y 形管向左倾斜,A 项错误;白色沉淀为4BaSO ,B 项错误;c 中的品红溶液不能完全吸收2SO ,装置d 中出现浑浊可能为3CaSO 所致,C 项错误;污染性尾气为2SO ,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D 项正确。

8.A
【解析】合成氨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平衡转化率越低,工业上采用高温的目的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A 项符合题意;高粱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再
经发酵生成乙醇,B 项不符合题意;锂的密度小,单位质量物质释放的电能大,广泛用于日常生活,C 项不符合题意;淀粉溶液遇碘单质生成蓝色化合物,碘液可用于检验淀粉,D 项不符合题意。

9.A
【解析】硫酸为强酸,酸式酸根离子完全电离,H +与OH -
发生反应,且发生反应的
()()2Ba :OH 1:1n n +-=,A 项正确;1822H O 中的18O 均为-1价,反应后均变为182O ,
产物2H O 分子中的O 原子来自4MnO -
,B 项错误;酸性:23H CO >HClO ,少量23Na CO 会与氯水中的HCl 反应生成2CO ,但HClO 不会反应,C 项错误;223Na S O 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22S O 2H S SO H O -
+
+↓+↑+,D 项错误。

10.B
【解析】ⅱ→ⅲ的过程中包含Cu —1R 、Cu —2R σ键的断裂,1R —2R σ键的形成,A 项正确;R 代表烷基,C 与Cu 成键,电子对偏向碳,ⅰ和ⅲ中Cu 元素的化合价为+1,ⅱ中Cu 元素的化合价为+3,B 项错误;通过偶联反应可以使1R 与2R 相连,实现碳链增长等有
机反应,C 项正确;偶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 1212
2R Cl R MgCl R R MgCl +−−−
→-+,D 项正确。

11.AB
【解析】由图可知2号原子的坐标为135,,448⎛⎫
⎪⎝⎭
,A 项错误;以硫原子为顶点,构成的立方晶胞结构中硫原子的位置位于顶点和面心,所以距离硫原子最近的硫原子数目为12,B 项错误;由晶胞结构可知硫原子位于锌原子和铁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中,C 项正确;该晶胞
中含4个Zn 、4个Fe 、8个S ,晶体密度为()3032A
46545683210g cm a bN -⨯+⨯+⨯⨯⋅,D 项
正确。

12.BC
【解析】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合成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 项正确;燃料电池中3CH COOH 转化为2CO 时失电子,则左侧为负极;右侧电极接电源负极,为阴极,B 项错误;由产物为2CO 知该电极所处溶液环境为酸性,电极反应为
322CH COOH 8e 2H O 2CO 8H -+-++,C 项错误;用2CO 合成1mol 3CH OH ,反应
中转移6mol 电子,则需3CH COOH 的质量为1
6mol 860g mol 45g -÷⨯⋅=,D 项正确。

13.D
【解析】(
)()
sp
65Cu
6.01010Cl K c c +
---=
=⨯<,Cu +几乎完全沉淀,A 项正确;
()()q Cu 2C aq a l +-+()
2CuCl aq -可由
()()
()
2s aq aq CuCl Cl CuCl --+与
()()()q C a uC s q a l Cu Cl +-+两式相减得到,51
sp
3.010K K K =
=⨯,B 项正确;由电荷守恒得()()()()()22
3
H
Cu Cl CuCl 2CuCl c c c c c +
+
-
--+=+++()OH c -
,交点处
()()22
3
CuCl CuCl c c --=,()1
Cl 0.62mol L c -
-=⋅,此时溶液中几乎不存在Cu +
,可得
()()()()2
H OH Cl 3CuCl c c c c +--
--=+,又()
()
2
1
CuCl 0.36Cl c K c --
=
=,则()()()H OH 2.08Cl c c c +---=>()2Cl c -
,C 项正确;CuCl 为固体,加入少量固体不影
响平衡移动,D 项错误。

14.BC
【解析】1L 和2L 随pH 升高而减小,故1L 和2L 代表()()
HA lg
A
c c -
、()()
HB lg
B
c c -
与pH 的变化
曲线,3L 和4L 代表()()
A lg
HA c c -、()()
B lg
HB c c -与pH 的变化曲线,已知()()a a HA HB K K >,
H +浓度相同时,
()()
()()
HA HB A B c c c c --<

()()
()()
A B HA HB c c c c -->
,故1L 和3L 分别代表()()
HA lg
A c c -和()()
A lg HA c c -与pH 的变化曲线,A 项错误;由M 、P 两交点可知,()()
()()
A HA lg
lg
HA A c c c c --
=,
()()
()()
B HB lg
lg
HB B c c c c --=,则
()()
()()
A HA 1HA A c c c c --=
=,
()()
()()
B HB 1HB B c c c c --=
=,故
()4a HA 10K -=、()6a HB 10K -=,B 项正确;滴定至pH =5时溶液中存在:
()()
()()
B HA lg lg
HB A
c c c c --
=,
()()
()()
A H
B lg
lg
HA B
c c c c --
=,再结合
()()()()A HA B HB c c c c --+=+,则()()A HB c c -=、()()B HA c c -=,所以()()()()A B HA HB c c c c --+=+,C 项正确;酸性越弱,水的电离程度越强,所以水的
电离程度:M <N <P ,D 项错误。

15.(13分)
(1)2222MnO 4H 2Cl Mn Cl 2H O +
-
+∆
+++↑+(2分,漏写气体符号、反应条件不扣
分)
(2)浓硫酸 吸收氯化氢和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E 中使三氯化磷水解(写出1点给1分,合理即可,共2分) (3)b
(4)不能
(5)吸收反应产生的HCl ;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产率(2分,答出一点即可) (6)c
(7)75.5或75.4 【解析】
(1)实验室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2MnO 4H 2Cl
Mn Cl 2H O +-
+∆
+++↑+。

(2)三氯化磷易水解,故氯气必须干燥,B 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F 中装有碱石灰,用于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E 中使三氯化磷水解。

(3)C 装置加热的关键是让三氯化磷汽化,其温度要高于75.4℃,同时为节约能源,温度不宜太高,则b 项符合题意。

(4)图1中为直形冷凝管,不能用球形冷凝管替代。

(5)N ,N -二甲基苯胺具有碱性,吸收反应产生的HCl ,能够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亚磷酸三乙酯的产率。

(6)粗产品中含有三氯化磷(易水解),故不能用含水溶剂洗涤(会增加产物的分离提纯难度),同时洗涤剂要便于分离回收利用,最好选用原来的溶剂石油醚,c 项符合题意。

(7)()253P OC H 的理论产量为1
0.083mol 166g mol
13.778g -⨯⋅=,故产率
10.4g
100%75.5%13.778g
=
⨯≈。

16.(14分)
(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焙烧更充分(2分,答案合理即可)
2332
24222Cr O 8NaHCO 3O 4Na CrO 8CO 4H O ++++高温焙烧
(2分,漏写反应条件
不扣分)
(2)23Fe O 或氧化铁
()()22
32432Al OH CO 2Al OH CO H O
-
-
⎡⎤+↓++⎣⎦[或
()22223
32AlO CO 3H O
2Al OH CO --
++↓+](2分,漏写状态符号不扣分) (3)2CO 、3NaHCO (每个1分,共2分,写名称不给分) (4)4.83~8.6(或4.9~8.6或4.83<pH ≤8.6或4.9≤pH ≤8.6) (2分,答案合理即可)
(5)32618Be Al Si O 、23618Al Be Si O 、()3236Be Al SiO 、()2336Al Be SiO 、
2323BeO Al O 6SiO ⋅⋅、232Al O 3BeO 6SiO ⋅⋅(2分,任写一种均可)
【解析】
(1)高温焙烧时需将“含铬废渣”粉碎并与3NaHCO 固体混合均匀,并在焙烧炉中与空气逆流而行,该操作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焙烧更充分;该工序中23Cr O 发生









232Cr O 8
+
32
2422NaHCO 3O 4Na CrO 8CO 4H O +++高温焙烧。

(2)混合物中只有23Fe O 不与3NaHCO 反应,所以“浸渣”的主要成分为23Fe O ;“调pH =9.0”的工序中得到的“滤渣1”为23H SiO 和()3Al 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322233
SiO CO H O
H SiO CO --
++↓+和
()()22
32432Al OH CO 2Al OH CO H O
-
-
⎡⎤+↓++⎣⎦[

()22223
32AlO CO 3H O
2Al OH CO --
++↓+]。

(3)由流程可知气体X 为2CO ,滤渣2为3NaHCO ,所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2
CO 和3NaHCO 。

(4)由()(
)()33
sp 3Al OH Al
OH K c c +
-
⎡⎤=⨯⎣⎦可知,()3Al c +由5
110
mol L --⋅降至
6110mol L --⋅时,pH 上升约0.33,结合离子浓度与pH 的关系图可知,pH 不低于4.83;
根据()()243Al OH H Al OH H O -
+
⎡⎤+↓+⎣⎦
,可知()4Al OH -
⎡⎤⎣⎦
的浓度由51
10mol L --⋅降至6
110
mol L --⋅时,()
H c +增大10倍,结合图示可知,此时pH =8.6,所以常温下,若
要控制溶液中铝元素的浓度不超过6
110
mol L --⋅,需控制pH 范围为4.83~8.6。

(5)根据44SiO -
环状结构可知,每个结构单元中两个氧原子与另外两个结构单元顶角共用,所以环状结构中每个结构单元可表示为23SiO -
,则由2Be +、3Al +及44SiO -
六元环构成的绿柱石的化学式为32618Be Al Si O 。

17.(13分)
(1)+41.4(2分,漏写“+”、多写单位不扣分) (2)3CH OH 、4CH (2分,写出1个给1分) (3)BD (2分,写出1个给1分,见错不得分)
(4)各()()2CO CO n n 值下,CO 与2CO 转化率均接近100%(或变化不大),随着()
()
2CO CO n n 值增
大,2CO 减少,反应①消耗2H 减少,故2H 转化率降低(2分,答案合理即可,仅答出“CO 消耗2H 少”给1分)
(5)3MPa (1分,漏写单位不给分) (6)
1122100%2P P P ⨯+或1
12
22P P P + (2)22
00212122422P P P P P P P ⎛⎫⎛⎫---- ⎪⎪⎝⎭⎝⎭
(2分,合理即可) 【解析】
(1)反应①的()11280343610752462.8kJ mol 41.4kJ mol H --∆=⨯+--⨯⋅=+⋅。

(2)由图可知③和⑥反应分别生成了副产物甲醇和甲烷。

(3)平衡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故平衡时()()2CO :H O 2:1v v =正逆,A 项不符合题意;设起始时,CO 和2H 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CO 转化量为2x mol ,则:
()
()
()
()2322g g g g 2CO 4H CH CH OH H O ++
起始/mol 1
1
0 转化/mol
2x 4x x x 任意时刻/mol
1-2x
1-4x
x
x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1212100%100%50%121424x x
x x x x x
--=
⨯=⨯=-+-++-,为定值,故
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O 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定值,B 项符合题意;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
气体总质量
气体总物质的量
,气体总质量不变,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则说明气体总物质的
量不变,而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改变,故可判断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 项不符合题意;容器体积恒定,气体质量守恒,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气体密度都不发生改变,D 项符合题意。

(4)2CO 转化为乙醇、甲醇之前先发生反应①变为CO ,故
()
()
2CO CO n n 的值发生改变可影响
2H 转化率。

又因为各比值下CO 和2CO 转化率均接近100%,所以随着
()
()
2CO CO n n 的值增大
而使2CO 减少时,经由反应①消耗2H 的量减少,转化率降低。

(5)由图可知,应选择乙醇选择性极大值对应的压强3MPa 。

(6)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物质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可以用气体分压代替物质的量计算各种与反应相关的量。

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前容器中的气体分压:
()()0
2CO H 2
P p p ==
,在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中不同反应对应同一物质的分压相等,则列出三段式如下:
()
()()23g g g CO 2H CH OH +
起始压强 0
2
P
2
P 0
转化压强
2P
22P
2P 平衡压强
02122P P P ⎛⎫
-- ⎪⎝⎭ 021242P P P ⎛⎫
-- ⎪⎝⎭
2P
()
()()
()2322g g g g 2CO 4H CH CH OH H O +
+
起始压强
2
P
02
P
转化压强
21P
41P
1P 1P 平衡压强
02122P P P ⎛⎫-- ⎪⎝⎭ 021242P P P ⎛⎫
-- ⎪⎝⎭
1P
1P
则发生反应③的CO 占CO 总消耗量的比例为
1
12
2100%2P P P ⨯+。

反应②的压强平衡常32
CH OH 2
p 2
2
Co H 00212122422p P K p p
P P P P P P =
=
⋅⎛⎫⎛⎫
---- ⎪⎪⎝⎭⎝⎭。

18.(14分)
(1)邻二甲苯(或1,2-二甲基苯) 3
sp (2)还原反应
(3)
(2分,用箭头表示也可以)
(4)酰胺基、硝基(2分,写对1个给1分)
(5)17 (2分,其他书写形式正确也给分)
(6)
(每
个箭头上下左右都正确得1分,共3分,第一步反应物除甲醇外用乙醇等也可) 【解析】
(1)由B 即可推断A 为邻二甲苯(或1,2-二甲基苯)。

B 分子内甲基中的碳原子采用3
sp 杂化。

(2)反应F →G 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硝基被还原为氨基)。

(3)根据C 的分子式及B →C 的反应条件可推出C 的结构简式为,再根据D →E
的反应条件及E 的结构简式可推出反应C →D 为酯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F 中含氮官能团的名称为酰胺基和硝基。

(5)能与3NaHCO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羧基,若分子中含有三个取代基,则为氨基、羧基、甲基,三个不同取代基在苯环上位置异构有10种,2CH COOH -与氨基在苯环
上位置异构有3种,22CH NH 与羧基在苯环上位置异构有3种,当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
基即为时有1种,共17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6)根据反应C →D 、E →F 和F →G 所给提示,采用逆向合成分析法,即可写出合成路线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