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奖一等奖倪和军篆书《桃花源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奖一等奖倪和军篆书《桃花源记》
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为兰亭奖新媒展题字
“倪和军之篆书,将秦汉乃至宋元、明清之篆书都有所涉及,当熟悉整个篆书体系之后,又以“秦汉篆”的风格表现出来,着实说明他有过人的思想。
和军兄多年来浸淫于篆书与篆刻的同修中,似乎在当代书坛来看属于“稀罕物”,因为在同时代的书法家或篆刻家中,他能够将二者同时“拾”起来,实属难得。
”-贺进
○倪和军
倪和军,别署逸墨堂主人,1972年生,山东泰安人。
师从刘宝纯先生、王友谊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山东
省书法家协会王羲之书法院副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泰山书法院副院长、东岳印社社长。
倪和军篆书《桃花源记》欣赏
大家眼中的倪和军
○贺进、吕金成、鹿锋、靳永、姜寿田
○贺进《漫谈倪和军篆书》
倪和军之篆书,无疑是小篆的体系,在他的篆书体系中,将秦汉乃至宋元、明清之篆书都有所涉及,当熟悉整个篆书体系之后,又以“秦汉篆”的风格表现出来,着实说明他有过人的思想。
和军兄多年来浸淫于篆书与篆刻的同修中,似乎在当代书坛来看属于“稀罕物”,因为在同时代的书法家或篆刻家中,他能够将二者同时“拾”起来,实属难得。
○吕金成《道天法地毓秀钟灵》
倪氏和军,幼承家学资质颖慧,敏行讷言不事张扬。
为人朴厚,
智圆行方。
及长,负笈北上京师,问道南下西泠,宗循秦汉篆法,精研古鉨印章,撷取山水灵感,凝聚朱白辉光。
兀兀穷年焚膏油以继晷,孜孜以求臻精益于指端。
才溢字画,技超雕镂。
博采精研赏摩鼎彝碑碣,弘览奇趣观临印玺泉刀。
鸟篆蝌文,皆显心迹;秋蛇春蚓,尽逞指功。
锲而不舍,金声玉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鹿锋《小篆大乾坤》
倪和军的篆书从李斯泰山刻石入手,精研《袁安碑》、《袁尚
碑》,学习赵之谦、王福庵,既承接秦汉篆书的高古整饬与严谨,又融会浙派的爽捷纯净与圆劲。
能得篆法,难在沉潜。
章法需要悟性。
在疏密离合、长短欹侧、直曲方圆、挪让盘错之间,倪和军精心拿捏,费尽思量。
他以书入印,以画入印,在处理虚与实、增与减、朱与白等各种关系上匠心独具。
他的印以方正为主,以平阔为主,以均衡为主,有根基、有规矩、有方法;同时在方正、平阔、均衡之中,他的印又有从容、有节制、有情调。
○靳永《和军书法》
列嶂驱驰海东西,一峰突起众峰低。
并世詹詹称作者,谁从语默得天倪。
和军兄年逾不惑,艺术语言逐渐成熟,艺术理念渐趋明确。
他赋性厚重,每好为深沉之思。
可以想见,假以时日,养根俟实,加膏希光,其能成就者,真是不可限量。
齐鲁之间,列嶂奔驰,而泰山巍巍然为众山之首;岱庙之中,宝刻琳琅,而片石赫赫焉为篆书之宗。
和军兄栖止其下,游卧其中,仰观岱宗,俯察片石,其胸中蓄积,虽不问,可知也。
○姜寿田《倪和军印谈概》
倪和军印,以汉印为宗,又广涉古玺,曹魏、晋印、元印以及明清流派印,尤精擅汉印、元朱文。
印学一脉,其精义在文人印一支,此騐诸元明清印史可证。
此亦与书法帖学一脉枢机在文人化道统同然。
故后世称篆刻一道为金石学,印家则迳称金石家。
揆其旨要在以印归乎于学。
明清以迄而后,印家皆为饱学之士,如文彭、歙四家、赵之歉、黄士陵,西泠八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来楚生,皆合印
道、印学于一身,乃称巨子。
《学书感悟》(节选)
○倪和军
清末民初篆书第二次昌盛繁荣期,对我的篆书学习影响甚大。
初期,我大量投入了精力去临摹吸收,感悟到了邓石如把汉隶的结体和笔法运用到了小篆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赵之谦把魏碑和隶书的结体用笔,成功融合,形成了自己篆书的面貌;杨沂孙将大小篆
融合为一体,自成一家;吴让之使篆书变宽博为紧密、瘦长,有玉树临风之态;而王福安把二李合之,更加稳妥,把秦汉篆书再一次推向了极致。
在临习中更让我有感触的是邓散木,他完全把汉代篆书碑帖的宽博之气发挥到了极致,如二石阙、汉碑额、砖瓦等铭文与作品完美的结合,形成了不俗的效果。
每每驻足在《泰山刻石》前,看到默默耸立在岱庙东御座里的秦·李斯小篆时,虽然被岁月冲洗的只剩下了了了数字,但仍散发着雍容大度,气势袭人,一统天下的帝王之气所震撼着。
《泰山刻石》,代表着皇家汉字标准规整的一种,比如《泰山刻石》、《会稽刻石》和后来宋代摹石的《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对后世影响巨大。
另一种则是广泛于秦社会各层所书写刻制的如诏版、权量、砖瓦、印章、镜铭等,其各具艺术特色,自然朴实,奇趣多姿,参差错落,极具艺术表现书写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