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4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又重新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八 届九中全会上,他甚至提出建议:1961年 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这在一定程度 上使党恢复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然而,
这种恢复不久又受干扰,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又被抛弃。
18
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1958年“大跃 进”,再到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逐渐被抛开。
22
23
24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把“ 实事求是 ”四个大 字,丰富发展为“ 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 ”八个字。
25
邓小平指出: “ 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 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 实事 求是 ’ 四个大字。”
26
我读的书并不多,就 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 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 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 改革也靠这个。 邓小平
8
2、明确提出思想路线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 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 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 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 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
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没有调查,就 没有发言权。”
9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1937年,毛泽东在 《实践论》和《矛盾论》 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 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 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 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 哲学分析。
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和归宿;
提出了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完整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 准
43
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 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 申
3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 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推动了全面改 革的进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 正工作全面展开
经济改革也开始从农村突破
31
三.解放思想的科学涵义 “ 我们讲解放 思想,是指在马克 思主义指导下打破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 见的束缚,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 题。”
37
发展乡镇企业
38
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9
创办经济特区
引进外资
40
41
四.邓小平、江泽民和胡 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丰富和发展
42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科学阐释了解放思 想的内涵;“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 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论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解放思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5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 出发;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深入研 究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和现象之 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 展规律。 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
1
推倒“两个凡是” 1977年2月7日 ,“两个凡是”出台──“凡是毛主席作 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在“两个凡是”提出两 个月后,邓小平在给中 共中央的信中提出:要 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 东思想”指导我们。并 在同年5月的谈话中指出: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 克思主义。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
思想僵化 的原因
对马克思主义 不科学的认识 苏联体制模 式
林彪、“四人 帮”唯 心 主 义 形而上学
“两个凡是”
20
文革中的经典对话
文革”期间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 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一天,有个中学生走进供销社买东西,和售货员的对话, 堪称经典。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 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 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你就多拿几 种让我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挑 就是不能挑。” 中学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 不让挑? 售货员:“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 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48
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 个着眼于‛
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 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向全 党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 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
16
建国初期,毛泽东仍一再强调要坚持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论十大关系》
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坚持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的代表作。这一时期,
“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
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3
页)
17
1960年底至1961年初,在经历了大跃进运
动背离思想路线出现的挫折后,毛泽东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 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 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 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认为那 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 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 上的最后挣扎。”
7
1、初步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1929年毛泽东为古 田会议写的决议中,明确提 出反对主观主义对工作的指 导。要求党员注意社会经济 的调查和研究。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2
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坚 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1941年5月《改造 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 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 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 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 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 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 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 向导。‛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 讲话。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 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依据邓小平的这些讲话精神,重新确立了实事求 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党制定正 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1
文革中的经典对话
中学生:“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售货员:“一切权力归农会---爱买就买。” 中学生:“打倒土豪劣绅---你这什么工作态度?” 售货员:“友谊,还是侵略---咋的,你想打架?” 中学生:“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 以为我怕你?” 领导见两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就急忙上前调解:“要团 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售货员:“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你还能咋的?” 中学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啥 了不起?” 领导看他俩谁也不肯停止舌战,便劝中学生一走了之: “敌进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买。” 中学生听了,就顺势下了台阶,转身而去,他边走边说: “别了,司徒雷登---哼!” 售货员如得胜的将军立即回敬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 老虎---呸!
33
2、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辨证关系的完整概括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 前提和内在要求。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 想的目的和归宿。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34
邓小平强调了解放思想 对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重大作用,把解放思想置 于同实事求是并列的高度, 强调二者的内在统一性。
35
36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46
毛泽东指出: ‚我们看问题不要 从抽象的定义出发, 而要从客观存在的 事实出发,从分析 这些事实中找出方 针、政策、办法 来。‛
47
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邓小平强调,我 们在每一个时期,处 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 时,一定要从当前的、 现实的、已经发生重 大变化的实际出发。 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 件思考问题、下决心, 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 解决不了。
13
毛泽东1942年给延安干部作报告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 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 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 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 到底,就是靠这个。‛ ——邓小平
14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 新确立和发展
邓小平题字:实事求是
15
新中国成立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得到继续贯彻和发展,但也经历过大 的背离。邓小平总结说:“我们建国 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 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 不大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0页)
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将求真务实提到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 统、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 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44
五.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 章在总纲中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
32
1、解放思想的意义: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解决过 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 针、方法和措施。”
(《邓小平文选》2卷,第141页。)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
28
2
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导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 明日报》
(2)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 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 运动,为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2
教学难点
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的关系。
3
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 《汉书· 河间献王传》, 原文是:“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唐人颜师 古注解说:“务得实事, 每求真是也。”本意是 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 的一种治学态度。
4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什么是思想路线?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科学内涵,掌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弄清楚邓小平在新时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发展。 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
教学重点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贡 献;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
党在初创时期,并没有提出思想路线问
题并形成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时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提 出了解决思想路线的任务,自觉地提出实事求 是的思想,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6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概念并 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是毛泽东。 1929年6月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首先使用了 “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 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 向、途径、原则和方法。无产 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有辩证唯 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 线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 路线之分。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 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5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实践中形成 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
10
1938年,在六届六中 全会上,毛泽东在党的六 届六中全会中,借用了传 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 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毛泽东:“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 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522页)
11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这种恢复不久又受干扰,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又被抛弃。
18
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1958年“大跃 进”,再到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逐渐被抛开。
22
23
24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把“ 实事求是 ”四个大 字,丰富发展为“ 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 ”八个字。
25
邓小平指出: “ 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 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 实事 求是 ’ 四个大字。”
26
我读的书并不多,就 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 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 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 改革也靠这个。 邓小平
8
2、明确提出思想路线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 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 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 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 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
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没有调查,就 没有发言权。”
9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1937年,毛泽东在 《实践论》和《矛盾论》 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 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 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 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 哲学分析。
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和归宿;
提出了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完整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 准
43
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 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 申
3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 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推动了全面改 革的进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 正工作全面展开
经济改革也开始从农村突破
31
三.解放思想的科学涵义 “ 我们讲解放 思想,是指在马克 思主义指导下打破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 见的束缚,研究新 情况,解决新问 题。”
37
发展乡镇企业
38
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9
创办经济特区
引进外资
40
41
四.邓小平、江泽民和胡 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丰富和发展
42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科学阐释了解放思 想的内涵;“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 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论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解放思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5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 出发;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深入研 究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和现象之 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 展规律。 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
1
推倒“两个凡是” 1977年2月7日 ,“两个凡是”出台──“凡是毛主席作 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在“两个凡是”提出两 个月后,邓小平在给中 共中央的信中提出:要 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 东思想”指导我们。并 在同年5月的谈话中指出: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 克思主义。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
思想僵化 的原因
对马克思主义 不科学的认识 苏联体制模 式
林彪、“四人 帮”唯 心 主 义 形而上学
“两个凡是”
20
文革中的经典对话
文革”期间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 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一天,有个中学生走进供销社买东西,和售货员的对话, 堪称经典。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 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 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你就多拿几 种让我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挑 就是不能挑。” 中学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 不让挑? 售货员:“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 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48
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 个着眼于‛
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 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向全 党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 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
16
建国初期,毛泽东仍一再强调要坚持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论十大关系》
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坚持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的代表作。这一时期,
“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
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3
页)
17
1960年底至1961年初,在经历了大跃进运
动背离思想路线出现的挫折后,毛泽东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 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 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 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认为那 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 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 上的最后挣扎。”
7
1、初步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1929年毛泽东为古 田会议写的决议中,明确提 出反对主观主义对工作的指 导。要求党员注意社会经济 的调查和研究。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2
在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坚 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毛泽东在1941年5月《改造 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 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 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 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 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 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 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 向导。‛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 讲话。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 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依据邓小平的这些讲话精神,重新确立了实事求 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党制定正 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1
文革中的经典对话
中学生:“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售货员:“一切权力归农会---爱买就买。” 中学生:“打倒土豪劣绅---你这什么工作态度?” 售货员:“友谊,还是侵略---咋的,你想打架?” 中学生:“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 以为我怕你?” 领导见两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就急忙上前调解:“要团 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售货员:“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你还能咋的?” 中学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啥 了不起?” 领导看他俩谁也不肯停止舌战,便劝中学生一走了之: “敌进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买。” 中学生听了,就顺势下了台阶,转身而去,他边走边说: “别了,司徒雷登---哼!” 售货员如得胜的将军立即回敬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 老虎---呸!
33
2、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辨证关系的完整概括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 前提和内在要求。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 想的目的和归宿。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34
邓小平强调了解放思想 对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重大作用,把解放思想置 于同实事求是并列的高度, 强调二者的内在统一性。
35
36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46
毛泽东指出: ‚我们看问题不要 从抽象的定义出发, 而要从客观存在的 事实出发,从分析 这些事实中找出方 针、政策、办法 来。‛
47
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邓小平强调,我 们在每一个时期,处 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 时,一定要从当前的、 现实的、已经发生重 大变化的实际出发。 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 件思考问题、下决心, 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 解决不了。
13
毛泽东1942年给延安干部作报告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 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 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 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 到底,就是靠这个。‛ ——邓小平
14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 新确立和发展
邓小平题字:实事求是
15
新中国成立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得到继续贯彻和发展,但也经历过大 的背离。邓小平总结说:“我们建国 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 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 不大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0页)
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将求真务实提到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 统、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 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44
五.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 章在总纲中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
32
1、解放思想的意义: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解决过 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 针、方法和措施。”
(《邓小平文选》2卷,第141页。)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
28
2
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导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 明日报》
(2)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 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 运动,为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2
教学难点
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的关系。
3
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 《汉书· 河间献王传》, 原文是:“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唐人颜师 古注解说:“务得实事, 每求真是也。”本意是 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 的一种治学态度。
4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一)什么是思想路线?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科学内涵,掌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弄清楚邓小平在新时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发展。 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
教学重点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 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贡 献;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
党在初创时期,并没有提出思想路线问
题并形成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时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提 出了解决思想路线的任务,自觉地提出实事求 是的思想,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6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概念并 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是毛泽东。 1929年6月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首先使用了 “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 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 向、途径、原则和方法。无产 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有辩证唯 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 线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 路线之分。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 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5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实践中形成 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
10
1938年,在六届六中 全会上,毛泽东在党的六 届六中全会中,借用了传 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 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毛泽东:“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 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522页)
11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