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树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那树》,主要内容包括:文
章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主题思想探讨以及修辞手法分析。
具体章
节为第九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
2.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修辞手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大树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大树与人类的
关系,进而引入课文。
2. 新课内容学习:
(1)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2)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进行例题
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讨论。
六、板书设计
1. 黑板左侧:课文《那树》及生字词。
2. 黑板右侧:修辞手法及例句。
3. 中间部分:课文主旨及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
篇以“我心中的那树”为主题的短文。
答案示例:
我心中的那树,高大挺拔,绿叶如盖,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庇
护着我们这些孩子。
春天,它为我们带来温暖的阳光;夏天,它为我
们遮挡炎炎烈日;秋天,它为我们送来丰收的喜悦;冬天,它为我们
抵御寒冷的北风。
2. 课后反思: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下对本节课的收获、感悟及
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树的文学作品,如《白杨礼赞》等,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目标的设定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
在本次教案中,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
具体来说:
1. 知识维度:学生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维度: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了解并学会使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情感维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本教案中:
1.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修辞手法的掌握。
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涵盖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2. 通过分析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讲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 练习内容要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紧密联系。
2. 练习难度要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提高能力。
3. 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四、板书设计
1. 板书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要合理,左侧为课文及生字词,右侧为修辞手法及例句,中间部分为课文主旨及课后作业。
3. 板书字体要规范,颜色要鲜明,便于学生观看。
五、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3. 作业量要适中,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内容要全面,包括教学效果、学生反馈、教学方法等方面。
2. 拓展延伸要具有针对性,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学
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师要根据反思结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清晰明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听懂。
2. 在强调重点、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以引起学生注意。
3. 使用丰富的语气、语调,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
练习。
2. 注意控制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的时间,避免拖延整个课堂进度。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难度要适中,既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树图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2.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思考大树与人类的关系,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方面
1. 教学目标设定较为全面,但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方面
1. 课堂讲解要注重深入浅出,避免过于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
2. 对难点、重点内容进行多次强调和解释,确保学生掌握。
三、教学方法方面
1. 多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提高学习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思考等综合能力。
四、课堂管理方面
1. 注意课堂纪律,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
五、作业设计方面
1. 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作业批改要及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课后反思方面
2. 加强与同事、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