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执行力文化的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执行力文化的建设
[摘要]本文在探讨执行力与执行力文化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重点,并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执行力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执行力;执行力文化;建设
1执行力与执行力文化的内涵
企业执行力,是指企业的高层、中层、基层的各个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的员工贯彻执行经营者制定的战略、决策、方案、计划、政策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

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兴衰沉浮,世界500强企业中50年中有一半折戟沉沙,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2.4年,而70%的企业失败的原因不是缺乏好的战略,而是缺乏有效的执行力。

执行力与战略、制度、文化密切相关。

如果说战略控制是企业执行力的导向,制度是企业执行力的保障,文化则是企业执行力的核心。

企业执行力文化是基于执行力的文化形态,是围绕执行力的提高而培育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价值。

执行力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是企业文化在执行力方面反映出来的特点,是保障企业战略、决策、政策、方案、计划得以有效执行的员工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及其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执行习惯的总和。

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失败的原因,外表看似是执行力的缺失,其实企业执行力文化的缺乏才是企业失败的根本所在。

企业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并脱颖而出,能在行业内出类拔萃,主要在于这些企业具有优秀和独特的、深入员工灵魂的执行力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执行力文化通过影响执行力的强弱,最终决定企业的成败。

2执行力文化的建设
执行力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建设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执行力文化,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找准执行力文化的核心,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建设执行力文化,就是要把“执行”作为企业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尽力消除影响和阻碍执行力实施的因素,积极调动和挖掘有利于支持和推动执行力发展的因素。

实事求是是构建和培育企业优秀执行力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核心。

企业必须从上到下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精神,鼓励讲真话、办实事,培养做人勤恳踏实,做事认真扎实的实事求是精神,摒弃那些善说不善做、好高骛远而不脚踏实地、喜欢评头论足而不愿身体力行以及热衷于“办公室政治”的不利于执行力建设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价值观概括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目标和精神追求,应结合
企业实际,提炼出有利于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要简短有力,富有鼓动性,而且要成为员工们都认知、认同的理念,还要让客户也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观念。

最重要的是企业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要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文化,把价值观融入到行动中,构建统一的行为规范。

2.2选择和培养有执行力的员工
企业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看不见但被执行着的软件,是在思想引导、行为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公司员工个体共同的心灵的诉求,是一种“ 主动自发”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

因此,企业需要去选择和培养具有执行力的员工,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形成整个组织的执行力文化氛围。

执行力的培养应从多方面开展: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根本。

在员工中推行“人本、情感、和谐、真诚”的人文理念,使员工拥有诚信、负责的品质;在员工队伍中形成善于分析、乐于学习的风尚;让员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等。

企业选择和培养有执行力的员工,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基。

(2)营造文化氛围。

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于长期熏陶和潜移默化。

应从3个方面营造适合企业的执行力氛围,让员工长期浸染其中:一是领导垂范,领导者自身行为的方式和对企业内部行为的态度会积极影响员工;二是情景干预,以各种方式使员工时刻处于执行力文化的熏陶之下,有意识地加以强化;三是行为督导,用优秀员工的模范行为做示范引导,用执行力低下的事件做警示教育。

(3)建立培训体系。

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持久的再学习是决定企业执行力水平的关键,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对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针对员工的执行思想和执行意识的教育培训,只有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企业的经营理念保持高度一致了,员工才会具有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参与意识,员工的执行激情才会得到提高。

其次,是针对员工执行方式和方法技能的培训。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适合于本企业特色的培训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的常态化运行,让更多的员工都能掌握适合于本企业的执行方式和方法技能。

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执行力文化就会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4)加强有效沟通。

执行力提升的阻力一方面来源于员工对企业战略决策的不认同,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的隔阂和信息不对等。

加强有效沟通,一是合理设计定位部门职责,使各个部门的权、责、利统一,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增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二是要强化员工的合作意识,消除不同个体在思考、行动上的差异;三是要加强上下级沟通,企业领导与部属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关系到领导的决策意图能否得到有效贯彻,也影响着下层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向上传达。

(5)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和完善的福利项目,对员工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打造企业的执行力,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必须依靠物质手段来实现和促进。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福利项目,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更强的归属感。

2.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企业当中,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但涉及全体员工,还涉及所有管理组织,执行力需要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只有靠制度的约束力促使员工形成一定的执行习惯,制度才会被员工自觉遵守,慢慢积累成企业的执行习惯,这些执行习惯慢慢地沉淀为企业的执行力文化,制度和规矩也就自然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悬在员工头顶的一柄利剑。

2.4领导以身示范
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

企业领导者对执行力有了足够的认知,能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执行力,具有将“执行”执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通过其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就能在企业内部推行和强化企业执行力文化。

3建设执行力文化的践行和思考
有了对企业执行力文化的理解、总结和感悟,最关键的还在于怎样在工作中结合部门实际和发展前景,以实际行动建设执行力文化。

(1)同化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制定部门发展规划,描绘美好愿景,以未来的发展前景鼓励员工积极奋进,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员工在思想上与单位、与部门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

(2)创造和谐氛围:坚持“人心齐,泰山移”的指导思想,倡导和谐、真诚的文化氛围,组织员工开展各项活动,如每天集体做工间操,按月、按季度组织会议和活动,让员工谈体会谈感受,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彼此之间的友情,鼓励员工在部门内大胆提意见和建议,禁止员工在部门外说三道四。

(3)强调能级管理:强化职能和级别的管理思想,不允许越级反映和越权指挥,强调令行禁止。

(4)规避执行的随意性。

为了杜绝执行的随意性,一方面是在出台制度前进行详细的研究、反复的论证和认真的推敲,每个制度实施前都组织部门员工逐字逐句地讨论,保证制度的可执行性,规定每个制度一旦讨论通过,至少执行一年以上,不能朝令夕改;另一方面杜绝有制度不依照、有制度有不同的执行方法造成执行的随意性,决策一旦形成,领导率先全力以赴,尤其是当出现制度的空白点时,慎重考虑后再行事,及时备忘,以便下一步促进制度的修改和完善。

同时,领导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统一思想,分清职责,尽量做到同一个声音说话,同一个步调做事,避免因战术不一致、安排不统一,让员工无所适从而导致随意执行或不执行,保证执行的高效性和有序性。

(5)摸索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

针对部门目前的条件,一是规定员工每个月形成书面工作小结,年终形成书面总结,通过月小结和年度总结,反思自己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得失;二是发放学习材料,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要求员工每季度作学习笔记;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员工参加各种会议、讲座、讨论等技术交流活动,并在部门内分享交流活动的收获。

通过落实以上5个方面的工作,力求积淀一种能超越个人生命长度、心灵宽度和灵魂深度的执行力文化,形成一种不会因为人员更替而丧失的企业竞争力。

在执行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和探讨:①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行为方式,对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时更换领导人换一种思路和让同一个领导人持续改进两种方式,哪一种方式对执行力文化的建设更有利?②领导者在战略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战术操作思想不统一,对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建设有什么影响?③在高级知识分子众多的企业中,应创建怎样的文化才能使员工在保留意见的前提下做到坚决服从、坚决执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鲍升华.试论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J].江汉论坛,2004(10):63-65.
[2]钱海婷.关于企业执行力文化培养的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1):120-122.
[3]董传金,朱振中,高厚礼.试论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构建和培育[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7):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