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山东诸城市树一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判断题
A.禹B.启C.周文王D.周武王
二、选择题
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这种“最早的可考”文字是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3. 明代清州人赵秉忠在自己的状元卷中提出了“天民说”,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战国时代就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韩非D.孙武
4. 董仲舒认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无法维持统一。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削弱诸侯国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大兴文字狱
5. 自古以来,潍坊大地山川灵秀,人才云集。

曾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是()
A.燕肃B.郑玄C.刘墉D.郑板桥
6.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明朝时,曾经在海洋上叱咤一时的人物是()
A.张骞B.郑和C.林则徐D.邓世昌
7.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

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8. 下图中的人物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

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甘愿流血牺牲,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林则徐
9. 畅游其中,你可以领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也可以感叹“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既可以感“静如山房”之静,又可以悟“深柳读书堂”之妙。

这一旅游胜地就是()
A.青云山B.十笏园C.云门山D.偶园
10. 1948年4月2日,直接指挥山东兵团进行潍县攻坚战的是()
①陈毅②粟裕③许世友④谭震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 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

”这张报纸应是
A.
B.
C.
D.
12. 被称为齐鲁石窟之冠的云门山石窟和驼山石窟,位于()
A.青州B.安丘C.寿光D.临朐
13.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发生“生活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开展三大改造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
14. 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我国为实现“发展起来”所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5. 2013年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

中印两国“注重终将走在一起”是因为双方曾经共同提出、并一直奉行着()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的方针
16. 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

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A.自由、博爱的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民主”、“共和”思想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7. 观察“林肯在竞选演讲会上”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内容可能是林肯演讲涉及的是: ( )
A.宣传《宅地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阐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有关规定
C.主张废除黑奴制度,发展自由劳动
制度
D.号召人民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
18. 小明的爸爸购买了一款进口轿车,其发动机来自德国,变速器来自加拿大,轮胎产自美国,整车装配在意大利……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治多极化B.贫富差距扩大
C.经济全球化D.世界格局多极化
1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及利比亚遭空袭等,都充分说明
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威胁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三、综合题
20.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霸权主义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据估计,被劫掠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

在场的每个(英法)军人都掠夺很多……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
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据材料一指出,英法联军犯下的主要罪行。

(4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反常的全面支配世界的欧洲时代的结束。

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到30个主权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

(2分)材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哪两个方面给人类带来的灾难?(2分)
材料三杜鲁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意识形态的辞藻来掩盖其全球扩张。

其中有两句话是要害所在。

一是,“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二是,“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服”。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现代史》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提出,杜鲁门主义所说的“外来压力”主要来自哪一个国家?(2分)它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
(4)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而非福音。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的爆发?(2分)
21.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实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

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

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

——摘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制度?(2分)材料一中的“一个新朝代”是指哪个朝代?(2分)
材料二如必谓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愚民政策,由一二皇帝的私意所造成,这更不合理……若谓此乃皇帝欺骗民众,而且凭此欺骗,便能专制几百年,古今中外,绝无此理……凭实事讲,科举制度显然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

——摘自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材料二主要批驳了哪两种观点?(4分)钱穆先生认为科举制度的内在意义和精神生命是什么?(2分)
材料三其次我们要讲及八股文。

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年三四百年间,八股文考试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

——摘自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据材料三回答,你认为钱穆先生说八股文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的原因是什么?(3分)八股文之所以成为“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主要是因为考试的内容局限在哪一范围内?(3分)
22.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与我们的生活也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一变法的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法最终催生了什么制度?(2分)
材料二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

——历史学家黄安年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挽救国家”的新政主要有什么特点?(2分)邓小平为“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而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2分)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宁为了纠“错”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3.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了什么“新的时代”?(2分)在“新的时代”里,人们可以乘坐哪两种新式交通工具?(2分)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
——摘自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2)据材料二指出,这些“创造性的发明”出现在什么期间?(2分)爱因斯坦认为“创造性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使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绝路逢生,而且使资本积累规模迅速扩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也使居民消费水平迅速增长,导致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

(4分)并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