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环境保护活动方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环境保护活动方案及反思
一、活动主题。

“地球小卫士:中班宝宝的环保大行动”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

激发中班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初步建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参与环保行动的快乐。

2. 认知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如垃圾污染、水污染等。

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有影响,知道一些简单的环保方法。

3. 技能目标。

鼓励幼儿学会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如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等良好习惯。

三、活动时间。

[具体活动时间,例如:某天上午9:00 10:30]
四、活动地点。

中班教室及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关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简单有趣的PPT。

准备不同类型的垃圾桶模型(可回收物垃圾桶、不可回收物垃圾桶、有害垃圾桶),以及一些标有常见垃圾名称的卡片。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环保小徽章、小贴纸等。

提前与幼儿园的后勤部门沟通,安排好活动场地的布置和清洁工作。

2. 幼儿准备。

让幼儿提前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如饮料瓶、旧报纸等。

六、活动过程。

# (一)导入部分(10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美丽大自然的视频,画面中有青山绿水、可爱的小动物等,然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不美呀?”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接着教师再播放一段环境污染的视频,画面中有堆积如山的垃圾、浑浊的河水等,然后问幼儿:“这个地方怎么变成这样了呢?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心里舒不舒服呀?”
# (二)知识讲解部分(15分钟)
1. 教师根据PPT内容,简单地向幼儿讲解什么是环境,以及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垃圾太多会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又脏又臭,水被污染了小鱼就没有家了等。

教师要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讲述,例如:“垃圾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如果我们不把它们收拾好,它们就会到处捣乱,把我们的地球变得乱七八糟的。


2. 向幼儿介绍三种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桶(告诉幼儿可以把像饮料瓶、旧报纸这样的东西放进去,因为它们可以被重新利用,就像魔法一样变成新的东西)、不可回收物垃圾桶(像用过的纸巾就只能放在这里啦,它们不能再变成新的东西了哦)、
有害垃圾桶(电池这种小坏蛋就放在这里,它要是随便乱扔,会让土地和水生病的)。

# (三)游戏互动部分(20分钟)
1. “垃圾回家”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轮流抽取一张标有垃圾名称的卡片,然后要把卡片放到对应的垃圾桶模型里。

例如,抽到“矿泉水瓶”就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里,抽到“香蕉皮”就放到不可回收物垃圾桶里。

如果放对了,小组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在旁边引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解释。

如果有幼儿把电池放到了不可回收物垃圾桶里,教师可以说:“电池可是个危险的小坏蛋,它里面的东西会让土地和水都受伤的,所以它要住在有害垃圾桶这个特别的家里哦。


2. “环保小侦探”游戏。

在教室或操场的不同角落事先放置一些模拟垃圾(可以用废旧物品代替),然后让幼儿当小侦探去寻找这些垃圾。

找到垃圾后,幼儿要判断这些垃圾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

完成任务最快且分类正确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环保小徽章。

# (四)实践操作部分(15分钟)
1. 让幼儿把自己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拿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这些废旧物品可以怎么再利用。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例如,饮料瓶可以做成小花瓶,旧报纸可以折成小帽子等。

2. 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等,让幼儿动手将废旧物品改造成小作品。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 (五)总结与延伸部分(10分钟)
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小朋友们今天都表现得超级棒,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环保英雄。

我们的地球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能让那些垃圾小怪兽得逞哦。


2.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家庭环保计划,比如每天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下一次活动的时候可以请幼儿来分享自己的家庭环保计划。

七、活动反思。

# (一)活动亮点。

1. 趣味性十足。

在活动中采用了视频、游戏、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幼儿的参与度非常高。

特别是游戏环节,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也轻松地学到了环保知识。

像“垃圾回家”和“环保小侦探”这两个游戏,将枯燥的垃圾分类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们在竞争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对垃圾桶的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结合生活实际。

活动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如让幼儿带来家里的废旧物品,以及布置家庭环保计划的家庭作业等。

这样的设计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将环保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明白环保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之中。

3. 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发挥。

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品改造成各种各样有趣的小作品。

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从被动接受环保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环保行动。

# (二)不足之处。

1. 知识讲解深度把握不够准确。

在讲解环境问题和环保知识时,虽然尽量用了简单易懂的方式,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部分内容可能还是有些复杂。

例如,在讲解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幼儿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只是表面上知道水被污染不好。

以后在讲解类似知识时,可以更多地采用直观的比喻或者实例,比如把小鱼比作小朋友,把被污染的水比作生病的食物,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2. 活动时间把控略有欠缺。

在游戏互动环节,由于幼儿们对游戏过于热情,导致这个环节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一些,使得最后的总结部分有些仓促。

在下次活动中,需要更加严格地把控每个环节的时间,或者在游戏环节中更加灵活地调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同时又不影响整体活动的进度。

# (三)改进措施。

1. 优化知识讲解内容和方式。

进一步简化环保知识的讲解内容,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更简单、更形象的表达。

同时,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提问、让幼儿自己举例等,来检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讲解的节奏和深度。

2. 精确时间规划。

在活动前对每个环节的时间进行更细致的规划,并设置时间提醒。

在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参与情况,提前设定一些灵活调整的规则。

如果某个游戏进行得太快或太慢,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游戏次数,或者调整游戏的难度,以确保整个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这次中班环境保护活动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对环境保护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行动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够不断改进,让环保教育更加深入幼儿的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