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概述与简介
存瑞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检
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出题人孟祥宇
友情提醒:请用黑色字迹的答题笔答题,请将1—11选择题填涂到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计21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峥嵘(róng)?窒息(zhì) 浪遏飞舟(gě)? 叱咤风云(zhà)
B.斑斓 (lán) 忸怩(ní ) 不假思索(jiǎ) 婆娑起舞(suō)
C.翌年 (yì ) 荆棘(jì ) 涕泗横流(sì)? 大汗淋漓(lí )
D.蓟北(Jì ) 租赁(lìn) 步履蹒跚(shān? )? 遒劲有力(jìn)2 .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踌躇飘泊? 睡眼惺松? 阴谋鬼计
B. 寥廓彷徨? 黯然失色? 感人肺腹
C. 胆怯款待? 桀骜不驯? 心智健全
D. 精悍惆怅? 陨身不恤? 星辉斑斓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赐: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
D ?阙:4.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时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道芷阳间行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著,因为相传为左丘明所写,所以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最后说到齐威王除弊纳谏:“期年之后”,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为此,各诸侯国“皆朝于齐”。
这些内容均与史实不符,是作者为强调效果而有意用的夸张手法。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孙戍之,乃还。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且贰于楚也贰朝济而夕设版焉济又欲肆其西封肆以乱易整,不武武夫晋,何厌之有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焉用亡郑以陪邻越国以鄙远鄙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3.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分)
14.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5分)
?
(三)诗句默写(8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荆轲刺秦王》)
(2) 但我不能放歌,,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9.仿照下面这段话的句式,选择一个具体对象,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生活的思考(4分)
示例:梅,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招来了燕语和莺啼。
20.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提取三条主要信息,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语文课改的焦点不应集中在鲁迅作品的多寡上。
前一阵子,关于鲁迅作品是否“撤出”中学语文课本的问题,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鲁迅无疑代表着现代文学的巅峰,迄今无人能超越。
在中国的中学语文课本和大学的中文教育中,鲁迅的作品不能缺席,也不应缺席。
但在哪个年级段的课本中,选择鲁迅的哪些作品、选择多少,则大有讲究。
其选择编排的标准,应该服从改进语文教学的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政治思想教化作用,偏离了语文教学本应体现的核心功能。
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羊城晚报》)
①
②
③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窗子不仅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内充溢着春天的气息,也让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彩虹,让美丽的春天在人们的心田久久驻足。
请以“窗”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 选好角度,自拟标题;2. 运用细节描写,做到夹叙夹议;3. 不少于800字;4.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存瑞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检测试答案
1.(3分)【答案】B A项“遏”读音:è;C项“棘”读音:jí;D项“劲”读音:jìng
2.(3分)【答案】C A项“睡眼惺松”改为“睡眼惺忪”“阴谋鬼计”改为“阴谋诡计”B项“感人肺腹”改为“感人肺腑” D项“陨身不恤”改为“殒身不恤”
3.D 4.C
6.B,A是两面对一面,C是句式杂糅,D是“十几万元”是约数不能再和“左右”搭配。
7.D A《左传》应作编年体史书;B《国语》应作国别体史书;C《战国策》应作历史著作,所记载的不仅有言论,还有事件。
8.答案:D,“武”是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9.答案:B, B项都是介词“对”, A第一个是助词提示宾语前置,第二个是助词“的”;C连词,第一个表转折,第二个表修饰,D第一个是连词表承接,第二个是动词“认为”。
10.答案:C, C是意动用法,A和B是使动,D是名词作动词。
11.答案:A,主要原因是郑国灭亡对他也不利。
12.答案:①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②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向西扩大它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
13.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4分)
14.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分)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1分)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分)
现代文参考答案:
A、C(A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
)(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6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2分);(答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也对)。
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突出了周小波诚实质朴)(答出比喻得1分,答出比喻内容得1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2分)。
(6分)农家子弟,出身贫苦。
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性格拘谨腼腆。
师政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孝顺。
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勇敢。
自述打仗不会怕;纯朴。
提要求时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诚实。
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
(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6分:;每答对1点给2分。
形象特点1分,具体说明1分。
)
(8分)示例:观点一:应该如实上报。
澄清事实是周小波的心愿;周小波不想做伪英雄;应该尊重周小波的心愿。
观点二:不应该如实上报。
滚雷英雄更能激励疆场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更有意义;滚雷英雄才能实现周小波的夙愿;
观点三:如实上报,但要注明他自己澄清了事实。
英雄固然重要,诚实的品质更值得珍惜;不是滚雷英雄,但周小波仍然是英雄,是超越了物质和精神的大英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课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