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其重要依据是
A.水中含有氧元素
B.水在生物体中含量最多
C.水可以在生物体内流动
D.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酸钙是骨细胞的重要成分
B.镁是构成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必需成分
C.Fe3+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
D.无机盐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质量相等的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
A.烤红薯
B.卤牛肉
C.蒸馒头
D.熟玉米
4.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葡萄糖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苷酸
5.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的单糖是
A.纤维素
B.果糖
C.葡萄糖
D.乳糖
6.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B.胆固醇能起保温、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C.它们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
D.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7.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生物,引起电鳗产生生物电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A TP
B.糖原
C.油脂
D.葡萄糖
8.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蔬菜
9.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甘蔗绿色幼茎皮层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下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膜中的①与②既有亲水性,也有亲脂性
B.图中①由两层单位膜构成
C.细胞膜外侧磷脂分子中的③往往高于内侧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②的种类有
11.细胞学说曾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12.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探究活动中,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取甲组透析袋外溶液,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可直接检测葡萄糖能通过透析膜
B.若葡萄糖分子可通过透析膜,则甲组的透析袋内溶液浓度降低
C.若乙组透析袋内溶液颜色变蓝,则说明碘-碘化钾能通过透析膜
D.若乙组透析袋外溶液颜色不变蓝,说明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14题。

光学显微镜下的伊乐藻叶肉细胞实物图及其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13.某同学以伊乐藻叶肉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③的分布会随光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B.③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
C.可观察到③分布在②周围并随细胞质移动
D.将材料置于沸水中处理可使胞质环流现象更明显
14.该同学尝试用伊乐藻叶肉细胞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滴加清水,细胞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B.若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②中不含色素,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15.海水鱼的鳃需要将体内多余的盐排出到海水中,下列因素中对这一过程影响最小的是
A.水温
B.海水盐度
C.含氧量
D.载体的数量
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调节细胞渗透压平衡、酸碱平衡、离子平衡
B.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能合成60种以上的水解酶
C.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并控制细胞运动和胞内运输
D.参天大树之所以能挺立,主要是靠死细胞的细胞壁支撑。

17.下列生物的细胞中,都不具有核膜的是
A.团藻和绿藻
B.玉米和棉花
C.蓝细菌和乳酸菌
D.酵母菌和乳酸菌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
C.核孔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与染色体装配密切相关
19.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下列关于食品全问题的探究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2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呈椭球状的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叶绿体清晰可见
21.自闭症儿童,封闭在只有他自己的世界里,就像黑夜的星星,孤独地闪烁着,他们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某药物H3Z的一种多肽类的激素,有助于治疗自闭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H3Z的元素主要是C、H、O、N
B.药物H3Z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而成
C.高温会使药物H3Z发生变性而丧失活性
D.自闭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22.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在低光照环境中能吸收光能并释放氧气的蓝细菌--温泉拟甲色球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泉拟甲色球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温泉拟甲色球藻的核糖体的形成与其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
C.温泉拟甲色球藻含有核糖体,核糖体中含有P元素
D.叶绿体是温泉拟甲色球藻光合作用的场所
23.某企业宣称研发出一种新型解酒药,下列关于解酒机理的说辞合理的是
A.提高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氧化酒精酶的活性,加快酒精的分解
B.提高胃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促进胃蛋白酶对酒精的催化
C.提高肠道细胞中溶酶体的活性,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以快速消化酒精
D.提高血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活性,加快酒精转运使血液中酒精含量快速下降
24.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与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该过程需ATP供能。

基于上述原理发明的手持ATP测定仪,可用于测定食品表面的细菌数。

测定时,细菌被裂解,ATP释放到胞外作用于测定仪中的“荧光素酶-荧光测定体系”并发出荧光,依据荧光强度得出细菌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荧光素与氧发生反应,需要吸收ATP释放的能量
B.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恒定,是该测定方法的重要依据
C.荧光强度与ATP消耗量呈正相关,与细菌数量呈负相关
D.A TP是细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也能在体外水解放能
25.关于甲、乙所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转运的物质可以是小分子物质
B.转运过程穿过0层生物膜
C.一定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输送物质
D.图中转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6.如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C.结构1.2.3.4.5均由生物膜构成
D.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结构4
27.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试管A和C的实验结果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试管A中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28.如图表示伞藻的某实验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的伞藻是多细胞生物
B.本实验能说明“帽”的形状是由足决定的
C.本实验能说明代谢的中心和遗传物质在“柄”或“足”中
D.本实验能说明“帽”不是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结构
29.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文为1、2、3组。

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组中的尿素分子和2组中的K+、NO3-都进入了细胞,但进入的方式不同
B.3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一直缩短
C.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min进入细胞,15min之后不再进入
30.下图是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箭头大小表示水分子数的多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B.若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9% NaCl溶液中,会出现图丙所示现象,并发生质壁分离
C.若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0.9% 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若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如图丙所示现象,达到平衡时,水分子进出细胞的状况如图乙所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关于生物膜的研究是现今生物学领域的热门,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如图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

请据图作答。

(1)若囊泡X内“货物”为分泌蛋白,如(答出两类物质)等,科学家们常用
法来研究该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该结构几乎存在所有(动物或植物)细胞中。

(3)很多细胞器都具有膜,这些细胞器膜和以及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
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是或否)存在生物膜系统。

(4)下图表示的是一次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②③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此分泌蛋白通过作用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32.(10分)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安徳里亚斯·鲍施和他的研究小组构建了一些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该“类细胞”有一层脂质组成的膜,内有一些有机物和某种能源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细胞”的膜的成分与结构都与正常细胞膜类似,该类细胞的基本骨架是,整个“类细胞”类似于真核细胞中和产生的囊泡。

(2)该“类细胞”无法产生自身运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类细胞”中添加的能源物质最可能是。

(3)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该模型属于(概念/物理/数学)模型;水稻吸收硅离子比较多而番茄吸收钙离子比较多体现了细胞膜的特性;相比绝大多数植物细胞膜,动物细胞膜特有的成分是。

(4)在现代医疗中将人工薄膜做成胶囊,把药物放在里面,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发挥作用。

现有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A和脂溶性的药物B,请在右图中标出药物A和药物B在胶囊中的分布位置。

33.(11分)图甲是某同学将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所出现的现象;图乙是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状态,该状态是因为细胞发生(失水/吸水)所导致,与细胞吸水或失水有关的细胞器是,该过程中液泡颜色会,能否用洋葱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是或否)
(2)若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K+、NO3-会通过方式进入细胞中,运输过程需要(细胞器)提供能量,但一段时间后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写出1点即可)。

(3)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借助相同载体上Na+顺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电化学势能。

该载体只能转运葡萄糖和Na+,体现了载体的性,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会使载体蛋白的改变。

据图乙中的信息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转运。

34.(9分)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放在盛有新鲜肝脏匀浆的培养皿中,浸泡1 min,夹起滤纸片,贴靠在培养皿壁上,使多余的匀浆流尽。

将滤纸片贴在反应小室的一侧内壁上,再加入10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小室塞紧(图甲)。

实验时,将反应小室置于水槽中,将反应小室旋转180°,使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滤纸片,同时用量筒收集产生的气体(图乙)。

(1)实验一:滤纸片数量为3片,每隔30s读取量筒中水平面的刻度一次,2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如需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过氧化氢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如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科学(填“是”、“否”),原因是。

(2)实验二:滤纸片数量改为6片,重复实验一。

实验目的是探究对酶促反应速
率的影响,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二所得的曲线A 。

(3)若某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分为两组,A组的滤纸片在新鲜的肝脏匀浆液中浸泡1min,B组的滤纸片在FeCl3溶液中浸泡1min。

则该小组的探究的课题中,自变量是,因变量的观测指标是。

在做探究实验时要注意、温度和pH等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其重要依据是
A.水中含有氧元素
B.水在生物体中含量最多
C.水可以在生物体内流动
D.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酸钙是骨细胞的重要成分
B.镁是构成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必需成分
C.Fe3+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
D.无机盐大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质量相等的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
A.烤红薯
B.卤牛肉
C.蒸馒头
D.熟玉米
4.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葡萄糖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苷酸
5.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的单糖是
A.纤维素
B.果糖
C.葡萄糖
D.乳糖
6.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B.胆固醇能起保温、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C.它们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
D.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7.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生物,引起电鳗产生生物电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A TP
B.糖原
C.油脂
D.葡萄糖
8.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油腻的食物
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蔬菜
9.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甘蔗绿色幼茎皮层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下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膜中的①与②既有亲水性,也有亲脂性
B.图中①由两层单位膜构成
C.细胞膜外侧磷脂分子中的③往往高于内侧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②的种类有
11.细胞学说曾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12.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探究活动中,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取甲组透析袋外溶液,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可直接检测葡萄糖能通过透析膜
B.若葡萄糖分子可通过透析膜,则甲组的透析袋内溶液浓度降低
C.若乙组透析袋内溶液颜色变蓝,则说明碘-碘化钾能通过透析膜
D.若乙组透析袋外溶液颜色不变蓝,说明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14题。

光学显微镜下的伊乐藻叶肉细胞实物图及其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13.某同学以伊乐藻叶肉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③的分布会随光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B.③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
C.可观察到③分布在②周围并随细胞质移动
D.将材料置于沸水中处理可使胞质环流现象更明显
14.该同学尝试用伊乐藻叶肉细胞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滴加清水,细胞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B.若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
C.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②中不含色素,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15.海水鱼的鳃需要将体内多余的盐排出到海水中,下列因素中对这一过程影响最小的是
A.水温
B.海水盐度
C.含氧量
D.载体的数量
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调节细胞渗透压平衡、酸碱平衡、离子平衡
B.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能合成60种以上的水解酶
C.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并控制细胞运动和胞内运输
D.参天大树之所以能挺立,主要是靠死细胞的细胞壁支撑。

17.下列生物的细胞中,都不具有核膜的是
A.团藻和绿藻
B.玉米和棉花
C.蓝细菌和乳酸菌
D.酵母菌和乳酸菌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
C.核孔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核基质为细胞核提供支架,与染色体装配密切相关
19.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下列关于食品全问题的探究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2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呈椭球状的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叶绿体清晰可见
21.自闭症儿童,封闭在只有他自己的世界里,就像黑夜的星星,孤独地闪烁着,他们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某药物H3Z的一种多肽类的激素,有助于治疗自闭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H3Z的元素主要是C、H、O、N
B.药物H3Z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而成
C.高温会使药物H3Z发生变性而丧失活性
D.自闭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22.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在低光照环境中能吸收光能并释放氧气的蓝细菌--温泉拟甲色球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泉拟甲色球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温泉拟甲色球藻的核糖体的形成与其细胞核中的核仁有关
C.温泉拟甲色球藻含有核糖体,核糖体中含有P元素
D.叶绿体是温泉拟甲色球藻光合作用的场所
23.某企业宣称研发出一种新型解酒药,下列关于解酒机理的说辞合理的是
A.提高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氧化酒精酶的活性,加快酒精的分解
B.提高胃细胞中线粒体的活性,促进胃蛋白酶对酒精的催化
C.提高肠道细胞中溶酶体的活性,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以快速消化酒精
D.提高血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活性,加快酒精转运使血液中酒精含量快速下降
24.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与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该过程需ATP供能。

基于上述原理发明的手持ATP测定仪,可用于测定食品表面的细菌数。

测定时,细菌被裂解,ATP释放到胞外作用于测定仪中的“荧光素酶-荧光测定体系”并发出荧光,依据荧光强度得出细菌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荧光素与氧发生反应,需要吸收ATP释放的能量
B.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恒定,是该测定方法的重要依据
C.荧光强度与ATP消耗量呈正相关,与细菌数量呈负相关
D.A TP是细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也能在体外水解放能
25.关于甲、乙所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转运的物质可以是小分子物质
B.转运过程穿过0层生物膜
C.一定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输送物质
D.图中转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6.如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可能进行光合作用
C.结构1.2.3.4.5均由生物膜构成
D.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是结构4
27.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试管A和C的实验结果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试管A中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28.如图表示伞藻的某实验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的伞藻是多细胞生物
B.本实验能说明“帽”的形状是由足决定的
C.本实验能说明代谢的中心和遗传物质在“柄”或“足”中
D.本实验能说明“帽”不是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结构
29.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文为1、2、3组。

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组中的尿素分子和2组中的K+、NO3-都进入了细胞,但进入的方式不同
B.3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一直缩短
C.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min进入细胞,15min之后不再进入
30.下图是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箭头大小表示水分子数的多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