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的救赎和女性的觉醒-精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的救赎和女性的觉醒
出版于2003年的《追风筝的人》是卡德勒?胡塞尼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他的成名作。
该书在2003年6月在美国出版之后备受
读者赞誉, 掀起了一股“胡塞尼热”。
成为法国读
书会年度首选书,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获得法国ELLE 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作者胡塞尼也因这部小说获得了联合国首届人道主义奖。
巨大的成功之下,胡塞尼没有止步。
时
隔四年,他又推出另一部力作《灿烂千阳》。
该书一经出版就赢得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这部作品与《追风筝的人》一样都以阿富汗为写作背景,都描写了从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开
始直到几十年后的阿富汗的沧桑岁月。
所不同的是《追风筝的人》主要刻画的是男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救赎过程而《灿烂千阳》主要描写的是两位女主人公玛丽亚姆和莱拉的成长
觉醒经历。
本文试图探究两部作品在主旨描写过程中的相同之处。
1.巨变前夕的宁静
追风筝的人》的主人公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
的玩伴,但是因为地位尊卑有别,阿米尔并没有把哈桑视为真正的朋友。
并且因为阿米尔这位少爷养尊处优,性格
懦弱而哈桑勇敢坚强,忠心耿耿使得阿米尔的父亲,也即家中的老爷对哈桑关爱有加。
对此阿米尔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为了
赢得父亲的赞赏他决定和哈桑一起在斗风筝比赛中努力
夺冠。
他们不负众望赢得了比赛,但是比赛规定要把最后败下来的风筝捡到才算胜利。
哈桑于是奔跑追逐着这只风筝,风筝到手后,却遭到了恶少阿塞夫等人的毒打和奸污。
而这
时的阿米尔就躲在一旁,他没有出声,更没有阻止别人对哈桑的侮
辱。
他在心中为此隐隐自责,但是为了逃避自责,他陷害哈桑偷东西,终于将哈桑一家赶出了家门。
《灿烂千阳》的主人公之一玛丽亚姆是作为商人的父亲和作为女仆的母亲的私生女。
森严的等级观念,使得她被迫和母亲在赫拉特郊区的一间棚屋里过着贫苦的生活,除了偶
尔父亲的探望,玛利亚姆的生活没有任何乐趣。
她幻想着有
天可以去城市里的父亲家生活,成为家中的一员。
于是她不听母亲劝阻逃离了母女生活的棚屋,去到了父亲家,但是
等着的却是不被父亲及父亲家人接受的事实。
在母亲伤心自
杀之后,玛利亚姆走投无路只得接受父亲的安排。
而父亲为了顾及家族和自己的颜面将年仅十五岁的玛利亚姆嫁给了喀
布尔的一个年长他三倍的修鞋匠拉希德。
婚后的玛利亚姆没有了少女的天真,成天裹着厚重的黑色布卡,小心谨慎地做事。
并努力怀孕以博得丈夫的暂时关爱。
在她九次怀孕流产
之后她几乎丧失了生育能力,她彻底生活在一片痛苦之中。
故事至此没有继续,而是转向描述书中另一位主人公莱拉, 莱拉的童年是幸福的,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开明人士。
父亲
还是一位大学教授,对莱拉宠爱有加,让其接受和
男孩子一样的教育,对她传播自由,民主,爱国的思想。
邻家男孩塔里格也对莱拉关爱有加,虽然在爆炸中失去了一条腿,还是勇敢地充当着莱拉的护花使者。
三个小主人公的生
活境况虽然不同,幸福程度各异,但总的来说生活都还算是宁静,可是这一切都被战争毁灭了。
2.战争给人物命运带来的改变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整个阿富汗顿时陷入战争的泥潭,
战争使阿米尔的父亲因为颇有权势,带着阿米尔逃难到了美国,他
们背井离乡,痛失家园。
但幸运的是,阿米尔在
美国平安长大。
莱拉的幸福童年被战争彻底摧毁了,战争夺取了他的父母兄弟。
她成了孤儿,连他的护花使者塔里格也下落不明。
拉希德为了把莱拉骗到手谎称塔里格已经在丧生在巴勒斯坦
的难民营。
为了不沦为妓女,为了活下去,为了她和塔里格未出世的孩子,莱拉被迫嫁给了拉希德,这个将女人当做生育工具,糟蹋了玛利亚姆的老男人。
玛丽亚姆本来就非常痛苦的生活因为莱拉的到来变得更加艰难。
她恨莱拉,恨她抢走了她的丈夫。
但她不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罪恶的战争给她带来的。
是战争让拉希德有机会
占有莱拉,是战争让莱拉走投无路只得委身下嫁拉希德。
而作为第一任妻子的玛利亚姆无疑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3.真相大白后的抉择
在美国长大的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忘不了曾经对哈桑的背叛。
内心的罪恶感像蛆虫一样一直在啃噬着他的良知。
他得知哈桑其实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保护他
们旧时的家已经被塔利班残酷杀害,而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也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可是家乡仍然在战争的泥潭中挣扎
沦为孤儿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去阿富汗寻找索拉博。
不久他回到,塔利班武装控制着这个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阿米尔辗转多地,不畏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从塔利班的魔爪中成功地将他救出,把他带到了美国。
他要好好培养这个孩子,来弥补自己的还有父亲的过错。
当他和孩子放风筝对孩子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时,一下子将读者带回了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
阿米尔要用这句话来救
赎自己的灵魂。
玛丽亚姆因为莱拉的宽容大度,也因为莱拉的女儿出世唤醒了她那深藏于心的母性,她渐渐接受了莱拉,并和莱拉组成了统一战线。
她们一起试图逃走,逃离拉希德的魔鬼统
治。
虽然她们没有成功,但是玛利亚姆此时已经开始觉醒,不愿再逆来顺受,任由丈夫毒打。
莱拉在得知塔里格还活着之后,更加坚定了她逃离拉希德的魔掌的决心。
拉希德为了阻止莱拉和旧情人的重逢决定杀死她。
在关键的时刻是善良而懦弱的玛利亚姆举起铁锹砸
死了拉希德。
为了让莱拉能和塔里格能在一起,勇敢的玛利亚姆主动承担杀死丈夫的罪行,从容地接受了塔利班的酷刑。
而莱拉和塔里格也在战后回到了祖国,投身到祖国的重建
当中。
4.结语
卡德勒?胡塞尼的这两部作品,分别以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的成长为题材,《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富家子弟寻找丢失良知的救赎之路,《灿烂千阳》中玛
利亚姆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可怜私生女寻找亲情,爱情,友情之路,而莱拉的成长之路则是一条思想解放的新女性寻找真爱,守护真爱,彻底觉醒之路。
其实无论是男性的救赎还是
女性的觉醒都是寻找自我,走向解放。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战争中的阿富汗,其实这也正是新时期阿富汗应该寻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