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黄颡鱼套养细鳞斜颌鲴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箱养殖黄颡鱼套养细鳞斜颌鲴试验
摘要为了探索网箱养殖黄颡鱼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效果,在规格为4.0 m×3.0 m×1.5 m(长×宽×高)的网箱内开展黄颡鱼养殖,同时在网箱内套养刮食性的细鳞斜颌鲴,利用细鳞斜颌鲴生物学特性对附着在网箱上的藻类及黄颡鱼残饵进行利用,达到生物控制箱内水质的目的。
试验结果表明:网箱内放养规格为15~25 g/尾的黄颡鱼,放养密度500尾/m2,套养细鳞斜颌鲴规格为12 cm/尾,放养密度10~15尾/箱,经10个月的养殖,黄颡鱼平均产量为82 kg/m2、成活率为91.9%,细鳞斜颌鲴平均产量为6.7 kg/箱,成活率为95.9%,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关键词黄颡鱼;网箱养殖;套养;细鳞斜颌鲴;产量;效益
黄颡鱼(P.fulvidralo Richardson)为鲇形目、鮠科、黄颡鱼属,俗称汪丫鱼、黄姑、黄腊丁;在我国分布较广,喜栖息于河川缓流和水库、湖泊等水体中,属底栖生活鱼类,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小型经济鱼类[1]。
黄颡鱼食性杂,饲料系数低,抗病力较强;由于其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售价居高不下。
为了探索网箱养殖黄颡鱼套养细鳞斜颌鲴的效果,笔者于2011—2012年在南陵县进行了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水域状况
本试验养殖水域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各项水质指标符合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 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氨氮含量在0.05 mg/L以下,水位较稳定,水深适宜,周围无工业污水流入,养殖实施地点交通相对便利,电力设施齐全。
1.2 网箱与设置
网箱结构为4.0 m×3.0 m×1.5 m(长×宽×高),双层,内层用聚乙烯无结网片制成,网目大小为0.8 cm,外层用4.0 m×3.0 m×1.5 m的聚乙烯网片缝合而成,网目大小为3 cm,面积为12 m2封闭式网箱。
网箱箱口及箱底部用直径为0.5 cm 的网绳缝合并且在4个角留出来10~15 cm的纲绳,用以固定箱体之用,使网箱放置在水体中不变形。
网箱设置点位于水库背风向阳处,水深4~5 m,透明度为1.2 m。
网箱入水深为1.0 m,露出水面为0.5 m,网箱放置呈“非”字型排开,行间距3.0 m、箱与箱距离为2.0 m,行网箱两边用锚纲固定,泡沫块作浮子。
使用的新网箱,先放入水中浸泡7~10 d,使网衣上附着藻类生成生物膜,以避免鱼种入箱时磨擦受伤;使用隔年网箱下水前用太阳曝晒、清水冲洗,同时用20 mg/kg高锰酸钾浸泡20 min进行网箱杀菌消毒。
1.3 鱼种放养
放养黄颡鱼种从南陵县当地购得。
于2月12日、3月6日分2次运回入箱,入箱时规格放养黄颡鱼规格为15~25 g/尾,放养密度为500尾/m2;细鳞斜颌鲴规格为12 cm/尾,放养密度为每只网箱放养10~15尾。
鱼种入箱用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 min后入箱。
1.4 黄颡鱼驯食
黄颡鱼进箱第2天开始驯食,驯食开始用全价配合膨化黄颡鱼专用料,按照“慢—快—慢”及“少—多—少”的原则进行投喂,每天投喂5次,然后逐渐减少投喂次数。
7 d左右若黄颡鱼上浮吃食鱼达80%时,则说明驯食成功,此时应控制在每天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
1.5 饲养与管理
饵料投喂日投饵量视天气、水温的变化而定,一般为鱼体重的1%~7%,其中养殖早、后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4%,高温季节为鱼体重的4%~8%;日投饵2次,时间掌握为天亮后1 h与傍晚天黑前1 h,每次投饵量以2 h内吃完为度。
平时勤巡箱,检查网箱的安全,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以调整投饵量。
每7 d调整1次饵料投喂率。
1.6 病害预防
黄颡鱼病害较少,但应注意预防,网箱中一旦发病则损失较大。
因此,加强防病非常重要。
养殖期间每隔15 d用生石灰、晶体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在网箱四角轮流挂袋。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
起捕期间对1#、2#、3#、4#、5#、6#网箱进行黄颡鱼及细鳞斜颌鲴成活率进行统计,分别为91.9%、95.9%(表1)。
2.2 产量及效益
2012年10月1日开始陆续起捕上市,至2012年12月7日结束,共产商品黄颡鱼5 832 kg,平均尾重162 g,最大个体重369 g;收获细鳞斜颌鲴40.2 kg、平均尾重492 g;投入饵料7 582 kg,饵料系数为1.3,实现产值12.07万元,饲料、人工、网箱折旧、渔药等费用等共计6.52万元,总利润5.55万元,平均利润770.8元/m2,投入产出比1.00∶1.85。
3 结论与讨论
网箱养殖黄颡鱼是利用水体空间进行优质水产品养殖,具有养殖周期短、见效快、便于管理养殖模式。
从试验结果可知,网箱养黄颡鱼平均盈利770.8元/m2,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在周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在养殖黄颡鱼网箱内套养寡食性鱼类细鳞斜颌鲴有利水质改善。
由于网箱养殖黄颡鱼需要投喂大量饲料,饲料残渣及黄颡鱼粪便促进网箱内藻类生长,若任其藻类生长且不进行清除,箱体四周就会着生大量藻类以致堵塞网眼,影响箱体内外水体的交换,进
(下转第278页)
而影响网箱内鱼类生长。
利用细鳞斜颌鲴生物学特性摄食残饵及附着在网箱四周藻类,有利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促进黄颡鱼生长,同时在不增加投饲的情况下每只网箱可收获得细鳞斜颌鲴商品鱼6.7 kg。
黄颡鱼体表光滑无鳞,易受伤,试验中所用黄颡鱼种是从当地选购,因运输路途近,采用低密度、低温时段进行运输,选购鱼种规格相对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入箱前进行鱼种消毒,养殖成活率较高,个体差异小,群体产量较好。
因此,在进行网箱养殖黄颡鱼时,应首选经人工驯化投喂全价膨化颗粒料黄颡鱼种,使黄颡鱼入箱后尽快摄食人工饲料,提高鱼种成活率。
此次试验细鳞斜颌鲴放养规格为12 cm/尾,放养密度10~15尾/箱,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网箱放养成活率平均为95.9%。
从整个试验过程网箱附着藻类生物量来看,各网箱附着藻类较少,可以达到控制附着藻类、利于箱体内外水体交换的目的[2-6]。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试验放养细鳞斜颌鲴规格为12 cm、放养密度按每只网箱10~12尾较为适宜。
4 参考文献
[1] 苏雪红.水库小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J].内陆水产,2001(1):9.
[2] 王荣林,周玉庆,马国方,等.蟹池青苔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水产,2007(6):42.
[3] 周华书.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J].福建水产,2007(2):46-47.
[4] 钱华,张和林,卜兴泉,等.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青苔少效益高[J].水产科技情报,2009,36(4):168-170.
[5] 吴桂亮.鱼塘青苔有法除[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04-11(6).
[6] 蒋经运.湘江河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J].广西农学报,2011,26(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