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0-08-24T00:58:42.59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11期作者:郜培余1 王博文2
[导读] 在水利工程导流技术施工是一项基础性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1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分局河南三门峡 472000
2 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导流技术施工是一项基础性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施工的技术要领,对这项基础的施工技术不断地研究,使得这项技术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从而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
引言:水利工程的建设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由于我国的生活用水、农业用水以及工业用水的数量也在不断的上涨,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利工程的施工提升除了更高的要求。

而合理的应用导流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的顺利,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水利功德作用。

因此,可见导流施工技术在树立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1.施工导流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则
实现布局最优、成本合理固然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首选的策略。

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通过选用合理的施工导流技术方法会大大提升工程建设的高质高量性。

所以一般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参考以下几点原则:①选择适合所在施工场所的河流水文特性和地形地质条件。

②若施工期相对较短,则其发挥工程效益越快。

③工程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也不失其灵活、方便性等特点。

④最大限度的结合并利用永久性建筑物,用来减少施工工程量和投资成本。

⑤需要适应通航、排冰、供水等各项施工要求。

⑥保证施工期各个环节能合理衔接,如:坝体度汛、围堰挡水、河道截流、蓄水和供水等初、后期导流工作。

2.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成功。

导流技术主要分为全围堰导流和分段围堰导流。

其中全围堰导流还可以分为隧洞导流、明渠导流和涵管导流等。

以下是详细的施工要求。

2.1全围堰法导流
隧洞导流技术主要是在河岸的特定位置进行打洞,将水流从上到下引出,在此过程中要将施工地点用围堰围住,保证可以不受到水流的影响,围堰可以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修筑,避免对水利工程造成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河流的引导,地形地貌特征表现为地形陡峭,或者是山岩良好的地区。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隧洞要尽量是直线不要弯曲,否则可能会因为水流的缓冲造成坍塌。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不同的断面设计,可以使得导流的效果更好。

断面的形状主要可以分为:圆形、方圆形、马蹄形。

不同的断面选择的槽率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爆破不衬砌槽率范围为0.035~0.044;光面爆破不衬砌槽率范围为0.025~0.032;混凝土衬砌槽率范围为0.014~0.017。

(2)明渠导流技术是在河岸中开挖渠道,将上游的水导入下流,这种技术在施工中可以借助天然的河岸,在修筑的过程中会比较快,一般用于工期紧张或者是其他施工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使用。

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选择比较宽的台地并且渠身轴线也要合适,防止对围堰造成冲击,开挖的深度和轴线的长度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其次,进出口的位置和导流的轨迹也要进行合理的选择,这样进出口才不会产生淤泥回流或者是阻塞的情况,要保证进出口水流的通畅,还要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水流可以正常的从上至下按照一定的速度流动。

最后,根据选择的断面形式,还要选择合适的槽率,这样可以保证导流的效果。

(3)涵管导流主要是利用混凝土修筑一条密封的涵管,将水流自上而下进行导流,这种方法是应对一些岩层的地质条件,主要在石坝或者土坝位置进行使用。

这种导流方式还要注意防止渗漏,因此还要结合相应的防渗技术共同使用,可以在外壁设置截流环,增强截流效果从而防止渗漏。

同时,混凝土涵管要注意加固,防止冲刷压力造成开裂,从而影响力水利工程的质量[1]。

(1) 2.2分段围堰法导流
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过程中,有的时候还需要根据环境和地质的不同限制,采用分段围堰的方法进行疏导,主要的办法是底孔导流、坝体缺口导流和明槽导流。

(1)底孔导流主要是在土坝中修筑临时的底孔或者是永久的底孔,使得土坝中的水可以及时的倒出,防止水位过高而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在进行孔位布置的时候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将孔位的位置和大小进行确定,枯水期的时候可以正常的泄水,一般情况下底孔的很断面可以使圆角矩形或者是矩形,设计在水库水位以下的位置。

(2)坝体缺口导流技术指导的是在水流量比较大的时候,一般是在汛期,正常的导流无法满足排水和疏导,这时候可以将缺口导流技术进行应用,还可以将其他的导流技术相辅助,将水流快速的疏导,使得水位可以回到正常的范围内,然后在将缺口重新修筑。

(3)明槽导流主要的应用条件时河水比较深或者是河水的覆盖比较厚,这种时候围堰在修筑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可以采用这种技术进行修筑,主要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修筑过程可以增加围堰,使得河水可以通过河床下泻。

二期修筑完之后可以利用明渠导流将水流进行导出。

在分段围堰技术中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工期比较长,还要满足在施工期间没有水流经过,影响施工的进度,就要在施工全部阶段都要实行导流阶段,以免给工程的
质量造成影响。

在进行分段围堰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将导流段分为三个部分,分批进行下泻。

第一期可以完成基坑后可以进行导流下泄。

第二周期可以分批进行底孔封闭,保证河水可以通过底孔排出。

第三期将下泄的水储存在水库中或者是泄水建筑物中,等到完工之后再进行下泄[2]。

3.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创新
3.1坚持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机制
在坚持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机制的双层管理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化研究发展,在过大了市场投入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及时的管理制度则是为利用创新技术的有提条件下,为提高导流技术保驾护航,缺乏管理机制的工程就如同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的愚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脚步,所以,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机制应当同时共同发展且相辅相成,才能共同促进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

3.2注重培养利用人才
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强度,则可以大大提升施工工程的开展。

充分吸纳具有创造开发能力的人才,引进新人并培养其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才能,两者相互合作,建立有组织,有能力的工作团队,共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3]。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过程也变得既复杂又庞大,所以要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多方面深入研究设计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把控,务必要从工程自身特点做出出发点,充分做好调查准备工作,以免出现质量安全隐患,由于水利工程现场环境的不同,应当结合当地多方面因素对施工导流的影响,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筛选,选其质量最优,效率最好的方案进行实施,准确利用导流实施方案并尽可能加入现代化科学技术,从而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为日后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发展格局奠定雄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林仙,沈孝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
[2]姜姗媛.关于新疆某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J].水能经济,2016,(12):63-63.
[3]孙著增.水利施工中导流技术的有效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9):1775-1775,17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