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2课《敬业与乐业》ppt课件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旁骛.
wù
佝.偻
gōu
承蜩.
tiáo
偻 佝偻. lóu 伛偻. lǚ
加点字
亵.渎 骈.进 强聒.不舍 挑 挑.粪
挑.拨
读音 xiè pián guō tiāo tiǎo
2.写汉字 词语 zhù米虫 zhǔ 拐 zhù水 lüè夺 liàng 干 原 liàng
易错字 蛀 拄 注 掠 晾 谅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 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点评: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释家的精神贯串始终, 成为众多读书人生活处世的标准。②梁启超在 1922 年向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演讲的这篇稿词中第一句运用了儒家和 道家的经典名句,并在第四段中运用了释家的百丈禅师的话,分别从 儒、道、释三家阐明敬业的重要性。③他将《礼记》中“敬业乐群” 的“敬业”和《老子》里头“安其居, 乐其业”的“乐业 ”提出来,共同组成 了本篇演讲稿的题目,故说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在此处应注意“业” 除指事业,也应扩指我们平常所做的一些小事。
误区警示:“义”指“正经的道理”而不是“意思”。 ⑥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适,指朝别的 路上去。
⑦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⑧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误区警示:与该词容易混淆的是“喋喋不休”。两者都有说个没 完之意,均含贬义。“强聒不舍”指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侧重于强迫别 人听;“喋喋不休”指没完没了地说话,侧重于说话絮叨。
1.应该怎样理解“敬业”的含义? 提示:“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 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 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 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 业”的道理的?
乐业 奋斗中感知乐
(最高境界) 竞争中体味乐 专注中享受乐
条分缕析的理趣美 这篇讲演词从整体结构看,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开篇在交代论题的来源后,总提本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 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主体部分分两层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先分析什么是“敬业”, 指明了敬业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接着分析怎样才能做到乐 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并用了序次词语“第一”“第二”,更加清楚地 显示出演讲的层次。 末尾一节,对全篇进行总结,指出“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 是“乐业”;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 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并用强烈而 真挚的感情提出殷切希望作结。
提示:①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 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 “乐”。②接着,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 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③紧接着又引用孔子 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 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2.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点评: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语出《论语·阳货》,意思 是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实在不行呀!②“群居终日,言 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整天混在一 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一点小聪明,实在不行呀!③梁启 超用孔子的这两句话来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该做的事情,而终 日无所事事的话,就是再好的老师也是没有办法的。④孔子是中国古 代著名的大教育家,他曾说“有教无类”,意思是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接 受教育,都可以被教育,但是唯独这两种人,是无药可救的。而作为一 个人,如果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会放弃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也没 有意思。⑤梁启超先从人们的心态上着手,用这两句话来唤起人们的 知“业”心。
词语 táo 神 熏 táo 嚎 táo tāo 心 jìng 胜 jìng 然
易错字 淘 陶 啕 掏 竞 竟
3.解词义 ①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②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 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误区警示:“义”不要写成“意”。 ③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④无所用心:对什么事都不费心思,不动脑筋。 ⑤言不及义:说话说不到正经的道理上。
观点争鸣:
●扬子晚报:“暴富弃学”虽然只是小概率的个别现象,但是透过这面 镜子,我们依然可以发现财富观和教育观的双重迷失。当人们习惯用 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标准的时 候,一夜暴富的“拆二代”,要么用炫耀性的消费来建构身份边界,要么 用透支性消费来赢得社会认同。这种非理性、不可持续的财富观, 既不利于财富的积累和再生产,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人们的教育观。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至“我说的敬业,不外这 些道理”。
点评:①此段承接上段中所讲“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 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进一步深入地论述如何做事才能 做到圆满,深化人们对“敬”的理解。②此段与上一段相互照应,故而 再次以木匠和政治家、挑粪的与军人的职业比较来反映上段所说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 没有高下”。③梁启超强调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的目的是让人们能 够脚踏实地地做一份工作,而不是如曾文正所说:“坐这山,望那山,一 事无成。”所以,再次肯定了敬业的重要性。
事业篇 柳斌杰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然而它来去匆匆,惟其珍贵而短 暂,所以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总 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把它裹进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之中?把它交给吃喝玩乐的享受?把 它关在金钱筑起的象牙塔里?把它置于戒备森严的高楼深院?古往 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一生。 在前人用生命所写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告后人:要谨防 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蟊贼。金钱、财产、享乐,都只能是人们生活中 的奴仆,一旦让它们变成人生的主宰,那将是最大的不幸。人们不停 地探索,终于找到了人生永存的保险柜,这就是伟大的事业。 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它植根于人民幸福的土壤中,汇合千千万万 的人生,永远生气勃勃,枝繁叶茂。谁的人生与事业不分离,谁就找到 了最好的归宿。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进步的事业是永存的。把人生 溶进伟大事业的人,它就同事业一样永远年轻,不会消失。
3.《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 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 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 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 为什么?
提示:
不
观点 矛
1
盾
矛 观点 盾 2
因为两种说法侧重的角度不一样。前者是就劳动价值 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 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 的。
3.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 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点评:①法门,本是佛教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后泛指门径、方法。 此处,法门是门径、方法的意思。②梁启超说“敬”字是古圣贤教人做 人的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如何做人,也是一门修行。所以此处的法 门也有修行者入道的门径的意思,并不是单纯地指一般的门径和方 法。③古代圣贤教人做人要“敬”,只要心敬,然后行紧随心动,就可以 了,但是后来许多读书人在阐释古代圣贤的言语时,加入了许多自以 为是的理解,所以反而把一件众所周知的简单问题说得复杂了,以至 于变得不适用了。
●网友@Henry-九虎:积极来说,成功路不止一条,学习只是一种途径; 但是,不学习=一辈子处于思想的下层。“拆迁那点钱怎么能跟理想前 途相比,太目光短浅了。”
●我的观点: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 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 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 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 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 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 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业相比,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宏伟的,它将给人 类创造彻底的、全面的、永恒的幸福。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 英名和业绩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我们为能赶上这样辉煌的时代而 自豪。新一代青年,只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那无疑就是在 建造人生永存的金字塔。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
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运动领袖之一。与康有为一 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合称“康梁”。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 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 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 卷,1 000 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 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 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 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思维清晰,节奏 明快;感情充沛,例证动人;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暴富弃学”,教育观念走偏的悲剧
2013 年 7 月 8 日《楚天金报》报道:武汉市 18 岁的李凝原本是名寒 门高中生,学习刻苦,是重点培养对象。高二时财富突然降临:房屋拆 迁补偿到位,他本人每月有 3 000 元租金收入。从此李凝无心恋学, 高考中刚过专科线,班主任叹息不已。高考结束后,李凝想出国去留 学,但是成绩太差,中介都不太敢接。李凝坦称,“以前爸妈都没正式工 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就想着努力学习,将来帮家里改善条件;家 里一夜暴富后,我连这点动力都没了。”
时代的发展总是把我们青年置于新的起跑线上,注目那无垠的空间 和广袤的大地,也许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是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 限的,但是伟大的事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只要胸怀共产主义的伟 大理想,脚踏实地为之奋斗,把人生献给你的岗位、你的工作、你的 祖国,你的人生就将洋溢着永久的光彩。
文章由生命珍贵而短暂,人生应怎样度过引出人生永存的 秘密是事业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然后指出新一代青年应献 出共产主义事业。文章思路严谨,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是在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 外”(即“敬业”)的道理,而贡献大小则无关紧要。这显 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 小之分矛盾。
你的 观点 是?
引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论
结论
有业 孔子 摆事实 (前提) 百丈禅师
↓
什么叫敬业 敬业
为什么该敬业 讲道理
(基础) 怎样敬业
责任心、乐趣
↓
发展中领略乐
2 敬业与乐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 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 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 此,梁启超先生于 1922 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 《敬业与乐业》的讲演,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 对性,有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